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为什么佛教反对过多的睡眠?


   日期:2018/3/23 9:0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睡眠是人的精神疲劳时自然产生的一种生理需求,但佛教却把睡眠看作是妨碍修道的因素之一。有一个故事反映了佛教对待睡眠的这种态度。

  优婆毬多是佛教中的知名人物,以坐禅著称,他传教的中心在古印度的摩突罗国。据说,那个国家有一位富家公子哥儿生性懒惰,喜欢长日久睡。

  当优婆毬多在此国传教的时候,许多人都慕名前往求教,并在优婆毬多门下得道成圣,证成了阿罗汉果。那位富家公子哥知道此事后,也忽然心血来潮,来到优婆毬多门下,请求出家修道,想博取一副金刚不坏之身。优婆毬多同意了他的请求,为他剃度授戒了。但这位公子哥恶习难改,虽已出家,却与在家没什么两样,终日只是大睡不醒,根本不进行佛法的修习。优婆毬多为了使他改掉这一毛病,便将坐禅的方法教给他,想让他在坐禅中克服终日的困意。

  坐禅的关键在于心神专一,那位公子哥没法精神集中,所以在坐禅的时候仍是长睡不醒,禅定的功夫自然也不会有什么进展。

  有一天,优婆毬多特意领著这位公子哥走到密林深处,让他在此潜心修习禅定,自己在边上监督。可是仍没有用,那位公子哥坐下不久便又呼呼大睡了。优婆毬多在边上看著简直毫无办法。正好此时有一条怪蛇从身边经过,样子非常怕人,优婆毬多便将这条蛇抓住,头下尾上地吊在公子哥的面前。

  公子哥睡足了觉,悠悠醒来,忽见面前倒吊著一条怪蛇,样子可怖至极,立即被吓得睡意全无,匆忙跑到优婆毬多跟前。优婆毬多明知故问:“你不去坐禅,慌慌张张跑到我这儿什么?”那位公子哥心神仍然未定,说:“我那边的林子里有一条怪蛇倒悬在空中,样子怕人极了。”优婆毬多说道:“蛇有什么可怕的,你还是回去坐禅吧!”公子哥说:“太吓人了,我可不敢去了。”

  优婆毬多又说:“说起来,那条怪蛇虽然吓人,却还不是世界上最可怕的东西。对你来说,最可怕的应是睡眠,不是蛇。你却怕蛇不怕睡眠,天下有这样的道理吗?你且想想看,怪蛇虽能令你心惊肉跳,却能防止你睡大觉;睡觉虽能让你一时舒服,却妨碍著你修习圣道。孰轻孰重是再明白不过的了。话说回来,如果那条蛇真的伤了你,所害的不过是你今世的肉身,没什么大不了的。但如果你一直睡下去,那么睡眠所害的就是你的无限来世了,你就会永远地沉沦于生死轮回之中,永远没有解脱的希望,怎么证成罗汉果,炼成金刚不坏之身呢?所以,睡眠的恐怖远甚于怪蛇的吓人,你还是回去坐禅吧。”那位公子哥听了优婆毬多的解释,心中惊恐不已,对怪蛇反而不怕了,急忙走回原来的地方,修习起禅定功夫来。由于怪蛇在身边,他再也不敢放心睡觉了,禅定的功夫自然也就得到了进展。自此之后,那位公子哥便每日在怪蛇身前练习禅定,思考佛教真理,终于改掉了恶习,证成了阿罗汉果。

  佛教为什么反对过多的睡眠呢?原来,佛教理论认为,人们认识宇宙真理的工具是一种超越的智慧,或叫圣智。这种智慧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有的,它从禅定中得来,是禅定修炼达到一定程度所产生的结果。因为是要从禅定中得到圣智,所以禅定时精神便应集中。而睡眠则使意识处于散乱状态,无法集中精神进行禅观思考,所以,佛教便不允许教徒睡眠太多。上则故事所要说明的就是这个问题。我们注意到,佛教还曾把睡眠作为恶业之一,组织到其教义学说之中,就更表明了它对待睡眠问题的重视程度。

 

  (转载)

  消灾免难:称念“南无阿弥陀佛”第一功德

  学佛为成佛,一心专念“南无阿弥陀佛”,不怀疑不夹杂,乘佛大愿力决定往生净土

  在此忏悔我所犯的一切恶念恶口恶行,忏悔我所犯一切邪YIN重罪;愿分享此文的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给文章原作者、学佛网、转载者、各位读者;此文若有错谬,我皆忏悔,若有功德,普皆回向,愿断恶修善、广积阴德,发菩提心、行菩萨道,持戒念佛、求生净土!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佛教       睡眠)(五明学佛网:佛教       睡眠)  

 普献法师:佛教与人生哲学 

 普献法师:佛教徒的财富观 

 圣轮法师:有机农业保健康 有机佛法清心丹─ 佛教的「有机 

 洪启嵩居士:佛教的神通 

 其它:佛教中镜花水月的喻像(董良) 

 其它:论佛教的孝道思想(远尘) 

 其它:论佛教的财富观 

 唐思鹏居士:《佛教三字经》新注 附:佛教三字经(全文) 

 唐思鹏居士:《佛教三字经》新注 余韵 

 唐思鹏居士:《佛教三字经》新注 叙述古德 

 唐思鹏居士:《佛教三字经》新注 劝学 

 唐思鹏居士:《佛教三字经》新注 器世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