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黄心示:《阿弥陀经》三种合印序


   日期:2018/4/14 11:37: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夫圣教之血脉在于法,大法之宏传系于人。人因法悟,法赖人宏。于兹法乳恒流,慧灯踵继。今我林诸居士,感恩思报,踊跃宏经。去夏以来,除共修课仪、常诵密咒外,印有《普贤行愿品》、《观音普门品》,《金刚经》、《心经》各二种。兹又有钟履坚居士发无上心,继印《阿弥陀经》三种。盖印经诸贤之用心,乃欲大众咸以观音之大悲为心,普贤之大行为愿,以般若为导,以净土为归。此诚知恩者善于报恩之胜行也。

  更有进者,此次印《般若》则两译齐刊,印《弥陀》则三本并行。前者已属罕睹,后者更是未闻。匪但生面独开,抑亦只眼别具。此非眩奇,实寓苦心。《般若》部份,已有该经王序阐明。兹仅就现印三种,略抒管见。

  盖《阿弥陀经》乃世尊不问自说之心要,十方佛赞之深经,究竟方便之妙法,最极圆顿之指归。早经姚秦罗什大师译为华文,即今流通最广之小本《弥陀》是也。罗师乃七佛译师,应秦人尚简之机,所译文约义丰,精妙畅达,至理圆彰,本无剩义。唯以末法众生,根机渐减。颇有行人,既未广探教海,又不深究己躬,以生灭心,希求佛慧,逞己情见,附会圣言。断取经中“一心不乱”之文,便谓往生极乐非此不可。遂使净业学人,或勉强坚持,而疑虑丛生;或望岩生退,而临歧叹泣。于是方便法门,顿生荆棘;易行之道,翻成险径。是以先舅氏梅公光羲老居士,于《无量寿经》会集本序文中曰:“吾常慨夫今之习净宗者仅持小本,于小本仅持秦译,……而欲使之一门深入,不惶他歧,难矣!”先师夏公莲居,于会集《无量寿经》后,又取秦、唐两译小本《弥陀》而会集之,用意亦在是也。

  唐译乃玄奘大师所译,名为《称赞净土佛摄受经》,与秦译本同经而异名。玄奘大师之译经,准确完备,力保原面,虽篇幅稍增,而原语具存,辞义详明,可免误解杜撰之弊。例如:秦译曰:“一心不乱,……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唐译则为:“……系念不乱……临命终时,无量寿佛与其无量声闻弟子、菩萨众俱,前后围绕,来住其前。慈悲加佑,令心不乱。既舍命已,随佛众会,生无量寿极乐世界清净佛土。”两译合参,圣意明显。净宗妙旨,和盘托出。盖平时以信愿持名为因,临终即得加佑往生之果。《无量寿经》以“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为往生正因,正与此相表里。

  夫净宗之殊妙,首因普被三根。莲邦之超异,独在方便、同居。凡夫念佛,径登不退。超情离见,不可思议。十方如来同赞者在此,本师释尊谆谆教导者亦在此。莲宗九祖蕅益大师云:“若持至事一心不乱,则生方便有余土。若至理一心不乱,则生实报庄严土,亦分证常寂光土。”可见“一心不乱”乃求生上土之所需。欲生同居,横出三界,但发大心,深信切愿,老实念佛,足矣。

  先师夏莲老,悲心无尽,大智宏深。悯净宗之就衰,惊法幢之欲倾。于是先后会集《无量寿经》与今小本,广采众译之长,深显圣意之实。问世以来,备受欢迎。老修耆宿,或讲或诵,流播中外,闻者信乐。今我林首创以会集之小本《弥陀》,与原译合印,实多饶益。于是持原译者,可兼探并行之本,深入参究,理明信深。持会本者,则有原译可以征信,乃知一字一句,悉本原译;所会所集,咸符圣心。此诚大有功于圣教之举也。

  夫法不孤起,仗缘乃兴。今此印经,亦由善导大师示寂一千三百年纪念之胜缘。大师佩法王之正印,畅诸佛之本怀。以《无量寿经》为纲宗,以“十念必生”之圣愿为依止,开佛秘藏,赞唱持名。慧眼独具,流泽无穷。我林善友,敬效大师施此经十万部之胜行,恭印是经,以继大师力宏“一向专念”之圣志。并考证中、日典籍,会成大师新传,附印于后。唯愿大师,法炬长明,照耀无极。谨献此一片心香,以为纪念,以为供养。

  心示障深慧浅,素甘缄默。兹以印经胜缘,踊跃欢喜,乃忘鄙陋,敬为之序。

  黄心示序于北京居士林

  一九八○年庚申岁首

  ·清凉书屋点校·

  2003.07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