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信愿法师:前世今生、一切凡圣,所修善根皆悉回向愿生极乐(一)


   日期:2018/10/13 7:28: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净土宗略钞】前世今生、一切凡圣,所修善根皆悉回向愿生极乐(一)

  今晚藉着大家念佛共修的殊胜法缘,师父继续来向大家报告法然上人所写的“净土宗略钞”。

  前面我们探讨到三心的第二深心完毕,今晚从第三回向发愿心接下去看。请大家翻开《法然上人全集》第三九七页(简第273页。第三九七页,从后面算来第三行:

  三、回向发愿心

  三者回向发愿心,善导和尚解释言:过去及今生,身口意业,所修世出世善根,及随喜他一切凡圣,身口意业所修世出世善根,以此自他所修善根,皆悉真实深信心中回向,愿生彼国,故名回向发愿心也。

  这段话是善导大师在《观经四帖疏》,对《观经》第三回向发愿心的解释,法然上人照录。

  回向发愿心是三心的最后。“回向”有很多意思,回小乘向大乘,回因地向果地,回凡夫向圣人,回自己向他人,回虚妄向真实,回娑婆向极乐。回向下面是“发愿”,可见就是回向自己在因地所修的一切功德,向清净的西方佛国。所以无论专修或杂修,无论行者所修的任何一切行,功德回向西方极乐世界,也就是为了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而修一切善根功德,譬如念佛就是为了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譬如诵经就是为了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譬如持咒就是为了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修诸六度万行的任何一行,目的都是为了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样的心就是回向发愿心。如果念佛、诵经、持咒、朝山、拜忏、放生,修诸一切六度万行,不是为了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不是为了要成就佛道,是为了要得到人天的善报,那这样就没做到回向发愿心,也就是不究竟,也就是不了义。

  所以,有人念南无阿弥陀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有人念南无阿弥陀佛,继续在六道里面轮回,为什么有如此不同的差别?因为有人为了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成就菩提而念佛,有的人念佛是为求人天福报而已,希望来世在人间作一个富有人,希望在天上享受天上的五福。因为各人所愿不同,当然念佛同样的造因,就会带来不同的感果。诸位菩萨!为什么你要每天虔诚称念阿弥陀佛的圣号?就是为了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成佛度众生,对不对?你是这样的心念,那你就做到《观经》的第三回向发愿心。

  “善导和尚解释言:过去及今生,身口意业,所修世出世善根。”“过去及今生”是指时间,“世出世善根”是指世间的善根与出世间的善根,也就是世福与戒福与行福。《观经》所说的三福,过去我们有修行或没修行,不知道;过去我们有学佛或没学佛,不知道;过去我们的身、口、意三业有修世间的善根或者出世间的善根,有没有我们也不知道,但是今生我们知道,我们今生进入三宝门中,身、口、意三业修世间的善根、修出世间的善根,目的都是回向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成就菩提。身业的造作、口业的造作、意业的造作,是世善还是戒善还是行善,都是为了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成就菩提。

  诸位你我是念佛人,当然每天虔诚念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发愿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成佛度众生,你这样的心念念佛,就是做好《观经》的第三回向发愿心,这样也是修出世的善根。所有一切善之中,这六字果号南无阿弥陀佛,是善中之善、最极上善。

  世间的善根,就是《观经》所说的第一世福:“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出世的善根,就是《观经》所说的第二戒福、第三行福,戒福:“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行福:“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身、口、意三业,造作世出世善根,目的回向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这样就是做好回向发愿心。

  “及随喜他一切凡圣,身口意业所修世出世善根。”前面是说自己所修的,下面是说随喜他人所修的。“随喜”这两字的意思,就是见人行善,心生欢喜。普贤十大愿行的第五就是“随喜功德”,诸位菩萨!你若懂得修随喜功德,你的人缘一定很好,你一定会处处受人欢迎,你做事就容易成就,你就容易和任何人相处愉快和谐,因为你懂得修随喜功德。

  在这里,善导大师说随喜功德,是“随喜他一切凡圣”,无论是凡夫或圣人,修诸世间的善根或出世间的善根,我们用什么态度看待?随喜。某一位凡夫身业礼佛,我们看见,随喜赞叹他:“某某菩萨!哇!你实在很了不起,每天虔诚礼佛,我看你那么认真礼佛,可见你真正有心向道,我应该向你效法学习”。对方听到你对他的赞叹,他的内心会更欢喜、更会认真礼佛。虽然你没有礼佛,因为对他礼佛赞叹,这就是随喜,你也有礼佛的功德,这样的功德实在很好赚。

  《无量寿经》记载,法藏菩萨口业的修行,是“和颜爱语”,柔和的颜色让人看见如沐春风,说出来的话是柔和爱语的话。“爱语”就是说出来的话,令对方听了内心很欢喜很温暖。所以一个能修随喜赞叹的行者,念南无阿弥陀佛,与阿弥陀佛的果地名号相契相应。看见一切凡夫或圣人修世间善根、出世间善根,对他的肯定赞叹,随喜他的修行。看见某某人出钱布施三宝,让三宝能够弘法利生,我们看见之后对他肯定赞叹:“某某菩萨!你实在很不简单,善财难舍,你能够供养三宝,修诸福报,让三宝更能做很多弘法利生的事情,实在很了不起,我跟你赞叹。”对方听到之后,内心欢喜,你的随喜就有了功德,这就是“随喜他一切凡圣,身口意业所修世出世善根”。

  随喜所得到的功德,也不是为了人天的福报,是为了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所以随喜凡夫或圣人,所修的是世间的善根或出世间的善根,功德同样回向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样就是成就了义,这样就成为究竟。

  “以此自他所修善根,皆悉真实深信心中回向,愿生彼国,故名回向发愿心也。”自己所修的世出世间的善根,随喜他人所修的世出世间的善根,都是在真实深信心中回向。“真实”就是《观经》第一真实心,“深信”就是《观经》所说第二深心,“回向”是第三回向发愿心,所以是不是三心圆满具足,对不对啊?自己所修的、他人所修的,在《观经》三心里面,全都圆满具足,当然你念这句佛号南无阿弥陀佛,一定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看人穿海青搭幔衣,参与八关斋戒,虔诚求哀忏悔,念佛守戒,我们跟他随喜赞叹:“某某菩萨!你实在很难得,懂得在一天的时间里,放下万缘,一心念佛,好好持戒,迈向菩提,实在很难的。有的人连这一天都无法放下,仍然在五欲里打滚,你看得开放得下,要迈向菩提,跳脱苦海,所以来持守八关斋戒,一心念佛,实在很难得,我跟你赞叹!”当你跟他肯定的时候、随喜的时候,被你肯定的这个人,被你随喜的这个人,他会越认真念佛、越认真持戒、越迈向菩提、越远离生死的苦海,对不对?这样你就有了随喜功德。随喜功德回向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也是为了要成就菩提广度众生,那《观经》的第三“回向发愿心”,你就做到了。这样的修行要花钱吗?不必花钱,有心你就能做到,很简单很容易,转个心念。善导大师教导我们的,法然上人教导我们的,有心你就能做到。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信愿法师       回向极乐)(五明学佛网:信愿法师       回向极乐)  

 信愿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精解 后记:敬请深思 本愿名号 

 信愿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精解 结语:闻佛誓愿 深思起行 

 信愿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精解 拾壹、举往生实例 十、恶 

 信愿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精解 拾壹、举往生实例 九、悲 

 信愿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精解 拾壹、举往生实例 八、念 

 信愿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精解 拾壹、举往生实例 七、弃 

 信愿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精解 拾壹、举往生实例 六、本 

 信愿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精解 拾壹、举往生实例 五、病 

 信愿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精解 拾壹、举往生实例 四、本 

 信愿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精解 拾壹、举往生实例 三、往 

 信愿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精解 拾壹、举往生实例 二、玉 

 信愿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精解 拾壹、举往生实例 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