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一举四得抄佛经(附:抄经礼仪)


   日期:2018/11/19 14:2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一举四得抄佛经

  (附:抄经礼仪)

  一、 古以写经增福延寿

  抄经,古称写经,即书写佛教经典。大乘佛教特别强调受持、读诵及书写经典的功德,如《法华经·法师品》云︰“若复有人,受持、读诵、解说、书写《妙法莲华经》,乃至一偈,于此经卷敬视如佛,种种供养……当知是诸人等,已曾供养十万亿佛,于诸佛所成就大愿。”故写经的目的,多为自己或父母、师长、子女等祈祷消除灾难、增长福报、增延寿命、成就心愿。书写之时,态度虔诚。甚至净室斋戒,以金、银泥,或以香汁和墨书写,还有以血书写经典显示其至诚。

  写经在中国历史久远,汉末即有相关记载。现存写经遗品中最古者,为敦煌出土的《譬喻经》一卷,系东魏·甘露元年(265)之写本(现藏日本)。而唐代净土宗善导大师曾写《阿弥陀经》十万余卷,至今仍有传世之本(新疆出土)。唐末以后因雕版(刻板)大藏经之流行,写经事业遂至衰微。

  二、抄写一遍胜读十遍

  当代,数字技术发达。大众因电脑之方便,书写量急剧下降,提笔忘字现象普遍存在。而作为中华传统文化承载工具的文房四宝——笔墨纸砚更是日渐淡出社会生活。这样的情况,深为有识者担忧。近年来,恢复传统书法习惯的呼声日高。

  在佛教界,台湾圣严法师更是积极鼓励大家书写佛经。他在《钞经的意义》一文中指出:“书写佛经的目的有二:一、为了流通传布佛经,分享更多的人,传承更久的时间……二、为了加强记忆印象。抄写佛经,比读诵佛经的功效更大,一遍又一遍的抄写之后,纵然不能舌灿莲华,也能渐渐地跟所抄的经义身心相应,化合为一。”所以,圣严法师明确强调:“抄写一遍,胜过阅读十遍。”(见台湾法鼓文化出版之“祈福钞经”系列序言)

  三、一举四得动中修禅

  禅,梵文禅那,汉语译为“静虑”、“思维修”,按照《佛光大辞典》的解释,指将心专注于某一对象,极寂静以详密思惟之定慧均等之状态。禅的起源,可远溯自印度古奥义书时代。印度的圣者,由于气候与环境的关系,常在森林树下静坐冥想,即称为禅那。佛教更以禅作为统一心境、断除烦恼、获得涅槃之重要方法。

  中国禅宗的祖师早就指出,行住坐卧皆能入定,语默动静无不是禅。抄经则不仅能培福报、增智慧,而且在笔与纸的接触、心与手的协调中,由身动而至心静,同样也能体会到禅定的喜悦,是典型的动中禅。此外,抄经还能帮助我们重拾荒废的毛笔书法,俗语所谓:“字无百日功。”就是说,如果用心习字,不用一百天的功夫,就能掌握书法基本功。由此可见,由抄佛经而“培福报、增智慧、修禅定、练书法”,一举四得,功莫大焉!

  (完)

  抄经礼仪

  宗舜法师 整理

  1、 准备好笔、墨、纸、墨碟。摆放抄经纸于毛毡之上。用镇纸压住抄经纸,避免高低不平。

  2、 洁净双手。有条件可用含有植物香料的香水沐手。

  3、 抄经前端身正坐,最好静坐三分钟,收摄身、口、意。关闭手机等设备,杜绝其他干扰。

  4、 有条件时焚香一支,传达诚意,供养三宝。无香亦无妨。

  5、 双手合掌,三称“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6、 诵念一遍“开经偈”:“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随后静心抄经。

  7、 抄经完毕,双手合掌,念诵一遍“回向偈”:“愿消三障诸烦恼,愿得智慧真明了。普愿罪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萨道。”然后,可为自己某个愿望作特别之祈愿。

  8、 也可以念诵宗舜法师撰写的《祈祷加持颂》: “弟子某某,心香诚献,伏祈诸佛,不违本愿。作我依祜,救我厄难,消我众病,免我毒患。灭我烦恼,除我痴暗,施我安乐,究竟涅槃。见闻随喜,共结胜缘,齐发大心,同登彼岸。”祈愿自他均沾法喜,众生皆得解脱。

  9、 待抄经纸晾干,卷起置于经筒中,供养在佛堂或者高洁之处。

  10、 及时清洁笔和墨碟,归置本处。抄经功德圆满。

  (完)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