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三观不合,永远都不是一路人


   日期:2018/6/26 2:3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三观不合,不相为友

  《易经》:「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人能成为朋友,靠的是相同的志趣,也就是看待事物的立场与观点接近。

  真正的朋友应该有共同的兴趣爱好乃至理想追求,或者说,朋友应该是同道。

  相反的情况,古人称之为「道不同,不相为谋」,用现在的话来说,叫做「三观不合,不相为友」,三观就是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这「三观」不合的人是不太可能做朋友的,勉强不来的。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三观,才是人和人之间最大的障碍!

  三观不合的人,所说的话难有交集,更谈不上碰出火花,寒暄片刻尚可,相处时间稍长,便如鸡同鸭讲,彼此都觉得索然无味,甚至有可能互相伤害。

  有一则寓言说,青蛙和老鼠成了好友,想时时刻刻都在一起。于是,它们把脚绑在了一起。

  刚开始,它们在地面上行走正常,还能吃到谷子。

  当它们来到池塘边时,青蛙一下就跳进了水里,把老鼠也拖下了水。

  青蛙在水里玩得高兴,而可怜的老鼠不会游泳,淹死了。

  最后,老鼠的尸体浮上水面,它的脚仍然和青蛙绑在一起。

  一只老鹰发现了老鼠,便冲向水面,抓起老鼠,而青蛙也跟着被提出水面,成了老鹰的美食。

  三观不同的人密切来往,就像寓言中的青蛙和老鼠,只会给双方带来伤害。

  摸不透的心就算了,不必费力去揣摩;看不清的人就远躲,不必劳神去猜测,人生短暂,精力有限,我们应该将所有倾注于所爱的人、相处愉快的人,对于那些志不同道不合的朋友,我们大可以选择悄悄离开,毕竟,谁的生活里也不会缺了一个人就不行。

  所谓打交道,交在其次,重要的是有相同的道,也就是「三观」要合。

  生活无需过多陪衬,三观不和的朋友多了,越热闹反而越让人感到冷清。

  

  圈子不同,不必强融

  人是群居动物,怎么可能离开群居而独自生存?这是圈子存在的必要性。

  对我们平常百姓来说,处世方式相近,三观较为一致的,自然就在同一个圈子,相互帮助,同进同退。

  如果我们一路同行,那便风雨同舟;如果我们只是彼此的过客,那便淡淡一笑,无需多言,以利相交,利尽则散;以势相交,势败则倾;以权相交,权失则弃;以情相交,情断则伤;唯以心相交,方能成其久远。

  朋友不在多,而在是否能同道,是否能知心,同道则能共行,知心则能互信。

  当然,志同道合指的并不是完全一样,而是求同存异,互相包容。

  人生就像一列行驶的列车,中途陆陆续续有人上车,也有人下车。

  你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有人只是擦肩而过,有人会短暂停留,也有人陪你一直到终点。

  当有人要下车的时候,你可以目送他的背影逐渐消失,但是不必追。

  因为,分别,不会让你们渐行渐远;而三观,才是你们之间最遥远的距离。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三观       修行)(五明学佛网:三观       修行)  

 其它法师:修行者的消息(恒实、恒朝法师) 

 大寂尼师:成佛必经之路—圆满布施之道 二、布施圆满愿 ( 

 大寂尼师:慈、悲、喜、舍四无量心的深入修行意义 「解脱道 

 大寂尼师:慈、悲、喜、舍四无量心的深入修行意义 在家居士 

 大寂尼师:礼佛忏悔的修行意义 礼忏问答 

 大寂尼师:礼忏是入道的前方便 (礼佛、忏悔「经忏、拜忏的 

 大寂尼师:菩萨修行次第上册 自序 目录 

 大寂尼师:九品往生修行方法广释 下品行者修行之路(下集) 

 大寂尼师:九品往生修行方法广释 下品行者修行之路(上集)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