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独尊湛现:修行不是对相痴迷,而是转变心态


   日期:2018/9/3 21:49: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吉祥如意,大家好。

  学佛修行主要的就是在于这颗“心”。

  把这颗心从歪曲加以修正,从无明到觉悟,从妄心转变为真心,从杂念到静止,从污染到清净,完全对心态的转变。


  不要对事相与形式的执着。比如善与恶,对与错,素与荤。

  再有经典学得多,知识学得广,寺庙去走得多,在寺庙里住的时间长等等,如果心态不能够转变,不能够觉悟,不能够清净,也是丝毫没有意义。


  有的人对僧人的痴迷,对道场的痴迷,对经典的痴迷,其实这都属于感情用事,这是情执,与信佛修行没有丝毫的关系。

  修行要把情执的心转变为慈悲的心,博爱的心,无为的心,必须要断除情执,这就是修行。

  “情执”是属于迷茫的状态,对事相的执着,老公,儿孙,父母,亲友,等等这都是属于对相的分别。


  大家要知道,在《心经》里就能够体悟到,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这就能说明世间的一切的事相,比如父母,老公,儿孙,亲友等以及所有的一切,与我们都是一奶同胞,都是由共同一个“如来”(空性)所生。


  从这个根源来看我们都是平等的亲人,我曾与大家谈过,真如心在起作用的时候,第一个程序就是“妄心”。

  第二个程序就是展现分别相。比如,妄念起,就是作用,就开始入胎,出生后,分出六根,也称为六意识:眼,耳,鼻,舌,身,意。由六识分别为六尘:色,声,香,味,触,法。十二因缘。从这些分别开始不断地展现,不断地延续。


  我们的身体其实它不是真“我”,它是本性的作用,也是相,它也在发挥作用。

  犹如金属,金属制作成各种的工具,各种的工具再发挥它的作用。其实这只能成为分别相,分别的作用,我们的人类也是如此而已。也都是分别相,分别的作用。


  所以说不应该用情执,更不应该动情痴迷。这都是一个错觉。

  诸相同源,都是同一个“空性”的作用。这个作用它的延续的方式,各有所不同而已。


  假如,人死亡,尸体会腐烂,回归于自然,它还是老公吗,还是父母吗,还是儿孙吗?

  这是事相延续的一个方式,一个过程,称为妙有,妙用。

  我们都是大自然的儿女,如果想发心,我们就应该用博爱的心,平等的心,慈悲心,清净心,觉悟的心,这些种种的心,合在一起才能称为菩提心。


  我们大家学佛修行,必须要从根本上来做起,从“心态”上的转变,这才是修行。

  千万不要注重于形式。要务实努力做到,拿得起,放得下,对事相的取舍自如。在造作中用一颗真心正念。


  还有一个事情大家要注意,工作,事业,这都属于造作,这些造作与利益是两个概念。

  造作是智慧的发挥。利益是条件上的互动。就是说,无论做任何事情不要以利益为出发点。给我钱,给我开工资,我就努力工作,或者给我贿赂我就为你办事。


  有的人说,法律形式太严,影响社会的发展,影响社会进步,这是大错特错。

  个人的工作上的努力,说明个人的道德品质观念,与利益不能混成一团。


  希望大家要有所觉悟才是,要与大众和合,要树立起为人的标尺,共同发扬文明传统精神,让我们大家庭更加美好。

  愿世界和平,祖国繁荣昌盛,社会和谐,人民安居乐业,风调雨顺,吉祥如意。

  阿弥陀佛,释桑吉。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