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大安法师:是心作佛是心是佛


   日期:2018/6/24 14:54: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观经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二语,不唯是观经一经纲宗法要,实是释迦如来一代时教大法纲宗。不唯释迦一佛法藏纲宗,实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法藏纲宗。此宗既透,何宗不透。此法既明,何法不明。所谓学虽不多,可齐上贤也。

  —— 彻悟大师《彻悟禅师语录》

  《观无量寿佛经》是净土五经之一,这句话出现在十六观的第七观,观阿弥陀佛的像观。这句话,是一部《观经》的核心眼目,也是念佛法门的最高理则。彻悟大师真的是慧眼独具,把这两句话挑出来、拈示出来,真的是不愧于祖师的眼光,赞叹到极点了。

  “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这段法语是在一段里面。我们从一段里面来看:

  “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是在这一段里面提出来的。

  这一段讲到阿弥陀佛,诸佛就是阿弥陀佛,他是法界身,是以法界作为他的身。既然以法界作为他的身,就普遍地进入到一切众生的心想中。

  注意,我们的念头里面,有阿弥陀佛的法身。既然有阿弥陀佛的法身,当然由法身可以衍生为报身,衍生为应化身,也就三身具足,讲法身就是三身具足。我们了解了这个,当下这一念,确有阿弥陀佛在我们的念头里面。一定要认知得这么亲切,而且是事情真相。

  阿弥陀佛跟我们不隔呀!每天跟我们在一起,天天晚上伴着我们睡眠,天天早上伴着我们起来,每天的见闻觉知,都有阿弥陀佛的无量光放光动地,我们天天的坐卧,都有阿弥陀佛的无量寿在结跏趺坐,我们跟阿弥陀佛是这样一个亲切的关系。

  所以,我们起心,就是现前介而一念,就去观佛的像 —— 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是故汝等心想佛时,我就想佛,不想其他的,不想五欲六尘。去想佛的时候,在我们能想的心里面,就有着阿弥陀佛的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佛的相好就在我们的想当中显现出来。

  这一想象,是心作佛,我们想佛,作就是我们这一念心安立在什么地方?这要作意的。不作意,我们自然就搅在其他的地方,这就要作意。作意去观佛,观察依正庄严,去念阿弥陀佛名号,这就叫作佛。我们当下这一念去作佛,去念佛、观佛,那么我们能观、能念佛的心就是佛 —— 是心是佛。

  这两句话,不仅是《观无量寿佛经》里面的纲宗法要,纲就是我们捕鱼的网,网里面要有一个纲来提;宗是讲修行的核心,一切行为的纲领,又叫枢机,这就叫宗,法门最切要的地方。所以,这两句话不仅是《观经》的纲宗法要,实在是释迦牟尼佛一代时教,四十九年,三百余会讲经说法,一切大乘佛法的纲宗法要。进一步说,不仅是娑婆世界释迦牟尼佛一佛的法藏纲要,实在是十方,十方就是遍法界,微尘数的佛刹,就是东南西北四方,再加上四个角,再加上上下。十方表明遍法界所有的佛刹,三世是过去、现在、未来,穿过所有时间的一切佛,这些诸佛,他们也在自己的本土示现八相成道,讲种种的法。这种种的法,最后归结到哪里呢?还是这八个字 —— 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所以,不仅是八万四千法门,乃至恒河沙所有诸佛的法藏纲要,原来就是这八个字 —— 是心作佛,是心是佛。

  我们理解这八个字,得要加以非常、非常用心。是心作佛,我当下这一念念佛,是心就是佛。

  这一句话也包含着你心作佛界,心就是佛界,因为心作心是嘛!这句话也可以说心作九界,心是九界。九法界,就看你作什么?是心作鬼,是心就是鬼。是心作地狱,是心就是地狱。是心作人,是心是人。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是不是这样啊?你不要光捡便宜的,是心也可以作地狱呀!

  我们看有这么一个例子,是《安士全书》里面的,在《万善先资》里面,也有一个这样的例子。

  河北有一个小孩,他喜欢鸟窠,鸟窠在那里,鸟在哪儿孵卵,他就常常爬上去拿那些卵、蛋,拿下来自己吃掉,做了好几年这样的事。有一天,好像在似梦非梦中,有一个人叫他:“你过来,有个地方有很多鸟巢呢!”他一听鸟巢就很欢喜,就跟着去,去得不远,就出现了一个城,城市里面还显得很繁华,有各种音乐的声音传出来,那个人就把他引到城里去。他一到城里,门就一下子关了,他再一看,原来地面都是碎铁,燃烧得通红的碎铁片,他的脚就受不了,受不了就跑。他想从南门跑,南门关了。到东门出来,一到东门,东门关了。跑到西门,西门也关了。跑到北门,北门也关了。四面的城墙都关了,他就在那里像发疯似的跑,脚受不了,自然的火在烧啊!实际上,这一块地方是桑田,就是种桑树的一块田地。当时有几个桑农,看到这个小孩在田野当中跑来跑去,以为他得了精神病,就赶紧到他家里叫他父亲来。他父亲一过来,看到他在田野当中狂奔,就猛叫他的名字,小名。一叫,一下子他听清楚了,“嘣”地一下,他眼前境界没有了,一下子就躺在地上。他的父亲赶紧问:“你这是干嘛呀?”他就把刚刚的事情说了:“哎呀,我刚刚在一个城里呀,什么什么的……”他的父亲一看,膝盖下面全都烧焦了,把他抱回家,一辈子下面都是枯骨。

  对于这个小孩来说,当下是什么境界?地狱境界。地狱境界从哪儿来的?是他心变现出来的,别人看到的是一块桑田,在这个小孩眼里,就是一个城里面的烈火,地面上的火。他在跑啊!那个人把他引去,就是冤家对头,要让他遭罪,所以把他引过去。那个城市就是他的冤业城,那个火,是他造业的瞋恨火。这不是心作地狱,心是地狱吗?你说地狱从哪儿来?难道有一个实实在在的东西吗?没有,也都是众生虚妄的恶业的念头、恶业的行为、业力变现出来的。我们乃至于在人法界,也是我们五戒的善业所变现的境界,也当体即空。如果我们证入到圆通常的空性,大地平沉,没有这些境界。

  我们看禅宗的很多公案,他也很了解这些事情,有许多开示都是在本份上,你不要在这种现象的业力层面当中去害怕。

  当时,有一个玄沙备禅师,他是开悟了的。他一天带着一些跟他随学的禅和子到山上砍柴火,当时有个僧人看到可能是老虎来了,就说:“和尚,老虎!”叫他和尚老虎,就是老虎来了!玄沙备看看老虎,再看看那个僧人,他一点都不害怕,只说了一句话:“是你。”老虎是什么?是你啊!大家参一参,为什么禅师说是你?

  还有一位法师,灵润法师,他在山上行走的时候 ,当时有野火,山里的野火很快就烧过来了,随行的赶快逃避,躲火啊,但这个法师行走如常,从容不迫。他有个观念:心外无火,火实是心,如果这个火很快来了,火就是心,你心还能逃到什么地方去呀?所以这样的火来了,不逃,也实无逃处。他有这个情况。马上,火到他这里就灭了。

  为什么念观世音菩萨名号,入火不被烧,入水不被淹,入到深山不会被那些老虎所咬掉?就是他这一念心,已经不是在这里面了,已经超越这样的业力范围了。心外无火,火外无心。火就是心,既然火就是心,我通过修行已经没有瞋恨火,外面的火,能奈何我们吗?不能奈何。只是由于我们心头有瞋恨的火,才会吸引外面的火对我们产生伤害。

  祖师大德有时候开示,有一些也很幽默。有一个禅师做梦,梦见老虎咬他。可能旁边有一些……,让那个老虎没有咬成,醒过来之后,他第一念:“哎呀,我知道是一个梦的话,何不在梦中作个人情呢?”就是把自己给老虎去吃,还做了一个人情。

  所以我们看,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这八个字,义理深邃啊!是心作九界,是心就是九界啊!我们了解这个,如果对这一宗通达了,那什么宗都能通,宗门教下都能通达。

  如果你念佛的心就是佛,最后显现佛的法界,这一个法门的道理明白了,那什么样的法,都明白。通过这六字洪名,就能够契入到华藏十玄门,毗卢遮那的法界。

  所以,一宗透,一切宗都透。一法明,一切法都明。如果你不明净土一法,其他的宗门教下你也明不了。

  这里面,佛法在紧要处无多子。你能把这八个字透过去,那一了百了。这就是学问,学得虽然不多,但是你能把这段话,把八个字学到通达,你就可以跟上贤齐等,就是可以跟菩萨齐等,诸上善人,跟他们一样。因为我们深知心作心是的道理之后,我们就会老实念佛。我们在老实念佛的当中,跟观音、势至、文殊、普贤就能齐等。这就是莲池大师说的,你就“越三祇于一念,齐诸圣于片言。”你就在这一念南无阿弥陀佛当中,就能够超过菩萨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就能在所念的南无阿弥陀佛六字洪名当中,与观音、势至、文殊、普贤这些诸上善人、等觉菩萨把手同行、齐等。

  心作心是啊!这是净土法门的最高理则。

  听说解放前,原来有一个比丘尼,她一辈子念佛,之后往生,她的头盖骨留下四个字,就是这四个字 —— 心作心是。这个比丘尼了不起,给我们作示范,心作心是。

  这样,我们现前这一念跟什么相应,最后到什么地方安身立命,跟这个遥相呼应。所以我们就一定要在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这种最高理则的指导之下,老实地把我们的念头全部地系缘在这六字洪名当中。这就是法界当中最高、最圆顿的修行。

  刚才讲的,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法藏都不能越出这八个字之外。也就是说,释迦牟尼佛一代时教讲的无量的法,无量的经卷,就是为这八个字作注解。乃至于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恒河沙的法门,也就是为这八个字作注解啊!而这八个字,正是念佛法门的最高的纲宗。我们在老实念南无阿弥陀佛的名号当中,就是把这八个字具体地展示。这就是祖师为什么讲,你就是不明白这道理,你老实念,也是暗合道妙,巧入、潜通佛智,这就是佛的智慧,最高的境界。我们虽然不懂,但念了,但已经潜通了。

  我们侥幸得人身,又能闻这八个字的道理,可不要错过了,要是错过了,那就太可惜了。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大安法师       是心作佛)(五明学佛网:大安法师       是心作佛)  

 大安法师:一函遍复讲记 第四部分 结语 

 大安法师:一函遍复讲记 第三部分 修行中需要注意的十二条 

 大安法师:一函遍复讲记 第二部分 略述信愿行 

 大安法师:一函遍复讲记 第一部分 背景资料的介绍 

 宋智明居士:佛教净土法要 第一卷 净土白毫观修法 第一章 

 张秉全居士:是心作佛,是心是佛。都摄六根,净念相继。—— 

 张秉全居士:是心作佛,是心是佛。生佛互摄,感应道交。 

 大安法师:净业行人要有真诚心 

 大安法师:以“都摄六根、净念相继”的方法念佛 

 大安法师:简单才美 

 大安法师:凡有愿者 终必能满 

 大安法师:大安法师对国学推广志愿者的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