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寺院斋堂又称五观堂的缘由


   日期:2018/6/29 16:55: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佛门中规定在正常的进食过程当中,修行之人要心存五种观 想,亦叫“食存五观”,这既是一种修行,又是一种有益于健康的饮食之法。因此佛教的斋堂通常又称之为“五观堂”。食存五观:

  1

  计功多少,量彼来处

  “佛门一粒米,大如须弥山”。因此,在进食之时,应当想到米粮来之不易,要经过辛苦劳作的种植和加工处理、厨人的洗汰烧煮,所以进食应当心存感恩,体谅其由来的艰辛,如此而受食才能激发道心,培植福德。

  2

  忖己德行,全缺应供

  进食之时,要好好的反思一下;自己的德行与所作所为,是否圆满,是否对得起面前的饮食供养,若是还有差距,心生惭愧,赶快用功修道,如此才可堪受供养。

  3

  防心离过,贪等为宗

  进食之时,要谨防心念不正,远离诸种过失,对于那些所受的食物,不要因为其美味可口,就起贪念;也不要因为不合口味,就心生嗔怒。这些都是不对的,因为这是分别心在作怪。

  4

  正事良药,为疗形枯

  把所受之食当作是治病的良药,用以疗养身心饥渴,就是为了避免形容枯槁。令身体健健康康。同时,把进食当作是在吃药,亦可以抑制人的贪欲,并减少其浪费奢侈的习气。

  5

  为成道业,故受此食

  在进食的时候,要诚心诚意地想:我是为了成就道业,才受食的,如若不食,则身体羸弱,疾病缠身,既然没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我就无法来修行办道。因此,进取适当的饮食,才能更好地精进道业。

  古德云:“五观若存金易化,三心未了水难消。”修行之人出家修行办道,内求佛法,以增长法身慧命,外受诸食,以滋养色身性命。只是在接受饮食供养时,不可以用贪嗔痴之心去计较受食的好坏,拣择受食精粗,而应该以惜福、惭愧、感恩、精进等心来接受供养,然后更加用心办道,不造诸恶,广增善根,以此功德才可以抵消施主的供养,也才合乎佛教食之道也。(当代佛教网--佛教文化网)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五观堂       斋堂)(五明学佛网:五观堂       斋堂)  

 明奘法师:明奘法师在上海五观堂的讲课 

 宽运法师:万佛忏五观堂开示 

 本焕法师:本焕长老斋堂开示 

 正慈法师:水陆法会前正慈方丈在斋堂的开示 

 体慧法师:斋堂开示 

 传喜法师:生命很奇妙——新斋堂与附体者对话、开示 

 佛教礼仪:斋堂仪规和讲堂规约 

 纯智法师:在斋堂吃饭要注意哪些问题(101—110) 

 斋堂为何要供奉弥勒菩萨 

 恒传法师:这种行为违反了斋堂的规矩吗? 

 恒传法师:能不能请师父讲一下进斋堂的规矩呢? 

 斋堂礼仪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