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戒邪YIN、积阴德与后代子孙的关系


   日期:2018/6/6 18:57: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邪YIN不仅仅对自身人生的命运有极大的破坏,而且会祸及子孙后代。如果一个人自己邪YIN,不积累善行、阴德,那么子孙后代往往会遭殃。如果一个人自己戒邪YIN并力行善事,那么子孙后代会比较平顺,而且人材辈出。

  子孙的学问事业,也受到父母积德修福的影响;若祖上是刻薄成家,则子孙学业即使是侥幸有成,终究也不会发达长远的。

  很多人都希望自己的子孙发达,人人同此心理,然而结果却是多数适得其反。为什么呢?因为都是不明白“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的道理!

  【案例】:窦燕山与五子登科

  凡读过《三字经》的人都知道书中这四句话:“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虽然寥寥四语,却道出了窦燕山积阴德改命运的事迹,证明善有善报确实不虚。

  窦燕山,本名窦禹钧,五代时期幽州人,因为幽州属燕,故名燕山。他从小丧父,母亲将他抚养成人,到了三十多岁还没有子嗣。正当他愁眉不展之时,有一天晚上做了一个梦,梦见已故的祖父对他说:“你今生的命运不好,不仅没有儿子,而且寿命也很短促。希望你多做救人济世的善事,或许可以改变你的命运。” 他一觉醒来,把梦中祖父的话一一铭记于心,从此立志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窦家有一仆人,盗用了禹钧两万银钱,因担心事发,写了一张债券将12岁的女儿卖给窦宅以偿负钱,从此远逃他乡。禹钧见小女甚怜,收为养女,成年后为其择配良婿。有一年正月初一晚,禹钧游延庆寺礼佛,拾到遗银200两、金30两,等候多时,不见失主。次日,持遗金、银复去延庆寺归还失主。

  窦燕山为了救苦济人,自己生活很俭朴丝毫不浪费,每年衡量一岁的收入,除了供给家庭的必要生活费用外,都作救苦济急之用。他建立书院40间,聚书数千卷,礼聘品学兼优的老师,教育青年,对于无钱而有志求学的贫苦子弟,不管认不认识,只要来书院学习,他都代缴学费和生活费。就这样,窦燕山建的书院先后造就了很多品学兼优的人才。

  窦燕山一生做好事无数。例如,有丧事无钱买棺者,他出钱买棺葬殓;有家贫子女无法婚嫁者,他出资助其婚嫁。对于贫困的人,他借钱给他们,使他们有做生意的资本。由他帮助而得以维持生活的各地穷人,不可胜数。他先后资助棺椁埋葬者27户,资助陪嫁者28户,资助做买卖维持生活者数十家,经济柴米而得活者不可数计。

  有一天晚上,窦燕山又梦见祖父对他说:“你多年以来做了不少善事,上天因为你阴德很大,给你延寿36年,并且赐给你个贵子,将来都很显达,能够光宗耀祖。你寿终之后,可以升天作真人。”

  从此以后,窦燕山更加努力修身积德,后来果然生了五个儿子,都考中进士,被称为“五子登科”。长子窦仪,授翰林学士,任礼部尚书;次子窦俨,授翰林学士,任礼部侍郎;三子窦侃,任左补阙;四子窦偁,任左谏议大夫,官至参知政事;五子窦僖,任起居郎。从此以后,“五子登科”成为天下父母对儿女的殷殷期望。

  后来,窦燕山官至谏议大夫,享寿82岁,临终前预知时至,他沐浴更衣,向亲友告别,谈笑而卒,令人羡慕。

  窦燕山通过努力行善,不仅改变自己无子短寿的命运为“长寿、富贵、康宁、好德、善终”,而且使后代子孙昌盛显达。由此可见,“因果报应,丝毫不爽”,善恶祸福在一念之间,每个人的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宋朝的范文正公,曾将窦燕山的事迹记录下来,训示子孙,范公自己也身体力行,倡办义学,购置义田,因而后代非常昌盛发达。范公为了使窦公的事迹流传天下,好善好德之人都能看到,特意详细记录,并嘱咐子孙广为传播,其拳拳爱人之心,跃然可见。

  【案例】:范仲淹、耶律楚材、林则徐的后代

  宋朝的范文正公(范仲淹),他还是穷秀才的时候就存有救世济人之心。后来他做了宰相,便把俸禄全部拿出来购置义田,赡养了三百多贫寒人的生活。他念念在利益天下大众,不愿自己一家独得好处。他买了苏州的南园做为自己的住宅,后来听见风水家说“此屋风水极好,后代会出公卿”。他想,既然此屋风水能使后代显贵不如改为学堂,使苏州人的子弟在此中受教育,那么多数人都会兴发显贵,岂不是更为有益?于是立刻将房子捐出来做为学堂。范公出将入相几十年,家用极为节俭,所得的俸钱都做了布施救济之用。上天的回报是深厚的,不但他的四个儿子都做了宰相公卿侍郎,个个道德崇高,而且范家的曾孙辈也极为发达,贤达显贵绵延不绝传了数十代的子孙,直到现在已经传了八百年了。现在苏州一带范氏后人依然十分兴旺,还时常出优秀的人才。

  耶律楚材,金庸先生将他写入武侠小说《神雕侠侣》而为众人所知。耶律楚材(耶律文正公)在历史上确有其人,字晋卿,号湛然居士,是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的九世孙,蒙古成吉思汗、窝阔台汗时重臣,为蒙古帝国时期杰出的宰相、政治家。耶律楚材自幼喜佛,并学习汉文化,深受儒家、佛家文化影响,主张“以儒治国,以佛治心”以天下生民为己任。他身为宰相,却是布衣蔬食,自己生活非常简朴。

  他也是个大佛学家,修持准提法,曾在万松行秀禅师门下参禅三年而证悟得道,利欲心极为淡泊。在蒙古军队攻破燕京的时候,诸位将领都到府库里收取财宝,而他却只吩咐将库存的大黄数十担,送到他的营中。不久就发生了瘟疫,他用大黄为军民治疗疫病,救活了很多人的性命。他是元太祖(成吉思汗)及元世祖的军师,军事多数是由他来决策,他借此而救活了无数的人民。他虽位至大臣却并不以做官为目的,时时处处以救国救民为急务。

  因为元太祖好杀,他劝谏太祖不要屠杀。1232年,蒙古军队攻打汴梁,城破之后准备屠城(将城中一百多万军民全部杀掉),耶律楚材向太宗劝谏止杀,保全了城中一百四十七万人的性命。后来,蒙古军攻打南宋,也以此为例,不再屠城,无数生灵得以保全。蒙古惯例,对拼死抵抗的城池,城破之时以屠城做为报复。

  耶律楚材力劝太宗改变这种野蛮做法,太宗采纳了他的建议,中原千百万人的性命被保全了下来,没有出现千里无人烟的惨境。蒙古人初入中原,有一些大臣提出“汉人无补于国,可悉空其人以为牧地。”(把中原变为蒙古人的牧场),耶律楚材坚决反对,他推行了一系列保全中原汉文化的经济、政治、文化的仁政,一场毁灭中原农业文明的浩劫被阻止了。他死后倾国悲哀,许多蒙古人、汉族士大夫流泪凭吊他,蒙古国数日内不闻乐声。朝廷将他的遗骸葬在瓮山,即北京颐和园的万寿山,并为他建立祠堂以纪念他,并追封广宁王,谥号文正。因其心地仁厚、清正廉洁,他的子孙数代做宰相的,有十三人之多。

  清朝的林文忠公(林则徐),他是反对英国输入鸦片的伟人。他如果要发财,当时发个几百万,是很容易的。他认为鸦片贻害人民,非常的严重,所以不怕用激烈的手段,烧毁了鸦片两万箱。后来,英国人发动鸦片战争攻广东,一年攻不进,以后攻陷了宁波、镇江。清朝不得已,就将林文忠公革职充军,向英国人谢罪谈和。在伊犁充军路上,他写出了“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千古名句,这也是他一生的写照。林公一生清廉正直,以国家民族大义为重,他的子孙数代都是书香不断,孙曾辈中尚有进士、举人,至今日仍然存在。数年前故世的最高法院院长林翔,也是其中的一人,而且道德亦非常的崇高。

  以上是范仲淹、耶律楚材、林则徐积阴德而福泽后代子孙的案例。孟子说:君子之泽,五世而斩。由于范仲淹阴德积累的深厚,范家的子孙后代长达八百年长盛不衰,早就超越了五代人了。

  【案例】:乐山公行医济世,福泽七代子孙

  聂云台先生是清代名臣曾国藩的外孙,旧上海首任商会会长。他总结了自己一生的经历,融合历史的经验教训,编成《保富法》一书来谈持久发达与发财之道。以下内容是聂云台先生先祖的积善事迹:

  我家祖籍江西,七世祖乐山公出生于清朝康熙十一年。他的学问很深文章做得很好,但未参加考试,而是跟从祖父学医,并开了一家小药店。因为他的医术精良而且又乐善好施,所以医名大著。康熙四十二年,也就是西元一七零三年,衡山发生了大瘟疫,求医的人昼夜不断,因而救活了很多人。乐山公对于穷人和受刑犯救济尤其的多。乐山公在衡山的时候,常到监狱里为犯人义诊,直到八十多岁时,仍然常到监狱为病患义诊。乐山公八十四岁的时候,在某一天的深夜里大雪纷飞,有一个病患家属敲门求医外出赴诊,儿子拒绝来人,乐山公说:“这应该是生产急诊,怎么可以延迟医治呢?”穿上木屐随同来人前往赴诊。这种舍己救人的情操令人钦佩。

  老天有眼,明察秋毫,报施给乐山公的果报也特别的丰厚。乐山公九十三岁的时候,孙子肇奎,获得乾隆壬子年乡试的第二名。曾孙有七人,镐敏、铁敏两人都是翰林,并膺任主考学政的官职;鏸敏、钰敏两人都是举人,做过县官;镜敏在拔贡考试通过后,派在军机处任职;而镇敏担任京官,钑敏则选上孝廉方正,当时人们尊称他们为“衡山七子”。乐山公的子、孙、曾、玄四代都发了科第做官,到了第五代我的祖父亦峰公,考中咸丰癸丑年的翰林后,历任广东石城新会的知县,高州府的知府及奏奖道员,居官廉洁,造福地方。到了第六代我的父亲中丞公,更为贵显。本人忝为第七代,仍然承受着乐山公的余荫遗泽。

  孟子说:“君子之泽,五世而斩”。乐山公的厚德泽被子孙,已经超过孟子所说的五代了。究其原因,乐山公医术高明能救活病人,已经不容易了,又能轻财仗义,诚心济人,更是难上加难了。我们所见到各地的许多名医,靠行医积了不少财,甚至千万、亿万财富的也大有人在,但是财富能够传到第三代的却是很少,就算偶然有例外,也必然是医术精湛又好行善布施的医生。

  以上是清代名臣曾国藩外孙聂云台先生的家族史。《保富法》一书曾在上海《申报》连载,轰动上海,激荡时人之心,一时引起各界纷纷捐赠助学金四十七万余元(当时的四十七万元很值钱),各界名流纷纷响应,一时传为佳话。古人讲,富不过三代。现在的人甭说三代了,两代、一代都过不了。所以想要发财致富的朋友,认真照着《保富法》所说的方法去做,必有惊人的效验。

  【案例】:朱R基、何H铧之祖上厚德

  《易经》的《坤卦·文言》有“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的名句。自古以来,为人父母的,都自然要为子孙着想,但是到底如何为后代着想,到底该给子孙后代留下些什么?古人有句话叫做:“积金遗于子孙,子孙未必能守;积书遗于子孙,子孙未必能读;不如积阴德于冥冥之中,此万世传家之宝训也。”

  中国近代的长沙安沙镇有一个叫棠坡的地方,有一位义商叫朱雨田。根据《长沙市志》记载,他为人乐善好施,在长沙设保节堂、育婴堂、施药局、麻痘局,置义山、办义学,并疏浚新河,赈济灾民。方志中评价,说他是“长沙近代慈善事业的开创者”。在棠坡,朱家因为扶危济困,到今天仍赢得乡亲的赞誉。67岁的村民王玉龙告诉前来采访的记者,那时每月逢三逢八,朱家就开仓济贫,而村里如果有孤寡老人死了,都由朱家提供棺材以及两担石灰,用于埋葬。这位朱雨田,就是后来创造过中国的经济奇迹、清正廉明的朱R基的曾伯祖父。

  在当代,人们都知道澳门特首何H铧及其事业上的成就,却很少有人知道他的曾祖父到父亲三代人行善积德的事迹。何厚铧生于名门望族,由于自小家教甚严,在他的身上,没有娇生惯养的富家子弟习气。何H铧的父亲何贤,号称“澳门王”,在澳门非常有影响力。何贤的祖父就是一位大善人,他年轻时就外出经商,经营得法,家境渐渐好了起来。这位老先生乐善好施,谁家没饭吃,他送粮;谁家无衣穿,他送钱。由于有颗乐善之心,在应塘一带,口碑极佳。因名声在外,闻讯与他做生意的人更多,他因此而生意兴隆。到他年老时,在生意上已很有成就。何家虽不能算富商巨贾,但在经济不甚发达的番禺,却堪称为殷实的小康人家。他去世后,乐善好施的做法仍然影响着子孙。何贤长大后,年轻时来到澳门创业,开拓了包括大丰银行在内的大批产业。何贤家族在澳门叱咤风云几十年,堪称澳门“第一家族”,而何贤做人处事的风格依然保持了祖辈的传统,就是一向保持“做人就是行善”的准则。何贤热心慈善事业,不仅出钱,而且出力,除维持镜湖医院的慈善活动外,还多次向同善堂捐助,以供施粥赠药之需。

  1955年1月10日,青州木屋区大火,两千多人无家可归,澳门各界成立了“救济青州火灾灾民筹募委员会”,何贤成了会长。他带头捐了55间铁皮屋,又领着人们沿门劝募,不到一个月,就使灾民们有吃有住了。1962年夏,澳门政府决定将一批租给贫民的房屋拍卖,而房屋一旦卖掉,原来的居民就要流离失所。又是何贤,自己出钱把这些房子买了下来,让原来的居民继续居住。故乡番禺仍是最让他魂牵梦萦的地方,他经常回乡祭祖,也经常请家乡的干部到广州晤谈,了解乡亲们有什么困难,需要哪些帮助。他给岳溪的乡亲们捐三千元办信用社,捐五艘机帆船、三台卡车、两台拖拉机、一个水电站,发展农业生产;又捐一台电影放映机、一个医疗站、一个体育场,满足乡亲门娱乐健身的需要。他捐给番禺县的钱物就更多了,1962年1月19日,何贤捐赠汽车75辆,以及汽油、柴油、汽车零件等价值40万元物资,帮助发展县交通运输事业。

  1964年,岳溪乡遇到了天灾,何贤向家乡捐赠了一批化肥。洛溪大桥边的《大桥碑记》中有这样的记载:“港澳知名人士霍英东、何添和已故的何贤先生为建设该桥捐资一千七百万元。”据了解,霍英东当时出资一千万港元,何贤、何添各出一百万港元,且均以物质兑换的形式来实现。今天的何厚铧家族在澳门富豪排行榜上不是第一位,但就其对澳门的影响而言,是认了第二没人敢认第一的。1999年5月15日,在澳门特别行政区第一届政府推选委员会进行的行政长官选举中,何厚铧以高票当选。同年5月24日,获国务院颁发任命令,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第一任行政长官。2004年9月被任命为澳门特区第二任行政长官。可见,上天给予那些真心实意行善积德者的子孙后代的爱护是多么地深厚。

  【案例】:戒友祖上邪YIN,祸及子孙三代

  祖上邪YIN是会祸及子孙的!我这里讲讲我的家族史。听家族里的叔伯、姑姑们讲起曾祖父的历史,曾祖父是家中独子,为人极其豪爽,当时可谓是黑白通吃,在家乡方圆百里也是很出名的,吃喝嫖赌样样精通。每年秋后我的祖父祖母(也就是曾祖父的儿子儿媳)辛苦一年收获的几百袋粮食被曾祖父一个人抽大烟挥霍一空,还欠下大量债务。就这样寅吃卯粮,经常被债主上门催债。最要命的是曾祖父还唆使姑奶去卖YIN供他抽大烟,他自己也是妓院里的常客。结果在1947年共产党开展土地改革肃反的时候被拉出去枪毙了,从此之后我们家族就一蹶不振。我们家族也因为曾祖父那段极不光彩的历史在村子里抬不起头来,经常被人戳脊梁骨。在文革中更是倍受迫害,被全村人穿小鞋,告黑状。

  改革开放后整个家族才略有好转。祖父生有三个儿子,三个女儿。大伯一生娶了好几个媳妇,结果离婚的离婚,死的死,后来没剩下一个,大伯终其一生都是孤家寡人,膝下没有子女。二伯母患有癫痫,我的两个堂哥(也就是二伯母的儿子)现在都快50岁了,至今未婚。大堂哥还得过7年的神经病,二堂哥吃喝嫖赌。我爸在家排行老三,人品很好,也很有才,好不容易奋斗的有模有样了,在54岁的大好岁月突然得胃癌走了。要知道他平时身体好的很,从来没见过老爸生病。我姐离婚了,至今未嫁,我和我弟都染上邪YIN的恶习。幸好今生我们都学佛了,都明白了只有学佛才能改变命运,否则悲剧还会继续延续下去。通过我的家族史可以看出邪YIN的果报是多么惨烈,一人造恶,祸延后世好几代人!

  解析:这是一位戒友亲口告诉我的关于他家族的故事,由于其祖上邪YIN、败德,连累子孙三代不幸福,果报惨烈,很具有参考性。

  从哲学的角度讲,家庭里的每个成员都是互相联系的,一个人的恶行是因,必然招致相应的果。那么果报优先找上谁呢?就是家庭里福报最薄的那一员。所以经常有这种现象,我们邪YIN之后,家里的某个亲戚突然倒了霉。所以我们在邪YIN之前一定要先想一想,我们的邪YIN行为招致的后果不光发生在我们身上,还会发生在一些无辜的亲人身上,这样一想,我们还敢邪YIN吗?

  【案例】:祖上积德,福泽后人——我的家族故事

  我的祖父年轻时就念佛修行,经常给乡下人义务看病,积极行善注重积累阴德。有一年祖父做了一件惠及四邻乡亲们的大阴德事,乡里的人们十分感激,凑钱送了一件礼物给我祖父以表感谢。

  那么现在我祖父的后代如何呢?我大伯和我父亲年轻时到城市闯荡,后来进入大型国家企业工作,在城市安家落户,虽谈不上富贵,但在他们那个年代也算不错了。大伯三个女儿的工作都很好。我的大堂姐及大堂姐夫是国家机关的干部,大堂姐的儿子、女儿也在市级政府部门工作。二堂姐在老家生活工作都很顺利。三堂姐在省级文化事业单位工作,其子工作也很好。我二伯在家乡务农,大儿子在司法系统工作,其他几个儿子也生活平顺。我本人在高考中考出了优异成绩进入本省的重点大学,也算给我们家族光宗耀祖了,大学毕业后顺利进入事业单位工作。我哥的儿子也考上了重点大学。从我祖父到大伯、二伯、父亲这三系家族分支看,没有出现不肖子孙,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果真如此。

  解析:这是另一位戒友的真实家族历史,足以证明祖上积德,子孙往往会比较平顺、富贵。

  看了这两则正反面的家族史,也希望大家能够问一下自己的长辈,挖掘一下自己的家族历史,看看是否是“祖上缺德祸及子孙,祖上积德福泽子孙”?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戒邪YIN       积阴德)(五明学佛网:戒邪YIN       积阴德)  

 无论你是否学佛,广积阴德,善待他人,都是改变命运的好方法 

 积阴德,童子改命 

 积阴德胜过积阳德百千倍 

 夫妻不要轻易离婚,多放生,多诵经,多积阴德回向自己的感情 

 方海权:积阴德胜积阳德百千倍,最重要的一个原因 

 父亲救人性命积阴德,天赐其子贵齿做大官 

 印光大师:欲生福慧之子孙,须从大积阴德广行方便中求 

 民间所谓的积阳德、积阴德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十二件事,最积阴德,要​尽量去做 

 七大具体改命、积阴德;改变相格、气色的秘笈 

 每天都能积阴德的殊胜妙方 

 积阴德太重要了,常积阴德,福报必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