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佛教故事

 《释迦牟尼佛广传》四持戒品43、和气四瑞


   日期:2018/6/19 21:15: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前言:

  《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是全知麦彭仁波切著,索达吉堪布译。凝集全知麦彭仁波切甚深智慧之结晶,是整个佛教史上前所未有、圆满齐备宣说释迦牟尼佛生平事迹之巨著。全知麦彭尊者以超拔的智慧与由衷的敬仰,为后世留下一部记载佛祖行持的光辉论典。以下简述佛祖释迦牟尼传记。本集是《释迦牟尼佛广传》四持戒品 43、和气四瑞。

  久远之前有一地方名为嘎西,其地长有茂密森林。森林中栖息着一只羊角鸟、一只山兔、一只猴子,还有一头大象,四动物和睦相处,远离一切争论,欢乐、祥和安稳度日。一日,四动物商议道:“我们应恭敬最年长者。”于是经相互协商后,大家一致同意以烈卓达树作为参照,对比相互之间长幼顺序。羊角鸟建议说:“你们均应谈谈各自小时候所见树之身量。”

  大象首先发言道:“我们年幼时见到此树,它有与我现在身体同等之高度。”

  猴子紧接着发言:“当我小时候与猴群看见这棵树时,它有我现在身体同等高度。”

  听罢二位所言,大家一致公认道:“象与猴子比较,当属猴子年岁较长。”

  山兔则接过话说:“我小时候,这棵树尚只有两片嫩叶。我还舔过这两片叶子上的露水。”

  于是大家又评议说:“与前二位比较,你山兔应算年龄较老。”

  羊角鸟最后说:“无论怎样,这棵树你们幼时都见过。而我以前只吃过这棵树之种子,在此地撒下不净粪后,它才能破土而出并日益长大。”

  其余三位伙伴则一致说道:“我们当中属你年岁最长,大家理应对你恭敬承侍。”言罢,猴子首先对山兔、羊角鸟礼敬一番,山兔则对羊角鸟恭敬顶礼,而大象则对其余同伴皆恭敬承侍。自此之后,四动物间无论日常起居或行走外出均按长幼顺序次第相偕。有时行进到山势较陡地方,大象身上蹲立猴子,猴子肩扛山兔,山兔头顶站立羊角鸟,煞是老幼有序。

  四动物共同发愿行持善法,羊角鸟告诉诸位道:“我们应即刻断除杀生。”大家听后便都问它:“如何断除?”羊角鸟向它们解释说:“我们即便只吃水果、野草,也有杀生与不杀生两种可能。从今往后,我们只应以不杀生方式进食。另外,在我们享用一切物品时,应力断不予取,坚决不拿非我们所有之物。并且在平日生活中,还要戒除邪YIN、妄语、饮酒诸过,就连有些含有能令人眩晕陶醉之物的树叶、水果,也不应饮食。”

  四伙伴于是开始持守五戒,并一直坚持不懈。羊角鸟后来又鼓励同伴们说:“我们不但要自己守持,还应动员其它众生严守五戒。”接下来,山兔便开始劝所有山兔,猴子就开始劝所有猴子,大象则对同类及老虎、狮子等猛兽苦苦相劝,希望它们均能守护五戒。此时羊角鸟则对它们说:“所有你们无法调伏之无脚、四足、飞禽等等,均交与我来对付,我会想方设法令它们皆守五戒。”

  几位好伙伴从此开始想尽各种办法力图令旁生也能行持五戒,在它们带动、劝请下,动物们都能渐渐做到互不损害、如理如法在森林中平和度日,以其厉行善法之因,天人也降下和合雨水。后来,整个大地之上,庄稼丰熟、植物茂密、鲜妍之花满目盛开,整个国家喜获丰收、财富圆满。

  人们均亲眼目睹上述国泰民安景象,国王则理所当然地认为此乃自己如理如法治理国家所感得,而王妃、众太子、大臣、城中诸人则以为此乃他们各自威力所感得。国王后来了知此种情况后,心中明白人人都自负认定自己实为令国土风调雨顺、国民平安吉祥出力最大者,于是他便想到看相者那里问个究竟。但看相人却无法看出此中奥妙。

  离鹿野苑不远处有一园林,有一受人人恭敬之仙人就居住于此。国王就又亲往具五神通之仙人处问讯:“目前在我治下国土中,众生互不损恼、和睦相处、如理如法安居乐业,天人也降下雨水,以至于林木茂盛、庄稼丰饶。我当然认为此乃我如理如法住持国政所感得之果报,而王妃、城中诸人等又各自以为此乃他们威力所感。请问到底是谁引来如此祥瑞景致?”

  仙人最终一语道破天机:“这并非依靠国王、王妃或太子等人之能力就能感得,实是你国中四动物威力所致。”国王不觉心生好奇:“我倒要看看它们有何神通异能。”仙人则回答说:“无甚奇异之处可供你观瞻,它们只是严守五戒而已。若你能如此行持,也会给你及国家带来无穷利益。所谓五戒者,是指戒杀生等……”仙人接着便向国王宣说了五戒教义。

  国王闻已就发愿道:“我一定持守禁行五戒。”不唯国王如是行持,从王妃到众太子及城中诸人,人人都开始以五戒规范个人行为。

  闻听梵施国王与眷属相继守持五戒,邻国也将此消息辗转相告,以至赡部洲许多众生都渐渐以五戒作为日常行持。这些五戒行者死后均得以转生三十三天,而帝释天则对天人眷属宣说原因道:“受人恭敬、于森林中苦行之羊角鸟,率先行持梵净行后,引导世间很多众生都守持戒律。以此缘故,才多有人众死后转生善趣天界。”

  释迦牟尼佛在因地时就曾为那只羊角鸟;而山兔则为后来之舍利子比丘;猴子为后来之目犍连比丘;大象则为后来之阿难比丘。释迦牟尼佛在因地变为旁生时,亦能让自他守持戒律。变成人、天等众生后,此类行为更是举不胜举。

  另外,释迦牟尼佛为帝释天时,当时有大批非天军队正与天人激烈交战。天人无法取胜,只得败退而回。在撤退路上,天人遇一铁柱树,树上有大鹏鸟刚孵出之幼雏。慌乱之中,天人所骑马车上之辕木撞着铁柱树,结果险些撞落大鹏鸟幼仔。帝释天对驾车者玛得乐说道:“你驾车时万勿触碰大鹏鸟幼雏。”玛得乐辩解说:“我实在无计可施,因后有非天军队穷追不舍。”帝释天正色说道:“我们即便死去也不足为惜,但此乃可怜、弱小幼鸟,一定不能被我们杀害。”帝释天随即命令玛得乐马上返回,结果马车又折返回去。而非天却因恐惧、害怕,顿时四散逃亡。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广传       持戒品)(五明学佛网:广传       持戒品)  

 释迦牟尼佛广传八:不当国王装哑跛91 

 《释迦牟尼佛广传》八 禅定品90 具蹼救弟 

 《释迦牟尼佛广传》七:舍物舍身而求法89 

 释迦牟尼佛广传七:寻法志坚不惧万难88 

 释迦牟尼佛广传 七 寻法品 87 身做千灯 

 释迦牟尼佛广传七、寻法品86.为得妙法能舍一切 

 释迦牟尼佛广传:常不轻比丘得名由来83 

 释迦牟尼佛广传 六 精进品 82 莲面调化恶见众生 

 释迦牟尼佛广传六:云驰代龙被啄81 

 释迦牟尼佛广传六:世尊教化法政80 

 释迦牟尼佛广传六:.金铠逐步统领四大洲79 

 释迦牟尼佛广传六:妙喜苦行寻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