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这个宇宙是念作主,是自己的念头,不是别人的,与别人不相干


   日期:2018/3/3 18:2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净土法门:这个宇宙是念作主,是自己的念头,不是别人的,与别人不相干】

  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楞严经》上说的,念佛成佛这句话,大乘经里面说得很好,念善生三善道,念恶生三恶道,念什么变什么,这个宇宙是念作主,是自己的念头,不是别人的,与别人不相干。我们自己用清净心念佛,用真诚心念佛,用不怀疑的心念佛,用求生净土的心念佛,除了自己一心一意求生净土之外,我们将功德回向十方,十方世界一切众生,当然包括地球上众生在内,回向给他们,愿佛加持所有一切众生,破迷开悟,离苦得乐,能遇到净土法门,能信,能愿,能解,能行,将来遇缘都能往生极乐国。这样回向,一个都不漏,我们的愿望跟阿弥陀佛相同,佛氏门中,不舍一人,特别是冤亲债主,我们都希望他能回头,能觉悟,在这一生能圆成佛道。过去一切都不要放在心上,一笔勾销,为什么?都不是真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就不再造业了。所以末后说,故此五蕴诸法,如幻如化,从因缘生,本无实性,当体即空,“故谓五蕴皆空”,五蕴皆空,这个世间是假的,像一场梦一样,阿弥陀佛比什么都重要。

  ●【净土法门:名号是本愿成就之实体】

  “名号”,南无阿弥陀佛,这句名号“是本愿成就之实体”。这一句话说得好。弥陀在因地,法藏比丘他以五劫,五个大劫这么长的时间,参访遍法界虚空界一切诸佛如来的道场。用现在的话说,他去考察,现在的名词叫调研,去调查、去研究。佛的教学、佛的学生、佛的道场设施,为什么会有这些庄严?怎么成就的?起了什么作用?他统统搞清楚、搞明白,好的,完全要;不是必要的,能舍的统统舍,极乐世界是这样成就的。而成就的核心,就是实体,实体在名号。

  “南无”是梵语,意思是皈命、皈依、礼拜、尊重,有这些意思在;名号就是四个字,“阿弥陀佛”,这是极乐世界的实体。它的意思前面我们学过,也是用归纳的方法将阿弥陀佛这个名号,那是万德万能,说不尽,把它归纳为十二,就是十二光,十二光就是阿弥陀佛的实德。

  光只有一种,光里头有万德万能,有无量智慧、无量德能、无量相好,全在光中。这个光在经典里面说,叫常寂光,阿弥陀佛是常寂光的德号。阿弥陀代表无量,最简单的解释是无量寿、无量光,无量寿代表时间,无量光代表空间,用现在的话说,空间无量、时间无量,无量时空里面所包含的一切圆满具足,没有丝毫欠缺。这是佛的实体,阿弥陀佛实体。

  所以到达西方极乐世界就一切都圆满了,真正是许许多多的众生梦想的境界。没有想到这个梦想,阿弥陀佛把它变成真的,梦想成真。怎样到阿弥陀佛那个地方去?就这一句名号,你只要肯念,你跟他就有缘,你发愿,他就真来接引你。所以我们真的把它搞清楚、搞明白了,是不是应该万缘放下,一心专持名号?对!是要这样做法。

  文摘恭录—二零一二净土大经科注(第三七二集)2013/7/22 档名:02-040-0372

  ●【净土法门:起一个恶念,说一句恶言,都可以把妖魔鬼怪找来】【综合整理版】

  我们同修不论是出家、在家,清净心重要,与自己不相关的事情知道那么多干什么?你们大家很多人都晓得,多少人给我写信件,那些信我不看的,为什么?我不想知道那么多事。写信给我干什么?老实念佛就好了。我每天讲经已经是多事,还要搞这些不相干的事,大错特错。认识的人愈少愈好,我给你们看,我身上带的电话号码的小本子,只有二十几个人,这是什么?有的时候联络非要记得不可的我才记住,不需要的我不记。我们自己电话号码我不知道,我们学会的、居士林的,我们楼上的电话号码、传真,我都不知道,记这个干什么?人名字我也记不得,好,见了面很熟悉打打招呼,你姓什么、叫什么名字我不知道。不相关,你一个人多自在!如果说记几个人名字,为什么不记几个佛菩萨的名字?跟佛菩萨做朋友,跟佛菩萨打交道,我们前途才有希望。所以古圣先贤的教训常常记在心中,依教奉行,他们的教诲都是帮助我们得觉正净的,这是真实教诲。人与人之间最大的过失,最大的障碍,就是传播是非,修行人为什么不成就?在一块,你听听,所讲的都是是非长短。

  前面我看到有一则公案,我也跟诸位提起过。它说有一个修禅定的法师,在定中看到两个出家人在谈话,护法神围绕,过了一会,护法神走了;又一会,妖魔鬼怪来了,围绕着他们。这什么缘故?这个禅师说,最初这两个人讨论佛法,所以有护法神围绕。过一会他们两个话家常,话家常护法神就走了,就没有了,话家常之后,他们两个在讲是非,妖魔鬼怪来了。所以常常讲是非的、论短长的,你要晓得,你的周边都是妖魔鬼怪,没有护法神。如何能够得到诸佛护念,龙天善神保佑?心在道上。这是感应道交,我们起心动念有感,诸佛菩萨就有应;如果我们是不善的感,妖魔鬼怪有应。妖魔鬼怪从哪来的?你自己把他招来的,不是他找你,是你找他的,你把他找来了。起一个恶念,说一句恶言,都可以把妖魔鬼怪找来。修行人干这个事情岂不是大错特错了吗?所以记住,古人讲的教训非常有道理,「知事少时烦恼少」,与自己不相干的事情用不着知道。不需要认识的人少接触,接触没有好处,是非多!

  所以古时候修行人为什么选择在深山,人迹不到的地方?他心清净,容易成就。我们现在居住在都市,是最不好的环境,最不好环境里面你还要到处去打听、到处去钻营,这怎么得了?你没有成就的指望了。所以我们要想成就,一定先要懂得怎样保护自己。

  ——《太上感应篇讲记》电视版

  【相关文章】

  宋朝光孝寺安禅师的公案:他在禅定中,见到两个出家人在谈话,起初,旁边有天神拥护,过了没多久,天神走了,又过了一会,来了一些恶鬼,环绕着这两个人。这是什么原因?这两个出家人先是谈佛法,所以天神拥护,佛法谈完之后话家常,天神就走了。末后谈名闻利养,恶鬼就来了。所以我们起心动念,一念真善,诸佛护念,龙天拥护;一念恶生,魔鬼环绕。——《太上感应篇讲记》

  【相关文章】

  往昔有个叫元自实的人,痛恨姓缪的背恩负义,想在五更天的时侯,到他家把他杀死。途中经过一个寺庵,庵的主人叫轩辕翁,十分有道,早起诵经时,忽然见到有奇形异状之恶鬼数百,跟着元自实身边走,各持刀斧,气势甚为凶恶。不一会又见到元自实回来了,然而他身边跟随的却不是那些恶鬼凶神了,全是金冠玉佩,百十为群,香花幡幢,和颜悦色矣。

  庵主轩辕翁很奇怪,就把元自实找进来问问。元自实回答说:姓缪的负我深恩,我想去他们家把他杀了,到了他家门口,忽然想到姓缪虽然辜负我,他的妻子儿女可是无辜的,况且他还有高堂老母,杀了他一人,实在是杀了他一家呀,如此想来,于心不忍,所以才转念而归。轩辕翁就把刚才看到的——他去的时侯是恶鬼凶神跟附,他回来时是善神相随的事情告诉给他,并且向他庆贺说:你能如此行事,神明已经知道,你以后必有厚禄矣。元自实听后遂勇猛向善,后来果然考取功名,官位当到了卿相。我们看到,元自实一念之善,即转大祸为大福,因果的转变竟然如此快速,所谓心念起于善、恶,吉、凶之神已各自相随了,事实证明在此,不得不令人警醒信服。……

  我们一个善念起,神明拥护;一个恶念起,妖魔鬼怪围绕,他们来做助缘,成就恶行。——《感应篇汇编》(印光大师鉴定),白话选译

  ●【净土法门:千万不要把一个菩萨看作一个人,那么死呆板】

  地藏菩萨的誓愿宏深,真正是舍己为人。我们今天所讲的牺牲奉献,舍己为人,地藏菩萨是第一个模范,「地狱不空,誓不成佛,度尽众生,方成佛道」。我们要问:地藏菩萨有这个大愿,值得一切诸佛如来赞叹、一切众生景仰,观音菩萨有没有这个愿?文殊菩萨有没有这个愿?此地看普广菩萨有没有这个愿?有。从这个愿来说都叫地藏菩萨,普广也叫地藏菩萨,观音也叫地藏菩萨,文殊、普贤都叫地藏菩萨,从这个愿说。如果从大慈大悲上说,地藏菩萨也叫观音菩萨,统统都是观音菩萨。千万不要把一个菩萨看作一个人,那么死呆板,你就糟了!所有一切菩萨都是表法的。

  所以你成就什么?集一切菩萨之大成,所有一切菩萨就是我一个人,这就对了,尽虚空、遍法界是一个自己。从我们自己孝亲尊师,从这个愿行,就是地藏菩萨;从慈悲济世,你就是观世音菩萨;从用理智不用感情,你就是文殊菩萨;说到做到,言行一致,那就是普贤菩萨。所有一切菩萨是一个人,不是很多人,要懂得这个道理。我们今天学佛,学到老都不能入门,错在哪里?错在我们把所有菩萨分了家,这个不是那个,那个不是这个,这糟了!所以你不得其门而入。

  你真正懂得,一切诸佛是一尊佛,一切菩萨是一尊菩萨,《华严》上一再给我们提示,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一多不二,都是说明这个道理,都是讲这个事实,哪里可以分家?这一分家就落在妄想、分别、执着,妄想、分别、执着不断,你就不得其门而入。说老实话,经你也看不懂,你怎么能得到这个经教的殊胜利益?

  老法师,《地藏经讲记(第二十五集)》,1998/5,新加坡净宗学会

  ●【净土法门:什么是“金器之喻”,和“屏幕之喻”】

  下面念老举一个比喻,「以金」,把黄金比喻作实相,把金作塔、作佛像、作瓶、作碗、作钏、作环,钏是戴在手臂上的手镯,戴上面的,戴在臂上的,钏、环。「各显差别之相」,全是黄金做的,相不一样。「倘将众器,重入冶炉」,把这些塔、像、瓶、碗、钏、环统统放在冶炉里头,冶炉是炼金的,统统化成金,原有诸相统统消灭掉了。「但各器本体之金,仍旧如是」,意思是金比作实相,外面许许多多的这些万事万物这是假相。但是,所有一切现象离不开实相,离开实相它就没有了,实相是一切相的本体。本体叫实相,实相不是一切相,不能说它没有相,所以实相无不相。下面为我们说,「可见各器差别之相,有生有灭,皆属虚妄,但各器本体之金,平等一相,不生不灭,不增不减」。老居士用这个方法来给我们做比喻。

  「以上以金喻真实平等之实相,以金器喻种种差别相」。由上面的比喻,我们就可以明了,要看破这些金器,在塔、像、瓶、碗、钏、环这些虚妄的差别之相,在相中你就见到「器中平等真实之金」。用这个比喻「离一切法虚妄之相,即见实相」,你就见到了。聪明的人不需要把金放在冶炉里头去把它烧化,烧化是一样的;不放在冶炉上,看到这些塔、像、瓶、碗它就是,都是纯金的,平等的,没有差别的。「离虚妄差别之相」,你不着相,所以叫无相。「于虚妄差别诸相之中,有真实平等之本体,故云无不相」。

  后面总结,这十二个字,「当相离相,相而无相,乃显实相」。实相在哪里?当相就是。我们学习,因为我们用电视、用网络,最贴切的比喻无过于我们的屏幕,电视屏幕、计算机屏幕。我常常把屏幕比喻作实相,自性、理体,画面比喻作妄相。画面是有生有灭,千变万化,体永远不变,不生不灭。体在哪里?体在相中。我们看到电视屏幕的画面,同时也看到边幕,屏幕的自体,没有屏幕就没有画面,画面必须依靠屏幕才能显现。所以你一定要知道,有生有灭的是画面,千变万化的是画面,不生不灭的是屏幕;有生有灭画面里头没有离开屏幕,屏幕是体。什么是真、什么是假的,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二零一四净土大经科注  (第十四集)  2014/3/25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净土法门:我的小能量,他大能量,这小大融成一体,就会跟阿弥陀佛一样】

  “树是妙宝所成,是即备诸珍宝性”,这个浅的意思。“深言之,盖显弥陀之性德。一切妙宝皆弥陀性德所本具”。弥陀的性德跟我们自己的性德是一不是二,说弥陀性德就是自己的性德。惠能大师见性的时候告诉我们,“何期自性,本自具足”。这一句话没细说,本自具足具足什么?佛在《华严经》上告诉我们,“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可以拿来做注解惠能大师的这个本自具足,具足智慧、德能、相好,这三样东西把所有一切都包括。圆满的智慧,圆满的德能,圆满的相好,落实在遍法界虚空界依正庄严,心现识变。

  所以这一切都是阿弥陀佛性德所本具,我们起心动念这是缘,我们的自性在极乐世界跟佛的自性融成一体,佛自性变的就是自己自性变的。佛是无量劫的修行,功德大,我们比不上,但是我们依靠了阿弥陀佛,这个变现的能量跟阿弥陀佛没有两样,我的小能量,他大能量,这小大融成一体,就会跟阿弥陀佛一样。

  大乘教里头佛常说,一切法由心想生,皆依心现识变。极乐世界完全是心现心变,它没有识,随一切众生的心想,也就是往生这些菩萨,他们心里想什么,这个世界就现什么,随意自在。居住的宫殿,想大,宫殿就放大;想小一点,它就变小;想在空中,它就浮起来、就升空;想在地面,它就落在地面上。而且宫殿可以飞行,当作交通工具,没有出房间的门,到哪个地区,这个房子就带了,带它一起去了。随心所欲,自在无碍。

  文摘恭录—二零一二净土大经科注(第三六八集)2012/7/20 档名:02-040-0368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净土法门       念佛成佛)(五明学佛网:净土法门       念佛成佛)  

 如本法师:净土法门 

 陈兵教授:净土法门实似论 

 净界法师:净土法门的特色 

 净界法师:念佛不等于修净土法门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五讲 净土法门的实修与检非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四讲 净土法门修持的正助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三讲 净土法门的特异方便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二讲 净土法门的特质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一讲 净土法门是大乘佛法的真实之教 

 净界法师:修学净土法门应该注意的事情 

 竺摩法师:净土法门的信和疑 

 慈法法师:净土法门的三种殊胜利益:往生、成佛、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