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秦东魁:五小孝都有哪些,该如何去做?


   日期:2018/6/22 13:30: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做到五小孝:颜孝,听孝,顺孝,行孝,恩孝。

  孝顺的原理和好处,在前面给大家略讲了一下。接着就要讲方法论,我们该如何孝顺自己的父母?

  孝顺老人有很多方式。我给大家总结了一下,先从五小孝做起。

  第一,颜孝。这是最简单的方式,经常给老人一个好脸色。不要给老人花一点钱就天天哭丧个脸。在外面,夫妻之间再有矛盾,也不要把矛盾传递给四位老人。现在年轻人有毛病,夫妻两个人有什么矛盾都赶快给双方老人说一遍,让他们寝食难安。都多大的人了,养你们不容易,你们都成家立业了,还天天把你们的烦心事给老人说。这样是不对的。要常让老人看到你们的愉悦之心才对。

  第二,听孝。父母老了,比较孤独了。他们见着你,想说很久之前发生的事,你就站那听一听。那有什么难的呀?是不是?他们除了跟你说,还能跟谁说呢?

  我在书上看到过一个故事。一个老人跟儿子在公园里坐着,老人的眼睛花了,看见一只鸟来了,就问儿子:“儿子,那是一只什么鸟?”他儿子看报纸呢,抬头一看说:“哦,麻雀。”过了一会儿又来了一只鸟,老人又问了:“儿子,那又是一只什么鸟?”他儿子不耐烦地说:“那是麻雀!”过一会儿又来了一只鸟,老人心痒痒,又想问,又看儿子的脸色,但忍不住还是问了:“儿子,你看那又一只鸟,那是什么鸟?”儿子说:“麻雀,麻雀,麻雀!”老人听了以后,心里很难过,转身回家了。

  老人回去拿了一个日记本,上面记录了一件事情。儿子两三岁的时候,连续问父亲问了二十一次:“爸爸,那是一只什么鸟?”爸爸说:“儿子,那是麻雀。”连续回答了二十一次,都非常柔和。

  所以,老人老了以后,我们要有耐心地听老人讲讲,急什么呀?他看不清了,是因为眼睛花了。你要带他去看医生,或者配老花镜,我们不能攻击他呀,有点耐心好不好?

  第三,顺孝。父母都一辈子的性格,一辈子的生活习惯了,不要住在一起,就要求他改这改那。我告诉你,是你有病,不是他有病。

  顺孝,如何顺?我们要懂得如何去顺父母。我在北京碰到一个例子。一个朋友娶了个老婆,是美国留学回来的,喜欢吃西餐,什么面包片夹鸡蛋,抹果酱的。这个媳妇很有意思,把公公从农村接到城里来,每天给老爷子吃煎鸡蛋,吃煎面包片,抹果酱。

  老爷子就跟她说:“儿媳妇,你能不能熬点粥?”她就给老爷子讲营养:“粥没营养。你看这个米的米芯、米芽都被挖掉了。”老爷子重复了很多次,她就是不给老爷子熬粥。老爷子最后没办法了,回村了。临走写了一句话:“没意思,连粥都喝不上。”

  我们想一想,这就叫生活习惯嘛,是不是?我们要先顺父母,不要强迫他们改变。顺的过程慢慢讲道理,慢慢引导,这样才对。人家喝了一辈子粥,也不见得没营养,也活到八九十岁了。所以,我们有时候说话不要太绝对。

  我们要学习圣贤文化,首先要自己做到,再用厚德影响他人。我从来不劝老人说:“你学传统文化吧。”我只管自己做。老人说:“呦,你怎么变得这么好?”我就跟他们讲:“学《弟子规》学得。”

  老人一听,自己就主动去翻《弟子规》去了。这就是被感动了。如果你不懂得这个道理,总要去控制老人,用你以为好的方式去对人好,不顺着老人,就会令我们自己和家人都很痛苦。

  第四,行孝。行为要孝。心里想到孝,行为马上去做。给父母端饭,给父母洗脚,给父母做喜欢吃的东西,陪父母去旅游,这个是非常必要的。而且要马上行动。你说你心里很孝顺,可是行动上不去做,谁知道你孝?

  第五,恩孝。要真正知道父母的恩德。当我们指责父母的时候,要赶快脑海里起个念头——是你生的他们,还是他们生的你?你要生的他们,你就能说他们;他们要生的你,你就没资格说他们。你指责他们,这叫自掘坟墓。他们是树根,一挖根你就死了。

  颜孝,听孝,顺孝,行孝,恩孝,这是五小孝。

  本期文章编辑:小宇

  选自:《遇见智慧》,作者:秦东魁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