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仁清法师:修行与三皈的随缘开示


   日期:2018/2/18 10:1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心性转变,预示着你的业障净除、智慧开显。不是说你做生意的永远发财、永远发财才叫顺缘。你的心性转变才是最大的改观,最大的提高。才开始我们讲到了佛法是心法,如果心不转变,你修的这一切佛法,对你来讲就是没有真实的利益,或者是你修的法完全是处于一种形式阶段,没有实际的用处。所以,很多的佛法,没有矛盾,也互不干扰、冲突。这个大家知道这个特点就可以了。

  所有这些法,如果你感觉到哪一个法特别有缘特别好,作为长期的修行功课也是可以的;或者哪一个时段,你需要哪一个法来辅助你一下,去修持一下,转变一下,也是可以的;或者是在你平常的修法仪轨当中再加上这些功课,也是可以的,都是可以的。所有的佛教修法从原理上来讲,从最终证果上来讲,他没有差别。只是由于我们本人的因缘不同,我们需要用不同的法来对治。就像天台宗讲的这么一句话,如果嗔心重的人,就是好发火、好生气的人,莫明其妙地生烦恼的人,多修慈悲观。这个慈悲观是一个观想方法,思维、抉择、观想、提高、转变,最终开显菩提心,降服嗔恨心,这是天台宗的修持方法。那么做为念佛号来讲,如果你嗔心重的话,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多念观音名号,因为观世音菩萨慈悲心重。当这个慈悲心重的主尊加持你的时候,你的嗔心往往就容易消除了,就是这个意思。还有一句话,多痴众生多修因缘观,这是天台宗的一个教法。天台宗的修法很多很多,都有互相对治。愚痴的众生,我执很重,以自我为中心生些烦恼,非常愚痴,多修因缘观。因缘观是什么意思?就是要明白佛法的一切事相显现,都是因为条件而和合的,显现的。而每一种条件又都是由很多条件所和合的,每一种条件都是可以变化的,刹那刹那在变化,它有非常重要的可变性。这种法理,如果你掌握了、理解了、反复地思维了,你那种愚痴、那种无明、那种我执、那种强烈地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就慢慢地淡化,慢慢地淡化。愚痴众生因缘观。从修行方法上来讲,有高僧大德说,如果一个人特别愚痴,可以多念文殊菩萨心咒或者是名号。为什么呢?实际上是通过修持文殊菩萨的法,得到的是诸佛菩萨的一种智慧加持。事相上,我们看到的是修持的某一种法。比方说我念观音菩萨,事相上你是在和观音菩萨打交道,但是从原理上就是通过修观音菩萨这个法门,通过一定的仪式、仪轨,和诸佛菩萨建立一种融和关系,得到的是诸佛菩萨的功德和智慧加持,是这个意思。在我们很多很多的修法仪轨当中都有所体现。

  刚才有人问就是这个皈依的问题。皈依是一种仪式,通过这种仪式,我们得到的是三皈依戒体,也是圆满了我们从一个凡夫到佛教人士的一种标志性。那么皈依是和佛菩萨三宝建立了一种关系。在这个仪式当中,他用一种誓言就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你自己发的一种愿也叫誓言。誓言在这个仪式当中,它有一定的功德,这种功德就像我们说的那种愿力,这种愿力是清净的,这种愿力也是非常有力量的。这种清净的愿力在你以后的修持过程当中,会导引我们指向三宝的究竟佛地,究竟成就之地就是佛果,是这个意思。所以每一次参加三皈的仪式都会有一种功德。如果我参加过一次皈依有一种功德,这种功德无量无边,那么事相上分开它,是一次的无量无边。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刚才讲的是,有人想多次参加皈依,多次参加皈依是多次的无量无边。上午我们也讲过,真正地成就几乎就是功德的积累,功德的积累。以前的时候我也曾举过一个例子。比方说一个开百货商店的,到晚上的时候一数钱,呀!今天挣了一万。老忙活来,哎呀,卖了多少面包,卖了多少饼干,卖了几包火柴、卖了个打火机,卖了一把钮扣,都融入到这里面了。这里面是什么呢?利润一万。是不是?如果说这个开百货商店的,有个来要钮扣的,对不起,利太小了,不干。有个来买面包的,对不起,利太小了,不干。好了,你这一天的这一万块钱的利润就没有,就这么简单。所以真正的修行人,特别是大乘佛教的大行菩萨道的人,他的修持方式是六度万行,六度万行。也就是说所有的一切的善行,都是应该被我们所修持的。这一切善行呢,从佛教角度来讲,从佛法划分来讲,它是用六种分类而含摄了。有的人最近在学习一些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有很多积极的方面,比方说要做个好人。这个做个好人,如果说我在路上看到特别是山区,我以前见到过,山区上坡的时候,在马路中间它有一些石块,这个石块,步行的人,他不感觉到是违缘,可是开车的人特别是拐弯又是徙坡的时候,这个石块将会是违缘,很小的石块将会给他带来很大的违缘。那么有的人看到这个石块,他就把这个石块捡起来扔到路边上。这就是一种善行。如果这一种善行,把它用做大乘佛教的菩提心来含摄的话,就仅仅这一点点功德,最终也指向究竟成佛的那种果地,究竟成佛的果地。为什么讲到被大乘的菩提心含摄呢?因为我们原来讲过《发心决定了你的最终归宿》,这个发心实际上给你设定了一个最终高度和一个最终目的,就是这个含义。所以三皈可以多次受,也可以仅受一次,这个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每一次受三皈也不见得非得把你那个法名改掉,不见得。比方说出家人的早晚课,早晚课当中都有自皈依佛、自皈依法、自皈依僧,就等于说适时提醒一下,适时念叨一下,提醒自己:我是谁?我是个佛弟子;怎样成的佛弟子?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怎么样怎么样---,你皈依了怎么样,要怎么做。每一次的念诵都有一种功德,每一次念诵一次都有一种的功德。为什么说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修行高的人要求是佛号成片乃至不念自念呢?这是讲的那种功德、功夫。这种功德、功夫来自于一种长期地薰修。长期地薰修,最起码它有数量的积累。也只有有了数量才能讲质量。你没有数量,质量哪来的?就是这个含义。所以有的人还想皈依,多次皈依,这是可以的。但是我们大家一定要明白,皈依是皈依的整个三宝。哪个师父给你做皈依,那只是皈依师而已。就等于说你皈依三宝,这个师父给你做证明,就是这个含义。并不是说我皈依这个师父了,原来的那个师父不好。千万不能这样说!那个师父仅仅给你做皈依师,给你当证明人,他这个功德就是无量无边的。因为那个师父现的是僧相,僧相就是佛的代表,这是必须要搞清楚的。古代有一个公案。说一个人做了某一种功德,他显现了一个很大的福报。有人就问一个很大很高的成就者,这个人做的什么功德才显现得这么大的福报?他说有一世这个人当演员,当演员的时候他穿了僧服了,当了和尚,演员和尚。演员和尚是个假和尚,但是他代表的是僧相。就因为这个原因,这个演员多少世以后,他也有他自己的福报的显现。我并不是说假和尚好,而是说让我们大家一定要尊重僧相。我们僧人有不同,僧相没有不同。僧相指向一个目的:就是三宝的完整功德和智慧。僧人有不同:男女的、老少的、胖瘦的、不同法名的等,所以僧人都是一样的,是究竟功德利益是一样的。僧人是有差别的,因为他有个别相。这个一定要知道。你不能混了,也不能迷信了,我凡夫僧和佛完全一样,不是。凡夫僧的功德就是代表了佛的功德,从这个意义来上讲是无二无别。我们是凡夫,佛是圆满智慧的人、究竟成佛的人,那当然不一样。这个能明白吗?所以今天下午有弟子祈请,就想再加上一堂三皈依。加上一堂三皈依也是可以的,但是必须让大家知道,是这样。法名可以重起,可以不重起。在很多地方,我不建议再重起法名。法名吗只是一个名字而已,就是我们在三皈的过程当中一种对话、一种发誓、发愿而已,就是这个意思。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仁清法师       心性转善)(五明学佛网:仁清法师       心性转善)  

 仁清法师:金刚经的简单开示 

 仁清法师:为什么要皈依 

 仁清法师:应当发愿求生极乐 

 仁清法师:“性空”与“相空” 

 仁清法师:防“忽悠”妙招 

 仁清法师:听说诵大悲咒对鬼不好,请法师开示 

 仁清法师:今天打死一只蚊子因为它吃了我很多的血 是不是该 

 仁清法师:鬼和神的区别 

 仁清法师:给僧人提毛病算不算过错 

 仁清法师:受戒持戒的关系 

 仁清法师:呼吸念佛的好处 

 仁清法师:看到有人杀生受不了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