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宏圆法师:《普贤行愿品》常随佛学之一


   日期:2018/11/5 17:30: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我们请看经文:

  复次善男子,言常随佛学者。

  普贤十大愿王前面我们已经讲了七愿,后面的三愿:常随佛学、恒顺众生、普皆回向,都属于回向。在本经后面的偈颂中,第七行愿请佛住世之后就是回向众生及佛道,这就说明把第八愿常随佛学、第九愿恒顺众生都归属于回向。常随佛学是自利,恒顺众生是利他,到第十愿普皆回向是将自利利他的功德,以及一切的福德都回向实际就是自性、回向菩提、回向众生。

  常随佛学,常就是恒常;随是随顺。学佛之所学、行佛之所行,如果能用心去观察佛从修因到证果所历之行、所为之事,从而学着去做,就能使我们的心远离贪嗔痴等颠倒,而常在佛所经历的苦行境中,那么当我们遇到的外境当中的诸多苦事时,就不会心生怨恼。因为难行能行、难忍能忍正是我们向佛学习的地方,这些逆境正好满足了我们学佛的本愿,当遇到乐境的时候也不会再沉溺其中了。因为我们志在了脱生死,成就佛道度化众生。常随佛学做起来并不容易,必须要具有大毅力大精进才行,因为众生的通病就是没有恒心,不论做什么事情总是进进退退,所以我们要想成佛,就必须时刻约束自己的身心,不贪著五欲六尘,时刻勉励自己随顺于佛、向佛学习,真正做到常随佛学。

  好,我们看经文:

  如此娑婆世界毗盧遮那如来,从初发心精进不退,以不可说不可说身命而为布施,剥皮为纸,析骨为笔,刺血为墨,书写经典积如须弥,为重法故,不惜身命,何况王位城邑聚落宫殿园林,一切所有,及余种种难行苦行。

  这段经文,是说明要学习本师释迦牟尼佛因地中的修行。如此娑婆世界毗盧遮那如来,娑婆是梵语,译为堪忍,意思是说这个世界中的众生都能够、都愿意忍受一切苦恼。娑婆世界,就是我们这个世界,属于秽土,虽然是秽土,娑婆世界也与华藏世界不相分离,也就是说,它在华藏世界无边香水海大莲花之上。华藏世界总共有二十层,娑婆世界就在华藏世界香水海大莲花上的第十三层。毗盧遮那佛就是释迦牟尼佛的真身,《法华玄义》中说:“觉妙究竟显,名毗卢遮那,智妙究竟满,名卢遮那,行妙究竟满,名释迦牟尼。”这是佛的三身:法身、报身和化身。就是说,毗卢遮那是佛的法身,卢遮那是佛的报身,释迦牟尼是佛的应身。既然毗卢遮那是释迦牟尼佛的法身,那么这里说毗卢遮那佛,其实也就是在说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在娑婆示现成佛,是娑婆世界的教主。

  从初发心精进不退,就是从凡夫时最初发菩提心开始,就一直精进勇猛勤修佛道,不论遇到任何的困难都不退失菩提心。这里所说的发心就是发大菩提心。《大智度论》中说:“若有人言,愿我当来作佛,度脱一切众生苦恼,是名发菩提心。”

  那么我们怎样才能知道自己是否发菩提心呢?《华严疏钞》中讲了十种发菩提心之相。第一种是亲近善友,发菩提心的人,乐于亲近善知识,远离恶知识;第二种是供养诸佛;第三是修习善根;第四是志求胜法,也就是志在求证真如本性;第五是心常柔和,发菩提心的人心不刚暴,常常柔和;第六是遭苦能忍,遇到苦境的时候能心平气和的承受,不会怨天尤人;第七是慈悲深厚,心怀深厚的慈悲心,勇于牺牲自己来利益众生;第八是深心平等,就是深信自性本具三宝,十法界一切有情也是本具佛性、本具三宝,所以对待一切众生能生起平等心来;第九是爱乐大乘,发菩提心的人爱乐大乘法,不会爱乐小乘或者世间法;第十是求佛智慧,发菩提心的人,一定是求佛的智慧,般若之智,佛圆满的智慧。这是我们来验证自己到底是不是真发菩提心,以这十条的标准我们去对证自己。如果是真发菩提心,这十条我们有不足的地方,我们要赶紧马上补上,这样我们才能和真发菩提心来相应,为我们成佛种下殊胜的因缘。

  摘自 宏圆法师《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行愿品》讲义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宏圆法师       普贤行愿品)(五明学佛网:宏圆法师       普贤行愿品)  

 傅味琴居士:《普贤行愿品》讲记(20~29) 

 傅味琴居士:《普贤行愿品》讲记(10~19) 

 傅味琴居士:《普贤行愿品》讲记(1~9) 

 会性法师:华严经普贤行愿品讲录 

 傅味琴居士:普贤行愿品(30~39) 

 傅味琴居士:普贤行愿品(40~52) 

 张秉全居士:持诵《普贤行愿品》,利益殊胜难思议 

 如孝法师:关于《普贤行愿品》的念诵 

 周叔迦居士:普贤行愿品颂疏 

 果平法师:《普贤行愿品》偈颂 讲记 1 

 果平法师:《普贤行愿品》偈颂 讲记 2 

 果平法师:《普贤行愿品》偈颂 讲记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