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古人邪YIN因果实例警示13


   日期:2018/6/8 18:40: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121、常州一妇范氏,年少便已守寡。亡夫遗下了一岁的儿子和七十岁的老家姑。她家贫,故只得日夜纺织以养活家姑和幼子。有一举人丧妻后,见该妇貌美,想娶得她,便请媒人前往探问。范氏说:“我姑老子幼,怎么忍心离开他们?况且妇道应要从一而终,岂敢失节”。举人仍未心息,便给重金予媒人,怂恿她的父母和恐吓她的家姑。范氏尽力拒绝,但彼仍苦苦相迫;没有办法之下只得终日哭泣。

  有一日,媒人又来叨叨不休。范氏怒火中烧,便立即将头发剪下,对天发誓说:“举人是富有人家,又是有功名的人,何愁没人嫁他?若你们再恃势强迫,我便唯有一死而已!”媒人见她如此节烈便走了,再也不来。不久之后,该举人得暴病而死。

  范氏的儿子后来得到贵显,共享晚福。子孙绵延,书香不绝。

  122、汝南郡有一位少年,被邪魔侵害而病入膏肓,家人延医来治疗,医生都束手无策,使得他的父母亲日夜烦恼,忧虑不休。

  有一天来了一位道士,进门就自己说他善於医治怪病,特地来为少爷治病,家人请他来到了病榻前,只见道士一声不响,立即拿出一枝铁锤,约有数十斤重,对准病者头额捶将下去,他的父母见状立刻阻止之并哭着说:“我们半辈子就只有这个宝贝儿子,今天又害病害成这个样子,你用那铁锤捶下去,岂不是要将他的脑袋敲碎?”

  道士听了笑说:“你们尽管放心吧!绝对不会伤害他的。”说完并立即将铁锤捶下,可是病者就好像没有知觉一样,毫无反应。不一会儿,有一位美女,高约有数寸,从病者口中跳出来而立即消逝,就这样捶了百余下,跳出百余位美女后,少年的病立刻就痊愈了。

  可是道士,却一转身即不见形影,少年的父亲心想必是神仙来相救,立刻焚香跪祷拜谢,当晚就梦见有神明告诉说:

  “你的儿子前生,眼睛喜欢看黄色YIN书,嘴巴爱谈人闺阃之事,身体常到青楼酒馆,心中常想些YIN欲邪念,所以今世被所有冤孽缠扰着,若等时日一久,必定会发狂,以致触怒长官,被刑罚至死。因为上个月,你独自在旅馆中时,拒绝了一位年少孀妇的私奔,并赠她银钱,劝她守节,善心感动了上天,所以特派神仙来用仙锤解除你儿子的夙孽的,以后多多行善,必有美报。”

  123、上洋有一童子,自小就刻苦读书修身。道光丙申二月的一天,他闲步路过一书坊,停步问:“什么书看了爽快舒适呢?”书商说:“只有风流词曲了。”童子说:“什么是风流?”书商于是拿了一本浓情艳史给他,童子便租了下来拿回家中。 童子把书看了一半,叹息道:“世间只要有这样的书,我就必定要毁掉。”

  第二天便又来到这家书坊,索要所有的风流书籍,店主拿出了数十种,说:“你想要看,可以慢慢来租看。”童子说:“我要将这些书全买了。”店主说:“我租这些书能得到很多利息,怎么能让你买去呢?”童子一直纠缠不休,店主说:”我今天有急用,你如果能拿三十两银子来,我就全部卖给你。”

  童子跑回家告诉母亲,母亲以为他需要用经史典籍,便卖掉钗簪臂镯给了他钱。结果童子将那些书全部买了回来,又拿到书馆中一把火烧了。家人告诉了他母亲,母亲又吃惊又生气。第二天收拾打扫纸灰时,童子居然从里面捡出了两个元宝送给母亲,母亲这才转悲为喜。

  没过几天,童子突然得了重病,群医束手无策,只有等死了,此时有神人借童子口说话道:“你本来命运平常,不会科举登第,但因为你年纪轻轻能够销毁YIN书,让世人免受无边恶报,天帝因此嘉赏你,赐你福相,他日将功名大显。”

  话音刚落,童子就醒了过来,他的形态容貌一时全变了,全身蜕了一层皮,疾病全无。这时空中响着嘹亮的音乐,有仙鹤声在庭堂中回荡,异香数日不散。

  124、元朝的秦昭,是扬州人,二十岁那年准备到京城游玩,都已经登上船了。他的朋友邓某,赶来为其持酒送行。正在喝酒间,忽有一绝色女子被抬到了船上。邓某令该女拜见秦昭,并介绍说:“此女是我为京城某部某大人所买的小妾,想籍您出行之便,将此女带到京城。”秦昭再三婉言拒绝。

  邓某不高兴地说:“你为什么这样固执?不就是一个女子吗,路上你若不能把持自己,此女即归您了,不过二千五百钱而已。”秦昭不得已,答应下来。

  当时天气已经很热,蚊虫很多,此女苦于没有蚊帐,秦昭只好让此女和自己同寝于一个帐内。从内河出发,历经数十日,到了京城。

  秦昭先把此女安顿到店主娘那里,自己拿着邓某的书信寻访某大人。找到之后,此大人问秦昭:“你可带家眷来?”秦昭说:“没有,就我自己一人。”其人勃然怒现于面,然而因有邓某的书信,不得已勉强令人将此女接到家中。

  这天夜里,方知此女未破身。该大人惭感不已。第二天,马上写书信,答谢邓某,信中大赞秦昭的德行。随后,前往秦昭处拜见,说:“阁下您真是盛德君子啊,千古少有。昨日我还非常怀疑您,真是以小人之腹测君子之心,太令人惭愧了!”

  秦昭之心,如果不能毫无邪念,正念淳厚,则与此绝色女子,日同食,夜同寝,经数十日之久,能毫不动心吗?秦昭固然是盛德君子,此女亦属贞洁淑媛。此二人懿德贞心,令人景仰。

  125、赵子龙,三国时代刘备部下大将军。在进取四川之时,奉命攻打桂阳城,守将赵范战败,献城投降,赵范仰慕赵子龙英勇超群,又是同宗,要求结拜为兄弟。结义当日,赵范备酒席庆贺,酒至半醉,忽然一位美如天仙的少妇,为赵子龙斟酒,赵子龙问她是何人?

  赵范答道:‘她是家嫂樊氏,家兄刚去世不久,又没有儿子,常劝她改嫁,但是至今未有合她心意之人。而且声言,必须如将军这般相貌堂堂,名震四海的人,才愿意下嫁。今天适逢将军,真是天缘巧合,若是将军不嫌弃,家嫂愿意终生奉侍将军’。

  赵子龙听了大声严厉斥责赵范说:‘你我既然已经结义为兄弟,你嫂即是我嫂,怎么可以如此**,不仁不义……。’赵范被赵子龙严词义正一番话,说得羞愧无地自容,赵子龙愤愤离席而去,其凛凛正气,备受世人敬佩。赵子龙助刘备攻取四川,屡建奇功,建立蜀国后,被封为五虎将之一,英名盖世。

  后人作诗赞赵云:

  虽非认义哥哥,也仿着关公秉烛。

  不学多情叔叔,羞杀他曹植占甄。

  126、晏婴,字仲,谥平,习惯上多称平仲、晏子。山东高密人。春秋后期一位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以有政治远见和外交才能,作风朴素闻名诸侯。他爱国忧民,敢于直谏,在诸侯和百姓中享有极高的声誉。他博闻强识,善于辞令,主张以礼治国,曾力谏齐景公轻赋省刑,汉代刘向《晏子春秋》叙录,曾把晏子和春秋初年的著名政治家管仲相提并论。

  晏婴是齐国上大夫晏弱之子。以生活节俭,谦恭下士著称。据说晏婴身材不高,其貌不扬。齐灵公二十六年(前556年)晏弱病死,晏婴继任为上大夫。历任齐灵公、齐庄公、齐景公三朝,辅政长达40余年。周敬王二十年(西元前500年),晏婴病逝。孔丘曾赞曰:“救民百姓而不夸,行补三君而不有,晏子果君子也!”现存晏婴墓在山东淄博齐都镇永顺村东南约350米。晏婴头脑机敏,能言善辩。内辅国政,屡谏齐王。对外他既富有灵活性,又坚持原则性,出使不受辱,捍卫了齐国的国格和国威。司马迁非常推崇晏婴,将其比为管仲。

  一天,晏婴下朝回家,正在房内休息,忽然一个年轻漂亮的婢女轻轻推门进来大献殷勤。见他毫无反应,便十分露骨地献媚说:“奴婢本是东郭人,久慕大人,自愿献身,终生服侍大人。”晏婴一听,顿时拉下脸来,严肃地规劝她好自为之,千万不要妄生杂念。那婢女又羞又愧,只好低头匆匆离去。

  一天,齐国大夫田无宇路过晏婴家门口,看到晏婴站在大门外,便凑上去打招呼。这时,只见屋内走出一位颤颤巍巍的老妇人,满脸皱纹,满头白发,身上穿着粗布做的衣服。田无宇等那妇人走远后,问晏婴:“刚才那位老妇人是谁啊?”晏婴说是自己的妻子。田无宇听后哈哈大笑,说:“您位至卿大夫,食田七十万,为何不另娶一位妙龄阿娇,却同一个老太婆厮守在一起?”晏婴没好气地白了他一眼,不屑一顾地回答说:“我曾听人说,‘抛弃年老的,是为不守礼义;纳娶年少的,是为**。何况是见色忘义,因富贵而失人伦,简直可称得上是大逆不道’。难道你希望看到我有**之行,不顾人伦而另娶,做那些倒行逆施、寡廉鲜耻的事情吗?”一席话,说得田无宇面红耳赤,无地自容。

  齐景公有一个心爱的女儿想要嫁给晏子,景公就到晏子家去饮酒。酒喝到畅快的时候,景公看见晏子的妻子,说:“这就是你的妻子吗?”晏子回答说:“是的。”景公说:“哈!又老又丑啊。我有一个女儿,既年轻又美貌,请让她嫁给先生充实先生的居室吧。” 晏子离开坐席,恭敬的回答说:“我的妻子现在是又老又丑,我与她一起生活已经很久了,所以也赶上她既年轻又漂亮的时候。她年轻的时候托身于我直到老年,漂亮的时候托身于我一直到变丑。她将终身托付于我,而我也接受了她的托付。君王想把女儿恩赐给我,而我怎么可以辜负我妻子的托付呢?”晏子拜了又拜,辞谢了。

  晏子拒赐成为千古美谈。也许正是这样高尚的品格,才使后来的司马迁发出这样的感慨。“假如晏子还活着,我就是为他执鞭驾马,也是心向往之啊!”

  127、五台山有一座著名的寺院,叫做殊像寺。明天启六年,在寺后西北角一个偏僻的地方,建造了一间 客堂。此客堂被后来的清庭三公主看中了,把它改为“善静室”,作为“习静”之处。三公主为那拉氏所生,清世祖顺治的妹妹,康熙的姑妈。

  相传,清室定鼎后,为羁縻有力的汉大臣,便将三公主嫁给 吴三桂之子吴应熊(当地人讲是吴应龙)。因吴三桂叛清,康熙勒令将吴应熊及其子世霖绞死,那时候 ,三公主不能再另嫁他人,于是来五台山殊象寺。当时殊 象寺被誉为“瑞象天然”,是五台山很有名气的寺院。

  当时寺内有一青年和尚,因遭失恋的打击,心灵 受到重创,怀着一颗灰冷的心,来到这里削发为僧。由于这位青年和尚仪容非凡,精通内典,所以常和 三公主在“善静室”研讨以文。久而久之,流言四起,说他们之间有了“爱恋”。

  这话传到京城康熙皇帝的耳朵里,认为有损皇族声誉,于是派专人来到五台山殊象寺放火焚寺,策谋将她俩和寺院同归于烬。但出人意料,大火燃烧三天,全寺片瓦无存,唯三公主和那位年青和尚“坐静”的“善静室”却巍然独存 。

  “善静室”之所以独存,康熙认为这是文殊菩萨证明他们之间无“爱恋”一说,甚为欢喜,即用巨款重建殊像寺。重建后的殊像寺,有人提议,把寺名改成“清白寺”或“无瑕寺”,以示三公主的清白纯洁。由于五台山是文殊菩萨道场,“殊像寺”即意味着寺院里有文殊菩萨的塑像,故重建后的寺院,仍叫殊像寺。

  128、公元249年 曹魏正始十年夏侯令女下嫁给曹文叔【是曹爽堂弟】,曹文叔早死,夏侯令女没有生下一儿半女,夏侯令女之父夏侯文宁劝夏侯令女改嫁他人,夏侯令女为坚持守寡,用刀割下自己双耳,以表明自己拒改嫁的决心!

  曹文叔死后,夏侯令女只好依靠曹爽;但是曹爽被司马懿诛杀后,夏侯令女的族人上书给中央政府说:跟曹爽和曹家断绝一切往来,包括夏侯令女的姻亲关系!夏侯令女的族人并再度逼夏侯令女改嫁,夏侯令女知道后,暗地里躲在自己的寝室,用刀割下自己的鼻子!

  夏侯令女的族人见状后,都感到惊讶、骇人听闻又怜悯夏侯令女的方法拒嫁!夏侯令女的族人劝说她【夏侯令女】:『人生在世间如一颗尘埃般渺小,落在草上也毫无反应!何必如此苛求自己到这个样子?而且你夫家全灭亡了,几乎一个不留!你在替谁守寡守节呢?』

  。夏侯令女回答:『内心有爱的人,不因其君主的兴衰荣枯而有所改变自己的态度;有忠义之心的人,绝不会因其君主的存或亡而有所动摇自己的立场!过去,曹家兴盛时我已守寡守节,而今曹家衰败,我怎么能抛弃曹家而改嫁他人呢?你们这种行为如同禽兽,我绝不能做!』

  司马懿得知这消息后,心中居然升起敬佩之意!并准许夏侯令女可以任意收养儿子,作为曹家的后代!夏侯令女女士用这种骇人听闻的方式来保持名节、不愿听其族人之言改嫁的态度,可算是女中豪杰!比起那些墙头草的政客,更能显示出令人可敬之行为!

  129、明朝有一位书生,在南京参加科举考试,寓所的对面是一位指挥使的官邸。指挥使的女儿见到这位书生后,对他产生了爱慕之情,一等考试结束,就派婢女传信,约他在晚上相会。这位书生怕损伤阴德,就拒绝了。

  但与他同住的一个朋友平时比较轻浮,就冒充书生前去赴约。婢女在夜色中分辨不清,把他领进指挥使女儿的房中,两人睡在一起,忘了关门。恰好指挥使早上回来,突然进门看到,不禁大怒,挥剑杀了两人,然后去官府自首。第二天正是发榜的日子,这位留在寓所没去赴约的书生名列榜首。

  130、席匡小时候特别聪明,悟性甚佳。一日,遇到一位看相的对他说:“你面上有一条纹路延伸到口角,这是饿死的相,明年就会应验。”席匡听了很忧愁。一日,他遇到有人谈及闺阁房事,而且关系到当事人的名节,于是他就严厉地呵斥了他们,谈者见状,心生愧惧,马上住口。这件事因而没有传扬开去。一年后席匡竟安然无事。后来又遇到那位相师。相师惊怪地问到:“你做了什么大阴德的事,为何面相与原来大不相同了?”席匡后来做了很大的官。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戒邪YIN       积德)(五明学佛网:戒邪YIN       积德)  

 仁焕法师:行善积德之微妙 

 心定法师:心定和尚说故事 第二章 修行积德 

 传喜法师:积德修福子孙贤 

 传喜法师:惜福积德荫子孙 

 净土法门法师:不会说别人过失,这叫积德 

 积德延寿之天机:人的寿命是加加减减的! 

 戒色成功的基础在于积德行善,孝顺父母 

 黄柏霖:行善积德,考试得上天护佑 

 大安法师:想当官主要靠多积德 

 戒色成功的基础在于积德行善,孝顺父母 

 积德​无需人见,行善自有天知 

 《纪文达公笔记摘要》67、积德之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