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知”是一切法的基础 正确的学佛观点之二十一


   日期:2018/5/5 7:30: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作者:香隆立嘉措仁波切 Shang Longrik Gyatso Rinpoche

  现在许许多多的西方佛子,风潮一般的研究内观与觉知,事实上,不论是内观或觉知相关的一切法,都离不开和「知」有关联。这个「知」是一切心法的根本,离开了这个「知」,一切法了无意义,所以才有所谓众妙之门的说法。无论小乘的内观或觉知,大乘的般若和六度,金刚乘的生起和圆满,重点都落在能否和「知」相应。它是一切法进入无心、无人、无法的重要根据,也是诸佛菩萨都是从这个根本处而证得,能否一超直入,也是由这个「知」而进去。但更重要的是,《愣严经》裡头有说到一句:「知见无见,知即无明本。」事实上,它的整句应该是「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槃。」

  过去也曾经有一位福州的开悟禅师,一生中对《愣严经》情有独锺,几乎无时无刻都在经句上揣摩、端详和探究,他研究愣严也遭遇到满有趣的一段趣事,我们先从他往生自在风光的一段片段说起。话说这禅师开悟后,自在游戏,座下弟子经常被他弄得满头雾水,连他自己往生时,也是自己先量好棺材尺寸,先预告天下说他要走了,他先静坐一下,过会儿自己就跳进棺材裡面,让人把棺材盖起来。过了几天,弟子们看棺材内毫无动静,便想确定到底走了没有?于是就把棺材板掀开,这禅师竟然安详而逝,弟子众人触景而恸的哭嚎起来,刹那间,禅师犹如被吵醒一般又端坐起来,很严厉地告诉他们,如果再有人改把我的棺材掀开,我便不承认他是我的弟子,接着重新又躺下去,自在而逝,这段在禅门中禅和子都知道的意思,相传甚久。

  其实这一位禅师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早年在我禅宗师父新店禅房中,发现有一套寻找多时的《大佛顶首愣严经正脉疏》,师父答应后,过两天我去请这套书的时候,师父对我讲的这一段故事。他说这一位禅师当年之所以会悟道,是因为他瞎猫碰到死耗子,无心插柳,因为他把《愣严经》裡面的一段文字,断句断错了,他把正文断成「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斯即涅槃。」这个和原文真正的意思大异其趣,没想到竟然他因为断错了,还可以开悟,后来很多同参听他是因为这句错句而开悟,都纷纷地告诉他:「你弄错啦!」他回答得更妙:「这是我开悟的根据,到死也不会改变。」这个和当年黄梅禅师,他的师父为了要考验他的信心,託人告诉他,当初所讲的偈语是错的,黄梅告诉来者说:「错便错到底吧!」是一般的意境。

  其实简单的讲,知见无见也好,见犹离见也好,六度万行也好,内观也好,觉知也好,如果修一切法要,都没有办法归纳于自性之中,都属于世间法,即便修持六度配合空性,最终也是要做到能所皆空,最后也不执着于空,这才是有把一切法兜拢到觉性之中,到了这裡,你才有办法了解到所谓「知见无见」的道理,也才是灭妄了真,也才是全修在性,也才是狂心顿歇,这才是有掌握到释迦本师真正的心法。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       香隆立嘉措仁波切)(五明学佛网:       香隆立嘉措仁波切)  

 傅味琴居士:要培养佛弟子爱国爱教和正知正见 

 傅味琴居士:学习释迦佛,祈请善知识为胜为导,不退菩提心( 

 普献法师:宝积经讲记 四真实善知识 

 普献法师:宝积经讲记 四善知识 

 普献法师:宝积经讲记 四非善知识 

 果煜法师:力挽狂澜 知与无知 

 果煜法师:法云灌顶 谁是善知识 

 郑振煌居士:看心不看相——你知道怎么老吗? 

 谈锡永居士:生与死的禅法 十一、梦中知梦与转变梦境——说 

 沈家桢居士:菩萨在家 当愿众生 知家性空 免其逼迫 

 惟觉法师:八大人觉经 第八觉知 普济众生觉 

 惟觉法师:八大人觉经 第六觉知 布施平等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