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佛教知识

 佛事、寺院


   日期:2018/8/2 14:04: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法名:又称戒名,凡信佛教,从皈依师所得之名,叫做法名,因为从师受戒,故又称戒名。凡受过戒的在家或出家佛教徒都有法名。

  法会:说法及供佛施僧的佛教聚会叫做法会。聚会的场所,叫做法场(即道场)。在法场中所行的法会也叫佛事。一般来说:‘做法事’多指为追荐亡者所做的供佛施僧聚会。法会,则多统称讲经说法等的聚会。

  命日:亦即忌日,祖先父母和亲友等死去之日,延僧诵经追念。

  牌位:原为儒教所用,中国佛教从宋代起予以采用,在牌位上书写死者法名,置于佛坛或某处,表示祭祀死者之灵。

  中阴:佛教说,人死后以至往生轮回某一道为止的一段时期,共有四十九天。此时期亡者的灵体叫做中阴(Antrabhara),据说如童子之形一般。佛教以为在这七七四十九天中,延请僧人为亡者做佛事,则亡者能得益。如此,每七日为一期,叫做‘做七’。‘命终之人在中阴中身如小儿,罪福未定,应为修福,愿亡者神,使生十方净土’(随愿往生经)。‘父母兄弟和上阿阇梨亡灭之日,及三七日、四七日,乃至七七日亦应读诵讲说大乘经律’(梵纲经下)。

  寺:寺在我国古时原为官司之名,罗壁志余称:‘汉设鸿胪寺待四方宾客。永平中佛法入中国,馆摩腾法兰于鸿胪寺。次年敕洛阳城西雍门外立白马寺,以鸿胪非久居之馆,故别建处之。其仍以寺名者,以僧为西方之客,若待以宾礼也,此中国有僧寺之始。’另见清一统志。外国僧人原住我国招待外宾之鸿胪寺,以后别建住所,亦以‘寺’为名,此为佛教称寺的由来。

  寺院:寺为僧园之总称,而寺内之别舍则称作‘院’,总称寺院。

  庙:我国古代有王室祀祖的宗庙,士大夫祀祖的家庙,庙不单祭祖,也可敬神。佛教传入后,僧人与祭祖祭神之庙发生关系,以后竟把佛教的道场或比丘所居之处称为庙了。在日本,佛教各宗宗祖(该宗创立人)被祭祀之处才称为庙,没有任何寺院称为庙的。

  庵:庵,原是一种草名,叫做庵闾,老了之后可以盖屋。中国僧人在静僻处盖屋时,也常用庵闾,成为一座小小茅棚,日子久了,便称这些小屋子为‘庵’,庵字以后又变成‘庵’,据说是用瓦盖屋之故。今日尼姑所住之处多称‘庵’,俗称尼姑庵。和尚住处多为寺院。

  精舍:佛教修行者的住处,释迦时,有竹林精舍,祗园精舍,祗树给孤独园,鹿野苑等精舍。精舍的面积不分大小,不一定是小的地方才称为精舍。

  阿兰若:梵名 Arinya,原意是寂静处或闲静处,稍离人间热闹处之地,有些房子可供修道者居住静修之用,或一人或数人。

  僧伽蓝:梵名 Samgharama,是许多僧人所住之处,亦即中国佛教的寺院。

  丛林:梵名 Vindhyavana,僧侣聚集、修道之处,亦即寺院,但丛林特别指禅宗的寺院而言。(当代佛教网--佛教文化网)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佛事       寺院)(五明学佛网:佛事       寺院)  

 圣严法师:为甚么要做佛事 

 王雷泉教授:关于“寺院与景点门票收费”之我见 

 徐文明教授:刍议当代佛教寺院建设的规范 

 方立天教授:寺院组织与内修外弘 

 万行法师:降伏其心 一 寺院里的规矩 

 明奘法师:我想给自己几个寺院定位如下 

 明一法师:做佛事的方法 

 戒法法师:当代寺院本位的反思 

 戒法法师:禅宗寺院管理在当代语境下的诠释 

 王志远教授:关于对所谓“寺院承包”的看法 

 悟光法师:密教思想与生活 密教与寺院生活 

 曾琦云居士:佛教从寺院走向世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