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净土宗常识


   日期:2018/5/4 14:47: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1. 初祖

  与宗派渊源关系最早的祖师为“初祖”,是一宗创立的基础。

  佛教宗派中的初祖,有的为中国祖师,如净土宗以东晋时代庐山慧远大师为初祖;有的上溯至印度佛教,如天台宗以佛灭后七百年出世之印度龙树菩萨为初祖。

  2.宗祖

  一宗之开宗祖师称“宗祖”,是一宗的实际创立者、集大成者。

  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至隋唐时期中国佛教各宗成立,故各宗宗祖皆为隋唐时代的中国境内祖师。如天台宗宗祖为智者大师,净土宗的宗祖是善导大师。

  如将创立宗派比作建一座庄严的大厦,就先要开荒僻壤、平整土地;后打下坚实的地基;再从地基上立柱;之后大厦全面完工;最后再对大厦细部装潢,添置器具,以使更加适居周便等。初祖如同开荒僻壤、平整土地,宗祖如同大厦全面完工,两者贡献与地位不可同日而语。

  3.万德洪名

  名号为万德所归,阿弥陀佛三身、四智、十力、四无畏等一切内证功德,相好光明、说法利生等一切外用功德,皆悉摄在阿弥陀佛名号中,功德尤胜,故称“万德洪名”。

  4.摄生三愿

  善导大师《观念法门》举第十八、十九、二十愿属“摄生增上缘”,意思是,由这三愿的增上作用力,能摄一切众生毕竟得生极乐国土,故称“摄生三愿”,即正摄受众生往生的三条愿。

  第十八愿念佛为真实,第十九愿诸行为方便。此二愿为当机愿,顺次往生,即现在行念佛等业因,紧接着次生(当生命终之后)受往生果。 第二十愿为结缘愿,顺后往生;即第一生作业,第三生或第三生以后受果。

  第十八愿为明信佛智之全分念佛,顺次直接化生。第十九愿为疑惑佛智之少分念佛,或增进为全分念佛,即自然化生;或滞留诸行,亦蒙临终来迎,然暂寄莲胎。第二十愿为不明佛智之微分念佛,一生结缘下种,二生缘种成熟时,或少分念佛,或全分念佛,三生达成往生。因此,三愿皆由念佛一边得往生,而念佛杂诸行自力者,为疑佛智故,住于莲胎;故善导大师释言“四十八愿,唯明专念弥陀名号得生”。

  5.机法一体

  “机”指被救度的念佛众生,“法”指能救度的阿弥陀佛;彼此成为一体,称为“机法一体”。

  阿弥陀佛成佛的命运,跟我们往生极乐世界的命运,两者结成一体、永不分开:有弥陀的成佛,就有了我们的往生;有了我们的往生,就有弥陀的成佛。此为“往生正觉机法一体”。

  阿弥陀佛名号即是阿弥陀佛的光明、阿弥陀佛的生命、阿弥陀佛的全部功德。一个念佛人,一方面日夜都在阿弥陀佛的光明之中;同时,阿弥陀佛生命也在这个念佛人的心中,此为“色心功德机法一体”。

  念佛众生,口称阿弥陀佛佛即闻之,身礼拜佛佛即见之,心中念佛佛即知之,此为“彼此三业机法一体”。(当代佛教网--佛教文化网)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净土       常识)(五明学佛网:净土       常识)  

 果煜法师:涟珠甘露 弥陀净土的层次 

 果煜法师:涟珠甘露 念佛与十方净土 

 果煜法师:涟珠甘露 净土思想校正 

 唐思鹏居士:《佛教三字经》新注 净土宗 

 郑振煌居士:净土安心法门——弥陀大愿摄众往生 

 果煜法师:从禅的观点看净土 

 如本法师:净土法门 

 陈兵教授:净土法门实似论 

 妙莲法师:往生有分 第一集 人在净土打佛七 - 沉明进 

 其它:略论善导往生净土的境界“报土论”(谢路军) 

 圣严法师:念佛生净土 

 净界法师:净土法门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