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印光大师:世尊拈花,迦叶微笑,无需言语,便与佛心心相印!


   日期:2018/6/12 15:47: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印光大师:就像当年世尊拈花,迦叶微笑典故中那样,迦叶无需言语,微微一笑,便与佛心心相印!

  相与理体二种法,两者并不互相分离。

  由于有清净心(心,即是理体),才会有清净境(境,即是事相)。如果没有清净境,如何显出清净心呢。

  心净则佛土净(心清净了,佛土就清净了),这叫做心具(自心性中本来具有一切事相)。如果不是自心本具,那么有因也不能感得果报了。

  你的意思认为,事,就只是事相庄严。理,就只是心性理体。理体在事相外,事相在理体外,这怎么能称作为理事呢。譬如建房屋,要有栋,梁,椽,柱,墙壁,这是事。房屋是空的,这是理。必定要有栋梁椽柱的实有,才能得到房屋空(的用处)。由于有了空,才可以实施安置栋梁椽柱。

  理和事互相作用,也如同空与有互相作用一样。怎么能死死执著偏颇的知见,认为有就没有空,空就没有有呢。这种义理,如果不明白,就应当精勤持诵(精,不杂。勤,不懈怠。持,不忘失。诵,泛指读诵。读是依文字,诵是离文字),不要妄生猜度(妄想中生出猜测计量)。

  久而久之,业消智朗(业障消去智慧明朗),自然可以一笑而喻(直译是笑一下就明白了。意思指,觉悟到理事无碍,空有不二的微妙道理后,也不是言语所能表达。

  就像当年世尊拈花,迦叶微笑典故中那样,迦叶无需言语,微微一笑,便与佛心心相印)。古人最初,都在认真用功上著力,不在卜度思量(推测思虑的意思)处用心。所以古人的一举一动,都不是今人所能达到的。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印光大师       修行)(五明学佛网:印光大师       修行)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在家修行怎么用功 

 傅味琴居士:修行要明理 

 傅味琴居士:不改变习气,修行修不起来,证果证道就渺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