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黄柏霖:超荐功德以及超荐的意义


   日期:2018/4/24 15:3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在这个地方,老法师就跟我们开示,为什么诵经可以超度?怎么样才可以超度呢?他必须要有功德,这里讲「夫一念之杂」,不能夹杂。所以老法师就开示,超荐的重要意义。刚才我们读到说,我们讲到说这个士兵后来祂再给戚继光托梦,戚继光再诵第二部,后来祂就给他拜谢了,说祂已经获得超度了。所以老法师说,三时系念佛事,从浅的地方来说,它是孝道的显示。儒家讲「慎终追远」,我们会利用三时系念的佛事,我们超拔我们的祖先,但是它的效果是在「民德归厚」。它是一个良好的教育,教导我们要孝亲、报恩,这是德行的根本。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注重孝道,特别着重在祭祀祖先。所以我们香港佛陀教育协会,一年都作三次的清明祭祖、还有中元的祭祖、还有冬至的祭祖,一年要三次。那三次祭祖都是叫慎终追远,那祭祖的时候同时作三天的中峰三时系念佛事。

  老法师说,祭祀是很慎重的,礼节相当繁琐,其用意非常地深。如果你深一层去观察,在佛法里面,那这个意义就更大了。在《地藏菩萨本愿经》中,释迦牟尼佛,世尊,具体的说明,超荐真是有效果。里面举婆罗门女跟光目女,她们的亲人生前造作极重的罪业,死后堕到地狱。婆罗门女跟光目女,都设法要将亲人从地狱里面救度出来。《地藏经》是孝经嘛,那孝经的刚开始,是救度自己的祖先,最后救度所有众生。

  老法师说,设法将亲人从地狱救出来,这是孝子之心。能不能做得到?能。老法师说,因为佛说,「一切法从心想生」。有真诚心、慈悲心,依照佛教导的理论方法去修学,就能达到这个目的。但是你如果只有超度的形式,而没有实质的转变,就是你心念没有改变,那就达不到。只能说,只可以说,你作比不作好。那么实质上的效果,老法师说,就很难说了。

  《地藏经》所用的方法是念佛,可见念佛的方法非常殊胜,念佛一定要念到有功夫,才会产生效果。若念佛没有功夫,念得再多,境界转不过来,超度的效果就达不到。婆罗门女念佛念一天一夜,在定中见到地狱,遇到鬼王告诉她,她的母亲已经生到忉利天了。为什么她的母亲可以生忉利天呢?因为祂有一个孝女,依照佛的教诲超荐祂,不但生天,而且让祂在一起受罪的这些地狱众生也都沾光生天了。婆罗门女念佛一天一夜,有何转变呢?因为她转凡成圣,她得一心不乱,得一心不乱就是圣人了,不是凡夫。所以鬼王称她,称婆罗门女叫菩萨,这是定中的境界。由此可知,《弥陀经》上讲,若一日,若二日,至若七日,一心不乱,此事不假。婆罗门女念了一天一夜,她的功夫浅深我们不晓得,但她肯定得到一心不乱。

  一心不乱的浅深不同,有事一心不乱,理一心不乱。理一心不乱是法身大士的境界,理一心不乱是四十一位法身大士的境界。理一心浅深次第,有四十一个等级。事一心不乱也不例外,证得事一心不乱,功夫相当于阿罗汉,他见思烦恼断了,见思烦恼没有断,只能说是功夫成片。所以婆罗门女最低限度,是事一心不乱,她见思惑已经断了,所以她被称为菩萨啦。婆罗门女能够转凡成圣,帮助她母亲,事实上她能够转凡成圣,是她母亲帮助她的,母亲要是不造业,不造作罪业,不堕地狱,她就不会念佛,她永远是凡夫。所以母亲的功德就在这个地方,是因为她的女儿,婆罗门女转凡成圣了,所以她母亲可以超度上去,可以有这个超荐功德,她的功德就这样可以生天。

  我们要懂这个道理才知道,想要超度家亲眷属要发真心,自己要真修,真正修行证果,功德回向给祂们。祂们堕落,就是这些已经往生的家人堕落,逼着我们非修不可,我不修祂们就不能得度,就要受苦。我真修,作出成绩了,祂们就能够离苦得乐,所以相辅相成。我们今天作佛事,依照仪规作一遍,我们境界如果没有转变,超度的效果就非常微薄。祖先在地狱道,还在地狱道;在饿鬼道,还是在饿鬼道。若超度的人在这一堂佛事中,观念改变,作到转恶为善、转迷成悟,被超荐的祖先就得到利益。若真能在佛事当中转凡成圣,那他的祖先必定脱离恶道。

  光目女也是念佛,功夫就浅一点,没有得到一心不乱,她得到的是功夫成片,所以只是在梦中得到感应。佛在梦中告诉她,告诉光目女,光目女的母亲脱离恶道了,转生到人道来了。婆罗门女的母亲是生忉利天,光目女的母亲投生,做家里佣人的儿子。当然后来光目女的母亲,因为光目女发愿,她的母亲又在十三岁死掉以后,又投生做为梵志。梵志就是修清净行的修行人。到最后一次就生无忧国土,到极乐世界了。所以老法师说,光目女跟婆罗门女两者比较,光目女功夫降一等,效果也降一等。

  由此可知,接受人超荐不容易,老法师特别在这个地方提到说,信徒拿钱恭敬的请你为他超度,他说,你超不了,你拿了这个钱,麻烦就大了。老法师说他一生不敢做这种事,因为他了解其中的道理跟事实真相。所以作佛事应当不收一分钱,以真诚心尽力,尽心尽力来作,对祂们会有好处。若超度还要讲价钱,这个地方特别老法师提到,若超度还要讲价钱,说我这一堂法会要收多少钱。比如说我这一堂法会,要收五万、十万台币,要三十万等等,还要讨价还价。老法师说,不但一点效果都没有,还有副作用,这是我们要知道的。由此可知,自己要真干真修行,自己真有功夫,形式不要紧。

  老法师特别举说,倓虚老法师在《影尘回忆录》里面,有记载这一段故事,叫「八载寒窗读《楞严》」。那时候倓虚老法师还没有出家,倓虚老法师俗名叫王福庭。我们常常在讲这个倓虚老法师的故事,当时他们这几位同学在一起学习《楞严经》。他们就在一个中药房,中药铺里面,他们在这部《楞严经》用了八年的时间,共同研讨这部《楞严经》,而且锲而不舍,有这一分诚敬,有这一点功夫。

  他们合伙在一家中药铺工作,中午没有生意,他们就在柜台上打瞌睡。睡着的时候,彷彿在梦中,就是里面有一位刘居士,有一位居士他看到两个人来找他,这两个人是他的冤亲债主,因为生前曾经为了土地财物,跟他打官司,那这两个人上吊自杀啦。因为这位刘居士打赢了,那这两个人打输以后,就上吊自杀啦。所以这两个鬼走过来,他很惊奇的问一下说,你们来干什么?因为他知道祂们已经死掉了。这两个鬼说,我来求超度的。他的心就稍微定下来了,说我怎么超度你呢?祂说,只要你答应就好了。祂说,你肩膀借我们踩。他说,没问题,我答应你。就看这两个鬼魂踩着他的膝盖、肩膀生天了。什么仪式也没有。接着又看到两个鬼魂了,一个是他过世的太太,他去世的太太,另外一个是他去世的小孩,小女儿。这两个人也到他面前来超度,要求超度,他就答应了。就看着这两个鬼魂踩着他的膝盖、肩膀生天了。

  这是什么道理?这跟《地藏经》道理一样,他们八年读《楞严经》有功夫了。所以修持没有功夫,鬼不会来找你,祂会来找你,证明你的功夫可以帮助祂。所以老法师就常常勉励同学,上台讲经技术学会了,但是最重要的是德行最重要。你讲经有德行,你才可以超度冤亲债主。没有德行,讲经只是修福报,有福德。有福德不能出三界,只是来生得到好果报。讲经说法是法布施嘛,来生就聪明智慧。如果有德行,讲经说法是功德,以此功德回向求生净土,那决定得生。

  这些道理与事实真相,我们都要清楚明白。一堂超荐佛事,三时系念,我们就知道怎么作法了。三时系念,老法师有讲过,古大德教我们读经研教要随文入观,随文入观就是契入境界。这个文不懂如何契入境界呢?一定要将方法说清楚,让所有参与的人都能了解,读文的时候感受就不一样。换句话说,就转境界了,也就是说你会相应,或者你会有一念相应的这种境界。虽然转的时间不长,作完之后就忘了,但是在作的时候,能够有几分也好,也能产生一定的效果。若真的契入不退转,那功德就很大,被超度的就真正得度了。

  同样的道理,修行任何法事对内容都要细说,都要好好去研究,最好参与者都能了解,这个佛事就无比殊胜。这些道理现在的科学来解释,用现在的科学来解释,叫波动现象。你修学,你读诵经典,你念佛确实会有效果,不但自己的境界向上提升,对家亲眷属,乃至于对一切众生都有好处。好处很多,有多少?有多大?完全是自己的用心,你心愈真诚、清净、平等,效果就愈殊胜。

  就像我们最近因为筹办二0一六中华民族万姓先祖祭祖大典暨万人念佛。我们孝廉讲堂就从今年元月要到十二月,我们举办十二次的中峰三时系念。我们请台南极乐寺悟行法师来主法,到现在已经作三场了,非常地殊胜,非常地清净。我们就完全照老法师的这个要求、这个开示,我们让众生随喜,随喜的钱我们都供斋,打斋供众。我们讲堂不收半毛钱,全部专款专用,还供养悦众法师。就是这个法会非常地殊胜,就是我们完全遵照老法师这样的开示来作,甚至有些有困难的,我们都帮祂立大牌。

  像我们这边南港展览馆,我们去年二0一五年四月份,我们办祭祖大典跟万人念佛。在我们办万人念佛的前大概一个月左右吧,前一段期间,刚好一架飞机在那个附近掉下去,里面也有很多我们中国大陆来台湾旅游的人士。南港分局知道我们这次又要办万人念佛,我们因为交通疏导需要他们配合、帮忙,那我们就去跟他协调。他特别拜托我们说,你们可不可以帮这些空难的众生、这些亡者立大牌?他也给我们这些三十几位罹难的、空难的这些亡者的名册来给我们,那我们也在中峰三时系念,也帮祂们立大牌,也帮祂们一一地立牌位。

  老法师特别提到说,心愈真诚、清净、平等,效果就愈殊胜。当中如果你夹杂疑惑、顾虑,夹杂妄想、烦恼,功夫就完全破坏掉,要明白这个道理。最后老法师特别在这个地方有提到,就是跟这一段有关的。老法师说,笔记小说里面有提到一个故事,就是戚继光。他是一个很虔诚的佛教徒,他有一次作梦,梦到阵亡的士兵要求超度,戚继光就诵《金刚经》回向。结果第二天,这个阵亡的士兵来给他托梦说,祂只得到半部的功德。

  后来戚继光就想了很久,才想到说,啊,原来当时在诵经的时候,家里的佣人为他端一杯茶,茶饼。刚才讲到茶饼,他没有讲话,只是用手挥一挥说不用,佣人就端回去了。那个士兵就说,祂只得到半部的功德。因为戚继光在诵的时候,当时虽然没有说话,但是中间夹杂一个不用这个妄念。一部经夹杂一个不用,效果就变成一半了。所以到第二天,戚继光重新再念一部回向给祂。所以老法师说,诵经功德,功夫最忌讳是夹杂,一夹杂效果就没有了。正因为如此,古人才说,读经不如念咒,念咒不如念佛。因为愈简单、愈短,不容易夹杂,真正作到不夹杂、不怀疑、不间断,那就是功夫。以上是老法师的开示,讲到超荐功德以及超荐的意义。

  摘自《太上感应篇汇编》(第一七二集) 黄柏霖警官主讲

  文字稿来源【太上感应篇共修网】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黄柏霖       超荐)(五明学佛网:黄柏霖       超荐)  

 惟觉法师:九二一消灾祈福暨超荐度亡大法会 

 明海法师:为邢平、邢智、张淑芬超荐亡父上堂法语 

 传喜法师:诸恶莫作 众善奉行——蒙山施食超荐法会 

 黄柏霖:三世怨的公案 

 黄柏霖:印光大师开示三世怨 

 黄柏霖:临终关怀很重要 

 黄柏霖:明了生死真相 

 黄柏霖:天台宗讲感应的四种 

 黄柏霖:印光大师开示要怎么样的存心 

 黄柏霖:行善积德,考试得上天护佑 

 黄柏霖:简单地说一念无明生三细,境界为缘长六粗的含义 

 黄柏霖:为什么伏不住烦恼,因为没有恭敬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