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人最大的忌讳是:知道自己的过失却不愿意去改正


   日期:2018/5/5 8:44: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忌讳是知道自己的过失却不愿意去改正

  【大忌知身之恶而不改也。以贼其身。乃丧其躯。有行如此。之谓大忌也。】

  我们看到“大忌”,就了解到人生假如犯了这些问题,可能人生就毁掉了。所以这些禁忌都是古人对我们,深深的恩泽、爱护,在提醒我们。我们从经句当中来体会,人最大的忌讳,是知道自己的过失却不愿意去改正。我们刚刚这几句都是改过的重点,“过而不改,是谓过矣”,有过失了而不愿意去改,这是真正的大过。而且人不改过,这心性不断的在堕落,习性不断在增长,那铁定这些恶行不断积累,他人生的大祸就要降临。“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不改过那个恶铁定每天都在积累。所以最大的忌讳,在自己有过失不改正,慢慢的这个过错,做错事情它会产生副作用,“以贼其身”,一定会伤害到我们的身心。“乃丧其躯”,而且还会有生命的危险,丧失自己的生命躯体。怎么说?我们不改过这灵性、德行下堕。

  比方贪财、贪色、贪吃,我们之前讲的这些戒贪,他都不愿意去改,第一个身体铁定不好。纵欲了身体怎么会好?不只纵欲了,在纵欲的过程当中一定又造恶、造孽,所谓恶贯满盈,他当然命也就没了。所谓“多行不义必自毙”;“祸福无门,唯人自召”,哪有可能不“贼其身”,不“丧其躯”?而且我们来体会一下,人为什么没有改过的勇气跟动力?因为他的责任心没有起来,他的孝心没有起来,他没有一种努力上进的动力。善心没起来,责任心没有起来,孝心没有起来,反而又受到欲望的污染,他就控制不了自己,他就随波逐流。所以我们看到现在年轻人有没有在干贼其身,丧其躯的事情?你看放纵欲望。有时候我们晚上观察,很多年轻人都十点、十一点,他们的活动才刚开始,还在那里热闹唱歌,叫得很大声,也不想著影响别人的生活,这都是在折福。看那个状况,他们不到半夜三点、四点,我看是不罢休的,这不就是贼其身吗?这样日夜颠倒的生活习惯,可能二、三十岁整个身体就垮掉。

  所以现在慢性病跟癌症的年龄,不断的年轻化,这都是跟老天作对,放纵欲望。还有根本没提起孝心,这个都反映我们现在这个时代,家庭跟学校教育的缺失。假如有教孝道,有教《孝经》,“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於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他爱护身体、爱护名节、爱护品性怎么会这么放纵?所以习惯成自然,这些重要的做人态度要从小扎根。我们现在真的这些认知,因为没有好好的学习老祖宗的教诲,忽略得太严重,赶紧亡羊补牢。所以这个身体坏了、品德坏了,都可能招来人生的大祸。“有行如此”,有这些行为的出现的时候,就是不改过的心,知恶不改这人生“大忌”,人生也会因为这样而堕落,甚至招来大祸,所以这些句子让我们提起改过。

  有一段教诲很可贵,“天降之罚,先夺其魄;天降之福,先开其慧”。上帝、上天要降福给人先开他的智慧。什么样的人上天会降福,冥冥当中护念他?“惭愧”,惭愧心的人;“奋发”,很有志气自立自强;而且勇於“改过”,这是天开其慧的徵兆。每天都不知道改过,这是天夺其魄的徵兆,所以每天悠悠忽忽的,恍恍惚惚这昏惰、昏昧,很懒散,提不起劲。吃饱睡,睡饱吃,过一天算一天,然后饰非,做错了还掩饰自己的过失,不敢坦承,一个人饰非不坦承,别人帮不上忙,还有自欺自己欺骗自己,这些都是天夺其魄。其实这些道理我们冷静去观察,一个人完全听不进父母、别人的劝,慢慢他的眼睛就会呆滞。一个人肯听父母、肯听他人的劝,肯听圣贤的劝,他眼睛非常明亮。为什么会慢慢眼睛无神呆滞?全部被习气给障住了,天夺其魄,这魂魄都不知道飘到哪里去。所以假如我们自己常常突然就失神恍恍惚惚,胡思乱想飘出去,十几分钟才回过神来,要很警觉这都是罪业之相。听听课就打瞌睡了,精神都提不起来,这要更痛定思痛要克服。

  恭摘自《群书治要360》学习分享 55-057-00012

  na mo a mi tuo fo

  南 無 阿 彌 陀 佛

  祈愿: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忌讳       过失)(五明学佛网:忌讳       过失)  

 净界法师:我们不求生净土,会产生二种过失 

 妙祥法师:睡眠的二十种过失 

 卢志丹居士:佛陀告诉你饮酒的若干过失 

 程叔彪居士:无门直指 第七十八节 触犯忌讳 

 蔡礼旭老师:如何对治自己的过失? 

 月悟法师:真修行人,于他过失不生分别 

 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三十二)~C 907经的重点 

 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二十二)~F 第591经:本 

 传喜法师:闻法时的三种过失 

 净土法门法师:开悟是什么?就是能找到自己毛病过失! 

 净土法门法师:不会说别人过失,这叫积德 

 过年饭桌须谨记:佛说饮酒醉酒的三十六种过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