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佛教故事

 佛陀本生传之二十八:超级富豪出家证果度人无数来世成佛


   日期:2018/4/19 17:59: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超级富豪出家证果 度人无数来世成佛

  某时,佛在舍卫国城外优楼频螺聚落之中。

  那时,诸位比丘于中午饭食后,聚坐在讲堂里,互相议论:“人生短促,身心安乐之时没有多久,转眼就变为后世了,天人及所有众生没有生而不死。愚昧昏暗之人,悭贪成性,不肯布施,不奉佛经正道,以为行善无福、造恶无祸,随心所欲,恣意行乐,无恶不作,他们违背佛的教化,待到恶报成熟时,后悔又有什么益处呢?”

  佛以天耳听到了诸比丘讲说无上的非常之谈,随即来到比丘议论的讲堂,在座位上坐定问:“弟子们!你们议论什么呀?”

  诸比丘跪下答道:“饭食之后,大家议论人命恍惚无常,不久就转入后世……”对答如上所说。

  世尊赞叹道:“善哉!善哉!讲得非常痛快。当你们抛弃家庭,出家学道,志向应当清净,唯有善业可以思念呀!比丘坐定,应当思念两件事:一是念诵佛经,二是息心禅定。你们想听经吗?”

  大众答道:“当然,非常愿意听佛为我们说经!”

  世尊即说道——

  过去世有位国王,名字叫拘猎。这个国家生长着一棵树,树名叫须波桓树,树的身围粗五百六十里,树根延伸四方有八百四十里方圆,树高四千里,枝叶四布达二千里。此树向五面繁伸:第一面供给国王及宫中人共食,第二面供给百官食之,第三面供应民众食之,第四面供给沙门及修道人食之,第五面供鸟兽等动物食之。这棵树的果实大如二斗的大瓶,果味甘甜如蜜糖。此树没有人守护,也没有人来侵犯。

  那时,人间的寿命皆有八万四千岁,但都有九种毛病:寒病、热、饥饿、口渴、大便、小便、爱欲、吃得多、年老体弱这九种病症。那时,女人年龄到五百岁时便行出嫁。

  当时有位长者,名字叫阿离念弥,家里的财宝库藏无数。念弥自己思惟:人的寿命很短促,没有人生下来后不死的。财宝不是自己出生时带来的,财宝多了往往会导致灾祸,不如广行布施,救济穷困的人。人间的荣华富贵,虽然能让人快乐,但是好景不长,没有长存不衰的。不如抛弃家庭,丢掉污秽浊恶,执持清净,披袈裟当沙门。随后,就跑到僧众聚合之处,出家受了沙门戒。

  一般凡俗之人见到念弥出家作了沙门,有数千余人跟随去听从圣德的教化,皆觉悟到世间无常,有兴盛时必定有衰败时,没有存在而不消亡的,唯有学道最可贵,他们也都出家做了沙门,跟随着念弥受教诲。

  念弥为诸弟子讲经说:“人生是很短促的,恍惚之间无常就来了,应当抛弃这个色身,去追求后世的成果。有生就有死,没有生而不死的,哪里有长久不坏呢?因为这个缘故,应当杜绝悭贪之心,布施救济贫穷困乏之人。控制自己的感情和欲望,不犯诸恶业。人之处世,生命流逝很迅速,如同清晨草上的露水,太阳一出须臾就消没了,人的生命不过如此而已,怎能长久呢?人的生命譬如下雨时溅起的水泡,一起即灭,生命流逝比水泡还快速;人的生命譬如雷鸣电闪,须臾就熄灭了,生命的流逝甚至快于闪电呀!人的生命如同以杖捶击水面,木杖离开,水也合拢了,生命的流逝甚至比这样还快;人的生命譬如在烈火中浇上少量的油膏;人的生命譬如织机经纱,不多一会纱就用尽了,人的生命日夜耗损也是如此。一个人忧愁多、苦恼重,怎能活得长久呢?人的生命譬如牵着牛到市场屠宰,牛一起步,就走近死亡一步,人活一天犹如牛走一步,生命的流逝比这还快;人的生命譬如泉水从山头泻落,飞流直下,昼夜没有片刻停顿,人命逝去比这样还快,日夜走向死亡,急速行进,无暂停时间。人们生活在世界上非常勤苦,又多忧念。但是,人的生命难以长久。因为这个缘故,应当奉行正道,守持戒律,依教奉行,不令毁伤,尽力布施穷乏之人。人生在世,无有不死亡的。”念弥总是这样教导诸弟子。

  他又说:“我抛弃了悭贪、YIN乱、嗔恚、愚痴、歌舞伎乐、睡眠、邪僻之念,建立清净无欲之心。远离爱欲,脱离了种种恶行,内洗心垢,外灭贪欲,见善不喜,逢恶不忧,知苦乐无二,清净了我的内心和外行,一心不动,证得第四禅。我以仁慈之心教化众生,让他们都知道行善可以超生天上;又以悲怆之心怜悯众生,唯恐他们堕入恶道;我见四禅及种种空定,无不明了通达,心中非常欢喜,以我所见的义理教化万物,让他们都能见到高深佛法中的禅定佛事,若有别人证得了果位,我也助他欢喜;养护众生,如同养护自身。我行以上四件事,内心得到了端正和平等。眼睛所看到的好丑诸色,耳朵所听到的赞叹或谩骂的声音,鼻所嗅到的香臭,舌所尝到的甜酸苦辣,体所触到的细滑或粗恶,不论是善良的愿望还是违心的苦恼,都要好的不喜悦、恶的不怨恚。我守持了这六种德行,以致证得了无上正真大道。如若你们也修行这六种德行,可以获得阿罗汉道。”

  念弥是三界众圣贤尊敬的导师啊!智慧精妙而通达,没有幽深之处而不清楚的。他的诸弟子虽有未能立即证得阿罗汉道的,但寿终之后都生入了天界,志求寂静学禅定的人,皆生入了梵天,其次生入他化天,又次生入化乐天,再次生入兜率天,更次生夜摩天,又再次生忉利天,生四天王天,再次生世间王侯家。修行功行高的得高位,功行差的得低位,贫富贵贱,延寿还是夭折,皆由自己的宿世业力决定。奉持念弥的戒律,无有不成就道业而空受苦者。

  念弥,就是我的过去身。诸沙门!精进修行,可以解脱生老病死等忧愁苦恼,证得阿罗汉及灭度大道;不能全部奉行的人,可证入三果、二果或初果罗汉之道。望明智之人深深思惟,人命无常,恍恍惚惚,不久,转眼已到了百岁年龄,或有得到这寿命的,或有得不到的。百岁之中,一般要经历寒、暑、温三百次节气的变更,春夏冬季节的月份各要变更一百次,总共变更一千二百个月份,春夏冬三季各变更四百次月份。百岁中要变更三万六千日,春季变更一万二千日,夏暑冬寒各变更一万二千日。百岁之中每天要吃饭,一般要有七万二千次饭食,春夏冬各需吃饭二万四千次啊!再除去为婴儿时哺乳未能吃饭时,还有不吃饭时,如疾病时,或气怒时,或禅定、或斋戒、或贫困缺食时,皆在七万二千顿饭中。百岁之中,夜晚睡眠除去五十岁,为婴儿时除去十岁,病时除去十岁,经营、忧虑家中事务及其他事除去二十岁,人寿百岁才得到十岁的清闲安乐呀!

  佛告诉诸位比丘:“我已经说了人的生命,说年、说月、说日的饭食和寿命,我应当为诸比丘们说的皆已说了,我志向所求的皆已成就了。你们诸比丘意愿所求也当达到,应当在山泽或寺庙中,或修道或讲经,都不要懈怠、偷懒。内心只想追求快乐的人,到后来无有不悔恨的呀!”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无不欢喜,向佛作礼而去。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佛陀       出家)(五明学佛网:佛陀       出家)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果煜法师:破茧而出 出家包袱 

 其它:佛陀说无常(张家提) 

 果煜法师:破茧而出 出家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