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印光法师:如何认识和处理愿与行的关系(165-166)


   日期:2018/3/21 20:58: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答念佛600问》

  165、如何认识和处理愿与行的关系?

  净土法门,以信愿行三法为宗。如鼑三足,缺一不可。真念佛人,当念佛时,信愿行三,全体具足。如子忆母,其间断无狐疑不信,与不愿见母之念头可得。发愿当于朝暮念佛毕时,此外一切时但以至诚恳切念佛即已。

  (附某居士原书)

  鄙人信从净土,已决定奉行,而于愿行两字,尚须乞教。愿与行是否两种分运,抑须同运。一,若以两种而论,则念佛时先发愿求生,如慈云十念求生文然后再念,惟念佛时只存心外无佛佛外无心之旨,心口如一,历历而转,于念念中但存这么念,并亦无求生之愿,而依此念法往生均属上品,此是照彻悟禅师之语。二,若以愿行同运而论,则念佛时声声如婴儿堕水急呼母救,此杭州玉峰禅师之说。又若坚密大师云,六字洪名,念念之间,欣厌具足,与玉峰师说正同。

  惟以上两说,第一说所云,念佛时似少恳切之旨。蕅益大师曾云,求生净土,全赖信愿。若无信愿,则虽念至风吹不入,雨打不湿,如银墙铁壁,亦无得生之理。然则虽念到一心不乱,恐未能十足稳当。照第二说所云,虽念佛时愿行具足,而念念之间,心中多存一愿,则于一心不乱,似又嫌不纯。按时杭僧□□师亦以不能兼顾,不能不顾为虑。玉峰有用兵之喻。末学钝根未明究竟,想高贤必有确论以作后学津梁。

  净土法门,以信愿行三法为宗。如鼑三足,缺一不可。阁下既已笃修净业,信之一字,谅已全体担荷,究竟无疑矣。至于愿行二法,似犹有彼此对待之执,不能融会贯通,致于圆融无碍法中,生起许多障碍。俾彻悟、坚密、蕅益三大师之普照万汇圆满月光,只因一丝当目,便成分隔矣。惜哉!今谓真念佛人,当念佛时,信愿行三,全体具足。如子忆母,其间断无狐疑不信,与不愿见母之念头可得。说甚同运分运,说甚愿存则一心不纯。原是一个,何得头上安头,以不能兼顾及不能不兼顾为虑?观阁下之所说,与某僧之论,皆实未能著实从事,乃于未发足前,先拟议到家景象。故于古人对治分别之法言,反生出种种分别。试问心外无佛,佛外无心,不恳切而能然乎,无信愿而能然乎?

  彻悟坚密二师之语虽有异,而意实相资而相成。认做分运同运,可谓无择法眼。至于蕅益所说,乃是为一辈倚傍宗门,念自性弥陀,生唯心净土,及不依净土宗旨而修,但以念至一心不乱为究竟极则事者之法药也。何可引此净宗门外之事,以例信愿具足之真修,致门径混滥也。此上约理通说也。若约事别说,发愿当于朝暮念佛毕时,(晨朝十念,亦先念佛后发愿)或用小净土文,若身心有暇,宜用莲池大师新定净土文。此文词理周到,为古今冠。须知发愿读文,乃令依文发愿耳。非以读文一遍,即为发愿也。除朝暮发愿外,一切时但以至诚恳切念佛即已。(《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二第256页 复拟答某居士书)

  166、念佛求生之人,为什么不必求知念佛的是谁?

  末法人障深慧浅,求知不可得。不如学愚夫愚妇,老实一心念佛,求生净土。

  (附来书)

  雨木念佛十年,略知旨趣。窃谓灵峰、梦东诸大师,及我师文钞,所示念佛方法,大抵皆就愚夫愚妇通途立说。若吾辈能通文字,心思复杂之人,仍用彼愚夫愚妇之念佛方法,断断不能往生净土。鄙意以为念佛求生之人,当先求知念佛的是谁,盖既见主人翁,则念佛方有用处,往生方有把握。不特念佛应当如是,即念经持咒,亦何莫不然。今人动谓老实念佛,死心念佛,即可往生。不知苟不能识得念佛的是谁,则念佛何能老实,何能死心。纵使日夜十万声,于生死有何相干哉。有以古人多专主持名,不参是谁相诘者,雨木曰,此乃古德罢参以后之事,初心非可效法也。雨木见今日念佛之人,十九不明此旨,实可哀愍。当时时苦口劝人,而居士中竟有谓我为邪见者。佛法真义,沉晦至此,曷胜痛叹。兹特披陈所怀,敬求印证,并乞详加阐示,众生之幸,非仅雨木一人之幸也。

  详观来书,不胜钦佩。阁下欲令一切人亲见本来,直登上品,观经所谓读诵大乘,解第一义,发菩提心,劝进行者,其阁下之谓乎。虽然,说法当须观机,若不察机,妄投法药,则与庸医以药杀人无异。须知禅净二宗,归元是一,修法各别。禅以彻见本来面目为宗,净以信愿念佛求生为宗。使世皆上根,则阁下所说,诚为有益。而上极甚少,中下甚多,不教以信愿求生,而教以参究是谁,参而得之,固为大幸,尚须重发切愿,以求往生。若参而不得,以心中常存一不知是谁不能往生之念,则断无与佛感应道交,亲蒙接引之事矣。而今之参者,其能真到大彻大悟地位者有几。

  夫知念佛的是谁者,乃大彻大悟明心见性也。勿以余人论,即阁下亦未曾到此地位。何以知阁下未到,以至则决不敢说灵峰、梦东为就愚夫愚妇立说,而不知是谁,即老实念,死心念,亦不得名为老实死心,纵使日夜十万,于生死有何相干,及谓古人专主持名为罢参后事,初心不可效法等语。由是言之,阁下之心,实欲自利利人,阁下之语,实为自误误人矣。切请缄默莫说,否则如来普度众生之一大法门,被阁下关塞锢蔽,莫由开通,其罪当与谤佛谤法谤僧相等,可不慎乎。阁下之见,以不知契理契机之所以然,妄执利上根之法,而普劝一切修习,遂成偏执谬见。以不合机之法,妄行劝修,谓为佛法真义。光虽庸劣,民与阁下同陷谤佛谤法谤僧之咎,而妄为赞许乎哉。如谓不然,祈付丙丁,各行各道即已,光岂能强阁下舍已所学而从我乎?不过以阁下见问不得不直贡愚诚耳,祈洞察是幸。(《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二第343页 复汪雨木居士书)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印光法师       净土法门)(五明学佛网:印光法师       净土法门)  

 如本法师:净土法门 

 陈兵教授:净土法门实似论 

 净界法师:净土法门的特色 

 净界法师:念佛不等于修净土法门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五讲 净土法门的实修与检非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四讲 净土法门修持的正助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三讲 净土法门的特异方便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二讲 净土法门的特质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一讲 净土法门是大乘佛法的真实之教 

 净界法师:修学净土法门应该注意的事情 

 竺摩法师:净土法门的信和疑 

 慈法法师:净土法门的三种殊胜利益:往生、成佛、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