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冯冯:从新太阳系的陆续发现印证宇宙超越时代


   日期:2018/4/19 9:35: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作者:冯冯

  天外有天,并非新观念。早在两千五百多年前,佛陀在世讲说阿含诸经时,早就以数百万言剖析宇宙外还有世界的情形。佛陀开示:在我们这个世界的小千世界周围,有一千个太阳,有数千个月亮(详见阿含经各卷)。又说在此一小千世界(银河系)之外还有无数的小千世界(银河系模式相似的星云漩系),合成中千世界(我们的中型宇宙),无数的中千世界合成大千世界(大宇宙)及三千大千世界(超级大宇宙)。都是缘力及业力自然发生的,生灭循环不绝。

  中国儒家却说「天无二日」;基督教遵从犹太民族的氏族旧约创世纪之说,坚称只有一个上帝及由上帝创造的地球,并且只有一个太阳;中古时代的教廷还说太阳是绕着地球转行的,地球是四方的;现代的基督教仍然坚称只有地球有人类。

  当代的先进科学家大多数已经接受了天外有天的观念,太空科学的发达也不断陆续证实了我们的宇宙并非唯一的世界。虽然仍有少数笃信基督教的科学家,仍在强词夺理地企图挣扎维护「只有一个太阳及一个地球」的观念,他们唯一的根据就是旧约创世纪,他们最有力的辩护就是「科学迄今未能证实太阳系之外还有太阳系世界」;他们又常说:「看哪!太空火箭、太空船,都没有找到另一个太阳系,更没有找到另一个地球,遑论另一个世界的人类!上帝只创造了这一个太阳和这一个地球的万物与人类!我们是宇宙中唯一的人类!」(见英文基督教月刊各期的科学论文)

  现在越来越多的科学新发现,证明了天外有天,最新的一宗发现尤能证明:在我们的银河系内还有很多类似太阳系的星系!而这只不过是宇宙学、天文学及物理学等结合的新发现的开端!将来将会有更多的新发现!

  最近发现新太阳系的事,是震动全球科学家的兴奋佳讯。基督教的科学家也不得不承认这一发现的成就;不过,他们仍然振振有辞地说:「发现了另一太阳系也没有什么了不起,也不能证明另一太阳系就会有人类!」

  不错,是还未能证明另外的世界有人类;但是,来日方长,将来总会有一天,未来的科学必会发现及证实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的!我们绝不会是宇宙中唯一的智慧生灵!仅仅在四、五百年前,教廷还说地球是四方形的呢!还把发明天文望远镜的科学家伽利略下狱,判以妖言惑众之罪,予以焚死;又指哥白尼的地球绕日运行之说是妖言,而将之逮捕繫狱!如果两百年来的科学家们都步步信奉教廷派的「日绕地学说」,二十世纪的今天,科学会进步得如此神速吗?会有人造的太空火箭和太空科学探险船飞向太阳系外面去吗?

  短短的两百年,尤其是在二十世纪的数十年之内,科学进步突飞勐进,从火车进步到飞入太空深处的太空船;从蒸汽轮船进步到外太空舱;从分子结构进步到对微中子结构的瞭解;从物质世界进步到非物质空间的认识;从单一世界进步到多元宇宙的接触;从电力进步到雷射和电磁力,并以之作为太空航行的原动力……怎能断言在未来的岁月中,就没有更多的科学发现?

  现在来谈谈近来发现新太阳系的事,这是对于「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观念初露的一点科学证明曙光,是值得我们讨论的!

  一九八三年,美国太空署发射的太空科学探险船的仪器,发现在织女星(Vega)的蓝白色光芒的外围,存在一环宽阔的气体与灰尘,极似那些新星系在形成行星群之时的现象。此一景象引起了全球科学家的密切注意。

  一九八四年,太空仪器又发现了同样相似的烟尘之环,并且将之摄影拍回地球。这一个烟环,是在地球南方天空的一颗并不很显着的星球外围,这颗星球被天文学家命名为贝他?匹克多里斯(Beta Pictoris之音译);几乎是同一时间,太空仪器又发现另一个巨大炽热的烟环,正在环绕着奥菲克斯星座(Ophiuchus之音译,原意为「玩蛇者」)内一颗名为范?比斯布洛克(Van Biesbroeck之音译,是纪念天文学家范?比斯布洛克而命名)的晦暗星球。

  有些信仰基督教的科学家一直认为:只有我们的太阳系才有行星,别的星系是不可能形成太阳及绕行的行星的。这种论调,直至一九八五年仍然常见于基督教的刊物中,并对一般太空科学家与物理学家抨击不遗馀力。其中有一篇基督教科学论文说:「你们这些违背上帝意旨的科学家,竟然斗胆去探测外太空,找寻另外的太阳系行星和人类!须知上帝并没创造它们,你们的科学努力必定是徒劳无功的!从事科学研究必须遵从上帝的意旨,获得他的欢心。」

  但是,科学仪器最近发现及拍摄了两处太阳系外的新太阳系及其行星的形成。西方科学家们大多数信奉基督教,但也不是人人相信旧约创世纪的。他们信仰基督博爱平等的精神,而放弃旧约中犹太氏族狭窄的创世上帝,他们不惜违反教会的权威,而去寻求宇宙的真理,不惮其烦地与少数顽固派的基督教科学家笔战争论。西方科学家们若不是有这种勇气去寻求真理,倘若只是屈服于中古时代教廷教会僧侣的钦定落后观念,那么今天二十世纪末的一切科学会进步到这样高度吗?恐怕还是停留在黑暗时代中罢!

  科学仪器可没有任何宗教信仰,只有机械的客观发现。在我们太阳系的旁边就发现了两个太阳系模式星系,行星正在形成!科学仪器的新发现是不争的事实,「唯神派」的少数科学家们现在手忙脚乱,不知道将怎样向他们的犹太人上帝交代?

  从这次的新发现,开明的科学家们更加获得了坚固的信心:宇宙中到处都有太阳系模式的行星系统—有些已形成,有些正在形成之中,有些已毁灭,有些正在毁灭之中—既有行星系统,就可能有生灵及高智慧的人类。

  两千五百多年前,佛陀讲阿含经时,已经开示:三千大千世界中,此一世界成,彼一世界灭,生灭同时,生灭相续,永无休止。又说:各世界内,都有众生。佛陀讲华严经及法华经,亦皆详述宇宙中的各种空间、各种星系世界,及各种形相的色界与无色界生灵众生。佛陀这些开示,向来被很多人误以为是神话,甚至于不少高僧学者也视此种多元宇宙观念为荒诞不经,竟擅予摒弃,在讲经时避而不谈,又倡言什么「正信不讲神通」的谬说,只讲修行做人之道而已。却不知道修行之道是与宇宙奥秘有密切关係的。不明白宇宙又怎能彻底瞭解佛理?此等矫枉过正的大师们,根本未能体会佛陀说法为何要叙述宇宙!他们也未能瞭解佛法并非只是济度人间,而是普济多元宇宙各世界的各种有色、无色、物质、非物质一切生灵的,佛法并不只是在人间!大师们为什么要恐惧被那些无知之徒讥嘲为讲「神话」以致不敢讲解佛经内超宇宙、超三界的佛光普照现象?可能是大师们对于现代科学的认识不够,更惑于一般一知半解之徒落后的旧科学观念罢?

  我深深感觉到,今后必须完整地、毫无怀疑地讲解佛经内的一切超自然现象,而不可自卑地以为那些「神通」都是「神话」,甚至于视讲「神通」一律是「妖魔」、「邪魔」、「邪信」!的确,所谓「正信不讲神通」的口号,都是矫枉过正的,而且在佛经上是毫无根据的!佛法是以多元複度宇宙,无限世界的无限众生为济度对象的,为什么我们硬要假科学、假儒学地去否定?为什么我们要把广大辽阔的佛法佛理缩小?当然,提出此等落伍狭窄口号的大师们,在其时代,科学还没有今天发达,而大师们也未涉猎过太空科学,他们的恐惧是可以瞭解的,他们的动机也是至善的。只可惜自以为「正信」,却把人导入了儒学歧流的陷阱!

  我认为:学佛人从今以后必须兼以新科学智识作基础,才可以领悟佛陀开示多元宇宙乃至修行的种种至理,才不致于困惑迷失!至于那些自命为「正信」,又自视为很「科学」的人,他们若不能接受佛陀及诸佛菩萨开示的宇宙真相,只可说是他们佛缘太少也太没有福缘罢!

  太空物理学家们为什么那么兴奋于新太阳系的发现呢?因为,基督教内信奉旧约创世纪的人,一向指斥科学家没有事实上的证据,可资佐证另有太阳系,而这两次新发现就是有力的事实答覆!

  不相信旧约创世纪的那些科学家们公认:複度宇宙,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也公认:在宇宙星际中,存量最丰富的氢气与氦气,会发生质子作用而逐渐旋转,酝酿形成星云漩系(Galaxy)。那作用的过程就是:气体不停旋转,逐渐定向一致,好像漩涡一般,越旋转,聚集气体越浓密,密度越来越大,速度越来越快,在旋转的中心汇成高能高热。各条漩臂周围逐渐聚很多浓密的烟云,有些烟云密度大到相当程度,就会自行旋转形成一个较小的「质子太阳」(Proton Sun)系统。我们的银河系星云漩系,就是从虚无的「空」,自然发生成为「有」的氢及氦,逐渐加速旋转,密度增加,成为星云漩系。其内的许多团团烟云,又随着星云漩系中心的旋力,而各自旋转形成了一个一个太阳系,我们的太阳系大约是在四百六十亿年前(46 Billion)这样形成的。

  我们太阳系在形成初期,旋转中心的那一团高能高热气体火球,陆续抛射出一些高热气团。有些被抛射得很远很远,但有些跑得不远,逃不出太阳的吸引力,因此不停地环绕着太阳运行;由于太阳吸引力与各团气体体积不同、距离不同,各种作用的综合,使各团气体各有稳定的运行轨道,绕日而行。各团气体渐渐冷却,成为扁平椭圆碟形的迴旋气团,形似一个小型的星云漩系,那就是形成行星的「行星前期星云」(Preplanetary Nebula)。它渐渐冷却,邻近的小气团分别成为太阳系的各个行星。

  反对者认为这只是理论,并无证据可兹证明。那些「创世纪」的信徒说:这些自然形成星系的理论,完全没有根据。没有根据吗?没有证据吗?

  我们的太阳系内的各行星,直到今天,仍然是循着同一方向在椭圆碟形的轨道上,环绕太阳而行,而且都是在同一「黄道」(Ecliptic)的扁平碟形上面。这不就是证据吗?

  各团小气团,主要成分为氢气,及一些氦气,还有一些其他的细微杂质(Impurities ),科学家称之为「星尘」—推断这些烟雾状的星尘的来源,可能是从前的星系爆炸毁灭,而散布在太空之中的灰烬—这些星尘含有很多种元素,包括:铁、硅(硅)、硫、氮、氧、碳等等。它们在「行星初期星云」内互相亲和结合,成为细小的石子或岩石。此时,太阳系中心那颗「质子太阳」逐渐收缩,变为更高热,其热度使那些绕飞的碎粒熔化及气化,在最内围接近太阳的那些碎粒,只有铁和硅两种元素可以抵抗那高热,而仍然维持固体状态;在较外围,温度较低,就形成了一些「水冰」;在最外围,形成了「乾冰」(液化二氧化碳)、甲烷结晶及氨结晶等等。

  「创世纪」的信徒们也批评这是不成熟的理论。但是,宇宙学家们已经从科学的光谱分析方法,得知太阳系内围的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月球…等星球的地质成分最多的是铁元素;甚至于佔地球面积最多的海洋地壳,也是含铁为多的较薄岩层,只不过它的薄壳上盛了海水。太阳系外围的,较远的星球冥王星,以及各卫星,还有那些彗星,它们都被厚厚的冰层包着。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它们的中心是铁元素的岩石,但是其外围是冰冷的压缩气体,非常深厚,吸引了更多的氢及氦,滚成一团巨大的冰冷气体星球。实际上,土星与木星的地质成分与太阳并无二致,假如它们的体积够大,凝固到了某一程度,也许就会引发高热的核子爆炸,而成为一个小太阳。

  在太阳系内围逐渐形成行星的各气团,起先仍在一种原始状态,我们的质子地球也还是在重重的氢气与氦气包围;后来突然地,质子太阳爆炸出高热火焰,压力将氢氦都驱逐到太阳系外面,这一理论,现在可以从察新星形成过程获得明证。宇宙中许多新星都喷射出像颱风般的气流,将其表面的一些物质喷向外太空;有些新星会突然爆发,它们全都放射强烈的紫外线。这些新星的行为,就是我们太阳曾经发生过的动态写照,我们的太阳在其年轻阶段发这种脾气,把它周围的空间扫除得乾乾淨淨,只剩下一些巨大的固体飞石在环绕飞行。

  在最初的七亿年之中,太阳又发生过数次爆炸,使得各团质子行星的碎片胶着成团,才渐渐成为今日的形态。这种连续的震动,使我们质子地球的铁元素坠入内部,而形成地心;较轻的熔岩浮向表面,后来冷却,成为地壳。

  可能在这时期,我们的月球亦形成。美国太空署的阿波罗月球火箭从月球带回来的岩石标本,经科学化验,其地质与我们地球的地壳岩石相同—从这一事实来推测,那么,可能是在大约四十亿年前,当我们的地球仍然是在幼年时期,它可能曾与另外一个巨大的行星相撞,以致地球的地壳一块被撞脱了,到了外太空逐渐随着地球旋转而成为今日的月球。有些科学家认为,太平洋可能就是由于此一事件所形成的低陷地壳。自然这些都尚待进一步研究才可证实,不过这种可能性是很大的。

  太阳系的形成,经过上述阶段之后,又继续了大约五亿年之久。今天,我们仍可从月球、火星、水星等星球的表面,看到处处被轰炸的伤痕。不过在地球,由于地壳的漂移,与风雨气候的侵蚀,已看不到此种被轰炸的伤疤了。

  后来,大轰炸终于突然停止了,那大约是三十八亿年前的事,这是将地球上已知的最古老的微生物化石,用碳十四测定所知的年代约数。太阳大爆炸及行星互撞的馀波,造成了不少陨石流星,偶然飞坠在地球上。

  太阳渐渐衰老,不再像年轻时代那么常常爆发了,渐渐安静下来了;饱受太阳年轻期爆发轰炸的各个随从行星,也渐渐冷却下来,外壳硬结为岩层。但是,内心的熔岩及岩浆气体不时地喷出,是为火山爆发现象,这可能是由于太阳的引力与行星运行旋转的力量所致。如果行星本身的重量和吸引力不够,这些喷出物质就会喷向太空去,我们地球本身的重量提供足够的地心吸力,使喷出的岩浆和气体都不致逸出太空,而且停留在地壳表面或不远之处。那些从地心喷出的气体,包含二氧化碳、硫磺气、水汽、氮气…等,有些是从前在初期吸收自太空,有些是岩浆发生化学作用析出的。这些气体喷出地壳上空不远,遇冷而凝结,变成雨水,落下来,淋在地壳表面,从高地流向低地,渐渐汇成溪流、小河、大川,汇成湖沼、海洋。这些水流沿路侵蚀了地层的岩石,刷走不少矿物质,带到海洋去。这是由于正负电的作用,云层上发生了闪电;又有阳光中的紫外线不断照射着海洋中、湖沼中的氨基酸,就开始形成了原始生命……后来逐渐进化到高等生物,出现人类。

  上面所述太阳系及行星的形成过程,乃至于到原始生命的形成……都是现代科学从实验与地质挖掘的发现,及化学物理的发现等逐步推证而得的结论,并不是凭空的毫无根据的想象。五千年前的以色列民族,想象出一个人形的上帝,在水面上行走,说光是好的,就创造了光和暗;然后,就创造了天地、万物与人类—这种信仰并不是基于科学理性的,只是神权时代原始人类对大自然的敬畏崇拜,而形成的神话产物!是禁不住现代科学的分析的。照旧约创世纪说,宇宙中先有了一个人形的上帝及有了水,才创造出万物了!水是一个氧和两个氢结合而成的。现代科学已知道,在原始宇宙的太空中,只有大量的氢和氦气,并没有自然存在的游离氧气,因为氧气还被禁锢在,各行星火山爆发,喷出的水蒸汽之中。植物出现之后,熔岩喷出而分解出来的二氧化碳,被植物吸收以后把氧气放出来,才在空气中有游离的氧气!换言之,必须等到氨基酸形成原始的生命形态,又发展成为含有叶绿素,能够吸收二氧化碳内的碳,进行光合作用製造糖,放出氧气到空气中,才有大量的游离氧与氢结合成更多的水,这是现代地质学的常识之一。从这么简单的事实原理来看,就知道不可能先有水才有宇宙了,怎可能先有一个人形的上帝在水面上行走及创造世界?

  固然,一般宗教信仰是不能以理性作为基础的。谁爱盲目信仰旧约创世纪那些古代犹太民族的神话,是他的自由。但是,从理性的自然科学观念来看,这就有所比较及选择了。佛教的起世经及宇宙观念,是如此接近新世代的科学发现,佛教的因明学又是如此科学化,可见佛教是一种从理性进入的宗教。理入行入,这是与任何神权思想迷信的宗教都不相同的!可惜的是,佛教今日已被渗入了非理性的神教迷信色彩,同时又受到了理学老夫子们的影响,而排斥佛经内的一切超自然现象和科学内涵,更受到了一知半解的落伍理化教科书的影响,而排斥佛学与科学的相互印证。

  从新科学的发现,我们知道了太阳系与行星的形成过程。更可断言,凡是在太空中的气团都可能会形成星云漩系及太阳系星云与行星;凡有行星就有可能形成生命,就有可能出现高智慧的人类,这都是从色界欲界而言,无色界的生命还不在本文讨论之列。

  当然,这些可能性,还是有折扣的—「可能性」(Possibility)是一定的,但是「或然率」(Probability)则很不稳定。为什么呢?因为:有些星系的中心太热,消耗能量太快,寿命太短—有些星云太早爆炸毁灭;有些又太贪婪,不断併吞较小的星云。战斗的结果是造成太多的辐射能,使色界生命不能生存;有些星云又太寒冷,不适合欲界生命。所以,形成生命的或然率是受到很大影响的。只有像我们太阳系这样的衰老暗黄色太阳,或更衰老的红色太阳,才有较多的可能发生行星及生命。总之,一切条件都须恰到好处,才有利于行星形成及欲界生命出现。

  死硬派的旧约信徒科学家,就是以此一理由,来否定宇宙中还有别的地球及人类。已被新的科学发现击败到必须背水一战的这些死硬派,他们说:我们的太阳系与地球是宇宙中唯一具备容许生命生存条件的地方。太阳与地球的巧妙位置关係,不太冷不太热,有一定的巧妙轨道,这一切都是上帝的特意创造与神奇安排!新科学始终没有找到另一个地球与人类,可证我们的确是由上帝创造的。为什么上帝只创造这一个地球呢?因为上帝喜欢这样子,这是随上帝高兴的,我们没有权发问。

  这些死硬派却没有用数学计算过,我们这个宇宙银河系内有多少亿兆个太阳系,也不计算这估计大约四千亿个太阳系之中,形成行星的可能性及或然率是多少?形成有利欲界生命的地球又是多少?就是拿亿分之一可能性来说吧,也就有一千个地球系统了。

  上面所说的亿分之一的或然率,是已经排除了那些「双黄蛋」式的双子太阳系统的。在银河系内,很有不少太阳系是「双黄蛋」,两个太阳彼此互相吸引绕行,这种「双黄蛋」式双日系,显然不利于地球形态行星的形成。不过,电脑计算机的估计说,有些「双黄蛋」式的双日系统,两个太阳彼此距离很近,也有行星以双日为中心而循轨道运行,「双日」等于「单日」,也有可能形成有生命的地球;另外一种「双黄蛋」,是两个太阳相距很远,那么行星仍只绕一个太阳而行;也有些行星是轮流交替绕着两个太阳而行的,好比交换舞伴一般。电脑这些发现,已非我们常人所知了,因此,只好把它们摒除于考虑之外。不过,我们从此可知,宇宙中真是光怪离奇,什么都有,没有一定的法则,都不是用我们已知的地球物理常理可以断定的,正符合佛陀所说的无常!

  死硬派的旧约信徒们又会说:就算科学是对的,若照地球的生命发展过程历史来说,从最原始的单细胞植物,进化到人类,已需要至少十多亿年之多,而且还必须有水,有陆地,才可形成。是不是每一个地球都具有这些条件呢?

  生命一定必须在结实的海洋陆地上才会形成吗?现代最新科学发现的答桉是:「不一定!」最新的科学发现说:木星外围七彩灿烂的气体中,就有可能存在生命!这一个新发现可以答覆死硬派罢?

  背水一战的死硬派又有一说,他们坚称:既然科学说海洋是生命起源的温床,那么,须知水的存在必须在华氏三十二度至数百度之间;倘若温度太高或太低,水就不能以液体状况而存在了。地球有海洋,是因为上帝创造地球,使它的位置距太阳不太远也不太近,气候不太冷也不太热,所以才容许水的存在,才容许生命生长(按:旧约创世纪没有半句说到,上帝创造地球的位置恰到好处,而且根本没有提到地球和宇宙,只说上帝创造了光和暗、天和地)。一个新星通常在年老时就会突然陡增热度,变成白热,即所谓白热矮星(White-hot Dwarf),然后不久就爆炸而毁灭,那样的高热也不容许生命存在。我们的太阳现阶段是中年的橙黄色,将来也会突然陡变白热而爆炸毁灭,别的许多太阳系也早都爆炸毁灭了,哪还会有生命?哪还会有人类?

  这些论调似是而非!论者并未计算过这一个小宇宙(银河系)内有多少亿太阳系,更未计算过三千大千世界(超级大宇宙)内有多少兆兆亿亿的太阳系,此生彼灭,此灭彼生,先后形成色界欲界生命的或然率多么大!

  论者更不懂得宇宙中无色界(非物质)空间与多元化时间,其内还有多少的无色生命形态和高智慧人类—我们所熟知的佛、菩萨、神仙、天魔、灵魂、鬼魂…等,就是这些无色界的各种形态,各种能力不同的生命的一部分。

  科学家们并未因受到旧约信徒们的抨击而灰心。相反地,新一代的科学家,大多数都更加积极地透过巨大的电脑天文望远镜,去找寻宇宙中其他的太阳系及生命。想要在太空找寻像我们地球这样淼小的行星,等于是在太平洋中去寻找一粟,谈何容易?只好找寻有行星系统的太阳系,目标无论如何大一点点,但是茫茫亿兆繁星中,从何着眼呢?

  天文学家们有他们的构想。他们首先要注意的,就是那些略带扁椭圆形的星云团。由于巨大的行星往往对太阳也有相当的吸引力量,双方互相拉扯,就使轨道变成椭圆形而不能成为正圆形了。举例说,木星对太阳的吸引力,就一拉一扯地来回相差了四十六万英里之多—这可以从地球观察得到(地球距木星约十光年)。

  自从一九三八年以来,斯瓦摩尔学院的斯普鲁天文观测台(Sproul ObservatorSwatthmore College),由着名的天文学家彼得?温?狄?金普(Peter Van De Kamp)领导,一直都在彙集此类的天文资料。他的方法也一直被天文界採用。他们最少已发现了距地球仅六光年之处,有两个大小如木星的行星正在环绕一个「红色矮星」(RedDwarf)—被命名为巴纳德星球(Barnard's Star)的太阳而运行。

  天文学家对于这些发现未感满意,他们认为巴纳德太阳太晦暗,不够清楚,于是他们採用更新的方法,那就是「红内线天文学」(Infra-red Astronomy),即是用红内线来观察天文。不过,红内线天文观察很难在地球地面上进行,因为地壳上的大气层吸收了大部分的外来射线;因此,科学家们在一九八三年初向外太空放射了一个「红内线天文观测卫星」(Infrared Astronomy Satellite)。主持此一计划的科学家,是美国加州着名的喷气研究所(Jet Propulsion Laboratory之简称),所址在洛杉矶的柏沙甸拿市(Pasadena.L.A)的哈尔模特,奥曼博士(Dr. Hartmut Aumann),与阿里桑那州吐桑市(Tucson,Arizona)基特峰国立天文观测台(Kits Peak Obseratory)的佛烈特?基列德博士(Dr.Fred Gillet)两氏,他们把红内线天文观测卫星指标指向夏季南方天空第五最亮的一颗明星「织女星」(Vega)。

  红内线天文观测卫星拍发回来的资料,颇令两位天文学家惊喜不置!原来,织女星的周围有一圈星尘烟雾,可能是形成行星系统的初期碟形,这就符合了一向所估计的织女星五十亿年的年龄了!这发现很振奋了天文学界,因为这是第一次的有力证据,证明外太空确有太阳系及行星系统正在形成!

  其后,红内线天文观测卫星又拍得更多其他行星系统形成的资料送回地球。一九八三年,它又发现了南半球上空的明亮星球福尔玛豪特星云(Fomalhaut),其外围有扁椭圆形的行星形成气体。一九八四年,又拍摄下比他?匹克托里斯星云(Beta Pictoris)的行星形成扁椭圆形烟圈。

  比他?匹克托里斯星云,是因它的形状似画家所用的油画画架而命名的,该拉丁文的名字就是「昼架」的意思。这一团星云并不很明亮,一向不很受天文界注意,直到一九八三年才渐渐受到较多的观察。一九八四年,美国柏沙甸拿市的「喷射研究所」与阿里桑那州立大学的两位科学家,即是前者的理察?泰力尔(Richard J Terrile)及后者的布烈福?史密斯(Bradford A.Smith)两氏合作,在智利的拉斯?坎班拿斯天文观测台(Las Companas Observatory可意译为「同伴」),用一百英寸口径的电子天文望远镜拍摄得该一星云的无线电波,由电脑处理成为圆形,发现该一星团不但有着行星初期的碟状气环,而且还广达于半径六百万英里的两边。估计此一太阳系比我们的太阳系大上十倍!

  两氏说这个「画架星云」的行星形成气环已经相当完备,而其中心的太阳内围则没有星尘气体,这情形颇似我们的太阳系现状。可能它已经在气环内形成了大大小小的行星。

  一九八五年,奥曼博士陆续透过红内线卫星摄得很多资料,足以证明在我们邻近的许多年轻星团之中,至少有十分之一是已经具有「行星形成气环」的;这消息振奋了全世界的天文学界及宇宙学家!也成为一九八五年天文大发现的头条新闻!

  不过,所发现的行星形成气环都尚在初期阶段,可能需要五十亿年以后才会有成熟的行星出现,这是天文学家们感到美中不足的。

  美国阿里桑那大学的当诺?麦卡锡教授(Donald McCarthy)与其同仁们,因而进一步从事更精密敏感的红内线天文观测。这是用一种最新的技术,称为「红内线斑点消除学」(InfraredSpeckle Interferometry),以剔除红内线照片上被大气吸收过滤后引起的变形,这样就可以让科学家更清楚地看到,星云气环内的行星本体及其太阳的本体,这是一种革新的新技术。

  一九八四年十二月,麦卡锡博士宣布用此技术发现了第一颗外太空的太阳系行星,那就是距我们地球仅二十一光年的温比斯布鲁克8B号星球。这星团早在一年前已被天文学家注意到它有一个黑球环绕着它运行,麦卡锡发现及证实它是一个行星,就给予它这样的命名。那是一个比木星大了几十倍的一团气体星球,温度约为华氏两千度。显然有些科学家不承认它是一个行星;有些科学家说:这是一个正在冷却之中的「棕黄色矮星」(Brown Dwarf),是介于新星与行星之间的过渡星球。

  不管怎样看法,这颗行星确是一个有力的具体证明,可证外太空之中确有很多太阳系行星形成,反证我们太阳系并非宇宙中唯一的太阳系,并非如旧约信徒们所称的:「上帝只创造了这一个地球!」科学上的证明又一次彻底推翻了旧约创世纪的神话了!而且,新科学的发现越多,越来越与佛经内记载的宇宙情形接近!

  这一次的先锋性伟大新发现,已经替天文学打开了新方向!麦卡锡博士说:他自己就期望着在不久的将来,天文学界会发现更多更多外太空的太阳系及行星!

  美国太空署现时正在计划进一步观测外太空,将会有系统的发射「太空观测站」到地球的大气层外面去,以避免大气层的阻隔,及改变来自太空的射线。太空署预定于一九八六年八月发射一座「赫保氏太空望远镜」(Hubble Space Telescope乃纪念首先发现银河系的天文学家赫保氏),该镜设置有红内线侦察器(Infrared Detector)。太空署预定于一九九o年发射太空红内线观察站(Space Infra-red Telescope),专门蒐集太空的红内线天文资料。这两座将在地球大气层外围轨道运行的最新式电脑操纵的电子天文望远镜观测站,其敏感效能比现时的「红内线观测卫星」(IRAS)高上四千倍。

  太空署又与阿里桑那大学合作,发展一种将在太空中运行的高度敏感的「宇宙观测望远镜」(Astrometric Telescope)。太空署更有长程远瞻的伟大计划,发展探测宇宙深处的「深宇宙摄影船」(COSMIC),俾可直接飞到宇宙中将行星的照片拍回地球。当这些太空新计划一一实现之后,就会进一步发现及证实宇宙是有无限行星的。

  总之,未来新太空科学越来越多的发现与证明,都将更能印证佛说宇宙三千大千世界的真相,也可见佛经确是超越时代的,蕴藏着宇宙奥秘的。

  摘自:《太空科学核子物理学与佛理的印证》作者:冯冯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冯冯       佛教与科学)(五明学佛网:冯冯       佛教与科学)  

 周贵华博士:佛教与科学 

 潘宗光教授:潘宗光教授谈佛教与科学(访谈实录) 

 其它法师:佛教与科学的三大交涉点(悲寂法师) 

 张曼涛教授:佛教与科学·哲学 

 智宗法师:佛教是反科学的吗:佛教与科学各美其美 

 冯冯居士:我持楞严咒的神奇经历 

 冯冯居士关于男女情欲的开示 

 冯冯:《空虚的云》(虚云和尚)(节录) 

 冯冯:巴西来的小男孩(四) 

 冯冯:巴西来的小男孩(三) 

 冯冯:巴西来的小男孩(二) 

 冯冯:巴西来的小男孩(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