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印光大师:如何如法处理不可供、不可存的经像?(330-332)


   日期:2018/11/4 22:08: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内容

  330、恭敬写经的要求是什么?

  331、如何如法处理不可供、不可存的经像?

  332、抄录佛祖经论依据什么次序?

  334、有字有佛像的衣服等,可不可以作殓具?

  335、慢佛、毁佛会遭祸吗?

  330、恭敬写经的要求是什么?

  书经时须比新进士下殿试场,严恭寅畏,无稍怠忽。能如是者,必能即业识心,成如来藏,于选佛场中,可得状元。

  接手书,见其字体工整,可依此书经。夫书经乃欲以凡夫心识,转为如来智慧。比新进士下殿试场,尚须严恭寅畏,无稍怠忽。能如是者,必能即业识心,成如来藏,于选佛场中,可得状元。今人书经,任意潦草,非为书经,特藉此以习字,兼欲留其笔迹于后世耳。如此书经,非全无益。亦不过为未来得度之因,而其亵慢之罪,亦非浅鲜。(《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二第274页 复弘一师书二)

  331、如何如法处理不可供、不可存的经像?

  经像不能供不能存者,必须另设化器,严以防守,不令灰飞余处。以其灰取而装于极密致之布袋中,又加以净沙或净石,俾入水即沉,不致漂于两岸。有过海者,到深处投之海中,或大江深处则可,小沟小河断不可投。如是行者,是为如法。

  像之可以供可以存者,供之或存之。其不能供不能存者,焚化之。毁像焚经,罪极深重,此约可供可存者说。若不可供不可存者,亦执此义,则成亵渎。譬如人子于父母生时,必须设法令其安全。于父母亡后,必须设法为之埋藏。若不明理之愚人,见人埋藏父母以为行孝,则将欲以活父母而埋藏之而尽孝。或见人供养父母以为孝,遂对已死之父母,仍依平日供养之仪供养之。二者皆非真孝也。经像之不能读不能供者,固当焚化之。然不可作平常字纸化,必须另设化器,严以防守,不令灰飞余处。以其灰取而装于极密致之布袋中,又加以净沙或净石,俾入水即沉,不致漂于两岸。有过海者,到深处投之海中,或大江深处则可,小沟小河断不可投。如是行者,是为如法。若不加沙石,决定漂至两傍,仍成亵渎,其罪非小。而秽石秽砖,切不可用。(《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十三第10页 复如岑师代友人问书)

  332、抄录佛祖经论依据什么次序?

  先经,次论。经论又须先大乘,次小乘,不可前后倒置。

  凡录佛祖经论,须先经,次论,然后方及此方著述。经论又须先大乘,次小乘,不可前后倒置。如纶音告示,不可倒列。一部中不能如此列者,一门断不可不依此而列。否则令无知者藐忽佛经,而大方家谓不知法耳。(《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十四第231页 复丁福保居士书五)

  334、有字有佛像的衣服等,可不可以作殓具?

  不可。

  问,有字有佛像之衣服等,可作殓具否?(师旁批云不可。)经典可焚化以送亡人否?(师旁批云不可妄焚。)

  答,如焚当另备化器,不可以经灰归锡箔灰卖。宜另包,用净布作袋,内加净沙,有人过海,投之深处,否则勿焚。不加沙,恐不沉,仍漂岸边。(《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二十二第1940页 答卓智立居士问)

  335、慢佛、毁佛会遭祸吗?

  会。护法神必令其遭祸,以儆其效此作恶者。

  佛虽慈悲广大,而欲度众生,须有折摄。若慢佛、毁佛,佛实不生憎爱,然不行折伏,则无以为劝。以故护法神,必令其遭祸,以儆其效此作恶者,其慈悲为何如也。(《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二十第1510页 复卓智立居士书七)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印光大师       经像)(五明学佛网:印光大师       经像)  

 净界法师:净界法师:印光大师说佛号的功能 

 楼宇烈教授:略论印光大师的念佛法门 

 蔡惠明居士:印光大师与弘一大师的法缘 

 蔡惠明居士:至诚恭敬 修习净业——纪念印光大师圆寂五十周 

 正如法师:印光大师的佛学思想 

 陈星桥居士:印光大师与佛教自身建设--纪念印光大师圆寂六 

 张秉全居士:三根普被,利钝全收——印光大师殊胜开示之六 

 张秉全居士:发大菩提,生真信愿。竭诚尽敬,唯佛是念——印 

 张秉全居士:八句名言,往生津梁——印光大师殊胜开示之三 

 张秉全居士:是心作佛,是心是佛。都摄六根,净念相继。—— 

 张秉全居士:印光大师殊胜开示的句解之一 

 大安法师:印光大师由儒入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