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黄柏霖:苏公隄的由来


   日期:2018/6/14 15:22: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接下来我们介绍这位很有名的『苏轼』,苏轼是宋朝人,眉州眉山人。因为他得罪了当时的王安石变法,那么得罪王安石以后被连续贬到好几个州。当时他到黄州当这个,以前州是在县跟省之间的这种行政组织。他盖了一个房子,「筑室于东坡」,大概是他住家旁边的小山坡,他盖了一个房子,所以叫东坡,「自号『东坡居士』」。大家都知道东坡肉,但是东坡肉,就是东坡居士他喜欢美食。后来他官当到端明殿侍读学士。这个地方就是讲苏轼苏东坡在杭州当知府的时候,他『浚二河,修六井』,这个有典故的,所以对西湖很有贡献的是苏东坡。西湖我这次有去过,我到浙江去讲课的时候有到西湖去,确实是人间的美景。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一偿宿愿,确实是非常地漂亮,美景。

  「浚二河」什么意思呢?「修六井」,我们这边提一下这历史典故。苏东坡被贬到杭州当知府,杭州它靠近海,地下的水都比较苦咸,居民那时候住的不多。唐朝的时候有个刺史叫李泌,他最早的时候是引用西湖水做六井,这六井是哪六口井呢?就钱塘六井,就相国井、西井、金牛井、方井、白龟井、小方井。大部分这六口井在今天浙江省的杭州市内,但是都已经湮没了,现在是找不到这六口井,这六井。老百姓要喝的水就很充足,那时候是唐朝刺史李泌他最早引西湖水。

  到白居易,这也是一个唐朝诗人,白居易做杭州知府的时候,他疏浚了西湖水引入运河,再从运河引入农田,农田可以灌溉达千顷,百姓就富裕起来了。但是有时候,西湖水就常常会干涸,就是会枯掉了。从唐朝到五代吴越国,每年都要疏通治理。宋朝建国以后,南宋的首都就在杭州嘛,就没有再治理。所以西湖就变成杂草丛生的沼田,湖水几乎都干掉了,那运河也干涸了,就引钱塘江的潮水灌溉、灌入。那么钱塘江这些运河的水经过市区,潮水浑浊又多淤泥,三年要清一次淤泥,市民一大祸患,民众深以为苦。那六口井,「六井」,这里讲「修六井」,这「六井」也几乎荒废了。

  轮到苏东坡到杭州当知府的时候,诶,苏东坡就很有智慧了,他自己先到哪里呢?他先到西湖、钱塘江、运河等地先勘察。他就发现茅山有一条河流可以将钱塘江的潮水引入,那么盐桥也有一条河流可以引入湖水。于是苏东坡就疏浚了这两条河流,并且引这两条河水引入运河。以后钱塘江的江潮就不再流入市区了,那就当然没有淤泥了。然后苏东坡又建了很多水坝,就是堰闸,就是水坝,小水库,控制湖水的积蓄跟泻出。然后他召募大批的灾民供给他们吃跟住,以工代赈,让他们修复六井。这里讲的「修六井」这样来的。

  「浚二河」就是一条就是茅山这一条,一条是盐桥这一条,叫「浚二河」。所以经过苏东坡这样修复以后,「修六井,浚二河」,就把水已经干涸的西湖,杂草丛生的湖沼,就把泥沼挖出来。他把泥沼挖出来以后,就放在西湖的中间,做一条南北贯通三十里长的长隄,就这里讲『筑长隄种柳树』。苏东坡就把它淤泥挖起来以后,把它堆高以后变成一条三十里长的长隄,这个我去的时候有看到。苏东坡又召募了百姓在西湖中种什么?种菱角荷花、菱荷,西湖就不再干涸淤塞了。湖中的植物又可以收获卖钱,卖的钱就可以存起来来做为治理西湖的费用。诶,这苏东坡很有企业经营的这个头脑、这个智慧。长隄筑好以后,就种植大量的芙蓉、杨柳。春天的时候鸟语花香,柳荫成行,望之如画。杭州人就把这条长隄称为『苏公隄』,这是苏东坡对杭州的贡献,这里讲,「民因名为苏公隄」是这样来的,我们不厌其烦的把这个典故讲出来.

  摘自《太上感应篇汇编》(第二四O集) 黄柏霖警官主讲

  文字稿来源【太上感应篇共修网】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黄柏霖       苏东坡)(五明学佛网:黄柏霖       苏东坡)  

 成观法师:楞伽阿跋多罗宝经义贯 附录二:宋·苏东坡序 

 心律法师:佛印和尚与苏东坡 

 黄柏霖:三世怨的公案 

 黄柏霖:印光大师开示三世怨 

 黄柏霖:临终关怀很重要 

 黄柏霖:明了生死真相 

 黄柏霖:天台宗讲感应的四种 

 黄柏霖:印光大师开示要怎么样的存心 

 黄柏霖:行善积德,考试得上天护佑 

 黄柏霖:简单地说一念无明生三细,境界为缘长六粗的含义 

 黄柏霖:为什么伏不住烦恼,因为没有恭敬心 

 黄柏霖:知物虽至猛至毒,亦有可感可化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