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独尊湛现:修行千万不要心外所求,要从内心下功夫


   日期:2018/6/24 9:1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阿弥陀佛,大家好。

  修行都是在于自心,所修的主题也是自己的心态,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就是汝心头,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

  就是说修行在于自己的内心觉悟,而不在于外境。

  这个山有的名望很高,那个山很灵,这个庙子大,那个庙子庄严,到处寻觅,或者那个道场曾有修成或佛,或菩萨等。

  就比如什么地方出生过伟人,皇帝,将相等,他们过去生中的因缘,与自身的德行,其实他们出生在任何的地方,任何的家庭,都可以如此的果报。

  大家千万不要望山捉影,成不成佛完全取决于自己的内心,不在于外相。

  一提到灵山,大家就联想了这个灵山是哪座山,是不是我们的肉眼看不到,在另外一个空间?等等。

  菩萨要听真,佛法是真理,佛法是无神论,佛法是宇宙真相,佛法是自然规律而已。

  千万不要把它给神话了,这个灵山就是指自己的身体,我们现在是属于借假修真。千万不要到处乱跑乱撞。

  这个修行是非常简单的事情,就是在于当下一念心。心态转变过来即是,放下即是。

  就是犹如手,放开就是掌,握住就是拳。把握住的拳放开即是。就是说把执着分别,妄想的心态放下,让心态恢复自然的平静,当下即是。

  比如说鱼想寻觅静水。它是永远都寻觅不到,如果自己停止下来,当下就是一片静水。

  修行不过就是如此而已,没有其它稀奇古怪,更没有什么佛可成,成就,成佛,证道,这都是指意识的觉悟,取舍自如,就是这样子的。念头不随着外境的转变,不被影像困惑。就是这样子的。

  千万不要误认为修行成什么形状,腾云驾雾,来无踪去无影,或者说能开天目,能看到什么,千万不要这样。

  如果具备这样子的现象,请你赶紧去医院检查一下眼睛科及精神科。我们佛法里面根本不存在此类的现象。

  无论去哪个道场,真正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寻找一位真正的善知识,向他们来虔诚地请教,佛法的真谛,这是最关键的。

  必须要寻求真正名副其实的善知识。可不能盲目的追求,盲目的投靠。一旦误入歧途,悔之晚矣。

  大家要知道我们所修行的目标是自己的内心,不是所修行的外相,不是山,塔,庙,灵验,而是自己这颗心灵验。

  诸位要知道,山,塔,庙,等等世间的一切万物都是由心在作用,展现出来的,而不是外相所生的心,是心生的万物。所以说还是心的作用。

  要想让自心摆脱一切的烦恼,首先必须要看破,所看破的尘世间的一切无常,没有一个事物是永恒不变的,因为都是影像,影像自然就是生灭无常。

  能了解这样的事实真相,才能放下对事相的执着,放下了才能自在快乐。面对任何的事相都要随缘造作,千万不要望山捉影。

  好了,下篇再续,阿弥陀佛,释桑吉。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释桑吉       修心)(五明学佛网:释桑吉       修心)  

 杨曾文教授:弘忍及记述其禅法的《修心要论》 

 荆三隆教授:佛教修心思想与现代文明的互动 

 如孝法师:如何修心 

 洪修平教授:什么是息妄修心? 

 仁焕法师:学佛就是修心 

 吴汝钧教授:智者大师前期思想中的心灵哲学 五、修心问题 

 梁乃崇教授·智崇上师:学习即修心 

 宽运法师:断欲修心 自性清净 

 宽运法师:去除五欲 清净修心 

 雪漠:我向往的智慧——《大手印实修心髓》跋 

 悟妙法师:坐禅是修身还是修心? 

 静波法师:《修心诀》语录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