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独尊湛现:修行的目的,为了唤醒众生沉迷的人


   日期:2018/6/5 9:29: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阿弥陀佛,诸位同学,大家吉祥。

  佛法所讲的,就是体,相,用。何为体,相,用呢?  

  我们大家必须要对此有所了解,否则是没有办法来修正。

  体,指万法的本质,就是所谓的清净自性,如来,空性,等等,其实这都是同一个本体的分别名称。

  相,指我们的思想意识,它不是指万物。

  用,指万事,万物。它是起到用,就是作用。  

  那么这个修行,修行,修行是针对我们迷茫的众生而言,不是说针对佛或大成就者,如果成就者谈不上什么修与不修,证与不证。

  所以说修学是对着我们凡夫而言。究竟修的是什么?

  1.大家要清楚,所修的不是身体,我们的这个身相只是一个作用而已,说白了,它就是一个工具而已。

  2.更不是所修的空性,本性根本就是永恒不变,所以这个本性也不需要修。  

  最重要的就是这个中间的这个环节,称为相,思想意识。

  虽然这个思想意识没有形状,但是它能够起到波动,力量,就完全可以称为相。

  它也是生灭的,它也是自性的作用,也可以称为缘。它能够起到对万物的转变的作用。不然怎么能说,唯心所现,唯识所变。  

  我们的小我,假我,都是在于这个分别念头上。大家不要误会,我们的身体它本身没有思维,没有任何的念头。它只是一个作用。

  如同车辆与司机。金属材料是体。司机是相,车就是用。

  现在我们所修行的目的,就是修正这个司机,现在的司机,患上了疯癫病,出现了病态。

  用种种的方法,来给这个司机调治这个病情。就是这个道理。  

  等把这个司机的心态稳定了,苏醒了,能够正常地行驶操作,这就恢复正常了。所修行的目的就是如此。

  司机精神恢复正常了,就不会发生交通事故了,所以说车辆的好与坏完全取决于司机。

  我们众生就是迷失了方向,对本来的真实的面目,完全失去了记忆,造成了迷失家乡的羔羊。  

  佛法就是用来唤醒迷失的记忆,让我们找到回乡的归途。

  我们迷茫的这个时期就是一个流浪人,误把它乡当成了自家,川流不息。

  所以佛,就是清醒的人,看到了我们这样的迷茫,他们用尽心机规劝大家,早回属于我们自己的永恒家乡。  

  耐心地引导,讲述了家乡的真实面貌。何为家乡的真实面貌呢?

  去努力学习,《心经》与《金刚经》这两部经典里面明确地说明,家乡的本来的面目,并且说明我们的迷失的原因,以及告诉我们苏醒的方法,回家的归途。

  所以我们大家必须要努力学习佛法,虔诚聆听佛的教言。  

  我们继续回向——

  愿世界和平,祖国繁荣昌盛,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人民安居乐业,身体健康,六时吉祥。

  愿以此功德,回向给诸佛菩萨,永久驻世,法体安康,法轮常转,正法久住。

  愿以此功德,回向给我们生生世世的,父母师长,六亲眷属,冤亲债主等众,仗三宝加持,得佛摄受,早日出离轮回的苦海,往生净土。

  愿以此功德,回向给我们大家,祝身体健康,家庭和睦,事业兴旺,万事如意,福慧增长,道业有成。

  阿弥陀佛,释桑吉。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独尊湛现       修行)(五明学佛网:独尊湛现       修行)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在家修行怎么用功 

 傅味琴居士:修行要明理 

 傅味琴居士:不改变习气,修行修不起来,证果证道就渺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