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大安法师:一个清高的时代净土信仰在中国生根开花


   日期:2018/12/6 8:1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六朝时期,是中国文化史上最具有超越意识的一个时代,那个时代整个的崇尚老庄哲学。可能站在世间法来看叫“清谈”,甚至说清谈误国、不切实际、放浪形骸——竹林七贤——越名教而任自然,推崇隐逸之风。

  是这么一个很特别的时代,好像从政治、经济来看,挺混乱的。五胡乱华,北方十六个国家的分别建立;南朝这一边也是如此。从西晋到东晋,然后又是刘宋、齐、梁、陈。

  但是那个时代在文化上呢,确实是非常灿烂的一段时期,也是非常独特的一个时期。在各种文化交流当中,也可能是绝无仅有的一个阶段。

  那个阶段也许是汉代以来我们国家“独尊儒术”这种局面已经成熟到一定时候,有一种瓦解分离的情况。首先八王之乱就使西晋的政权已经摇摇欲坠,然后各地的农民起义,再加上北方的一些少数民族趁虚入主中原,在政治上很混乱。

  然而十六国的建立,使很多北方的门阀士族、贵族,也就纷纷南下。实际上慧远大师那个时候来到庐山,也就是由于这个战乱从北方下来的。那这些从北方下来的门阀士族,也就把这个中原文化带过来了,也就把黄河流域的文化带到了长江流域了。所以是各种文化在这激荡的一个时代。

  那个时代的中国人对精神追求,具有一种非常地渴望。对当官、赚钱,大部分是不感兴趣的。

  你看《世说新语》里有个名士,他都从来不说“钱”这个字。不仅不摸钱,口里都不说“钱”这个字。我们说比丘持金银戒——都不要拿金钱,他真的比比丘还做得精严:不拿钱,不说钱。他的妻子说“好,看你连钱都不说一句”,就给他做了个恶作剧。在他睡觉的床铺周围,到处都堆满了铜钱,看你说不说,你总得说一句:“把这个钱给我弄开吧”。然而这个名士一看钱:“哎!把阿堵物给我拿走”。他把钱都叫“阿堵物”。是这么一个清高的时代。

  我们了解这样一个时代,再了解就具体到东林寺。它为什么会形成一个中国净土宗的发祥地?它不是偶然的,这有它的一个必然性在里面。

  因为庐山自古以来就是一座的隐逸文化名山,开山就叫匡庐。原来在周代时候,就有一个叫匡俗的人在这里结庐修道,后来白日升天,留下了他住的一个房子——庐,所以就叫匡庐。

  从它的来源来看,这地方一直是一个修道的山。古代没有飞机、铁路、汽车,它更多的都是靠水路。庐山是处在长江的边岸,交通非常发达。它进,可以治国平天下——近有几个主要的都市;退,可以退到山林里面——很方便。所以历来是被儒、道、释三家隐士所首选的这么一个地方。

  但现在情况两样了,现在变成政治的、商业的这种气息了。在古代不是这个样子,也没有路上去,你得要步行上去。原来庐山就是在清末、民国年间都称为:你到庐山一天走一个寺院,一年走下来是走不完的。那就有很多修道人都在这里,我们佛教的很多祖师大德都来过庐山修行。现在是不堪言表了,到山上去你就是看到几个小庙在那里风雨飘摇之外,什么都看不到。

  好,这座隐逸文化名山有它特有的这种宗教品格,首先把慧远大师留下来了。慧远大师他不是一般人:由本垂迹,菩萨再来——东方护法菩萨。他护持各宗各派,更重要的是护持净土法门。他护持净土法门直接的一个表达,就是启建白莲社,以一百二十三位高贤的一个团体来专修念佛三昧,来验证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的存在。

  那个时代《无量寿经》已经有好几个版本了,慧远大师一定会见到过《无量寿经》。好,这样就说明净土文化到我们中国的生根开花,正好碰到了六朝时期那么一个肥沃的土壤。

  要没有各种文化在那激荡,没有一个非常的人物聚集了一个非常的团体,修这么一个非常的法门,得到非常的果证,这个不可思议的净土法门想在中国生根开花,也是比较困难的、不容易的。

  因为这太难信了。再加上我们中国人,还比较受儒家文化的影响,比较注重六合之内的事情,注重伦常关系,注重实践理性,注重治国平天下,这样过于超越的东西是需要一定的善根——甚至一种信仰上的跳跃,才能信服的。

  那么将净土宗念佛一法在中土扎根——开花——结果,是慧远大师的一大功绩,也是那个时代中国人共有的善根所感。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大安法师       净土信仰)(五明学佛网:大安法师       净土信仰)  

 魏道儒教授:宗教融合与教化功能──以宋代两种华严净土信仰 

 大安法师:一函遍复讲记 第四部分 结语 

 大安法师:一函遍复讲记 第三部分 修行中需要注意的十二条 

 大安法师:一函遍复讲记 第二部分 略述信愿行 

 大安法师:一函遍复讲记 第一部分 背景资料的介绍 

 杨笑天教授:永明延寿禅师的净土信仰之确立 

 张文良教授:玄奘与弥勒净土信仰 

 大安法师:净业行人要有真诚心 

 大安法师:以“都摄六根、净念相继”的方法念佛 

 大安法师:简单才美 

 大安法师:凡有愿者 终必能满 

 大安法师:大安法师对国学推广志愿者的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