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仁清法师:遇善知识种种安慰为说妙法


   日期:2018/12/25 9:37: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接下去是下品下生的。“下品下生者,或有众生”,有一部分众生,“作不善业,五逆、十恶”,这里讲到五逆了,上面就是不造五逆,也不诽谤佛法,最下边这一个讲到“五逆”了,这说明阿弥陀佛的慈悲愿力多么伟大!连五逆的人都能接。为什么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上说唯除五逆诽谤正法呢?也不是说阿弥陀佛不来接,是造了五逆和诽谤正法的人业障很重,很难和佛的接引愿来相应,所以他不显现往生西方,是这个原因。

  在这里又举出了一种特殊情况:“五逆、十恶、具诸不善”。造了五逆、十恶,造了很多不善的人。“如此愚人,以恶业故,应堕恶道,经历多劫,受苦无穷”。“如此愚人”,临命终的时候,你看,还是一个特殊的缘起,特殊的情况:临命终的时候,“遇善知识,种种安慰,为说妙法,教令念佛”。

  后面很重要!根据经文,我们改变一些、调整一些自己以前的错误知见。“遇善知识,种种安慰,为说妙法”,就是用佛法原理来指导他,用佛法的原理安慰他,或者念佛,或者诵经,或者做种种的功德回向给他。“教令念佛”,他临命终了吗,告诉他念佛,后面有一句话非常重要!

  “彼人苦逼,不遑念佛”。“彼人苦逼”,被这个痛苦所逼,“不遑念佛”,这个也很重要。这句话呀,我们根据佛经上来讲,能够指导我们改变一些错误的理念。彼人就是那个人。痛苦所迫,不遑念佛,后边慢慢仔细听,“善友告言”,就是善知识告诉他了,“汝若不能念彼佛者,应称无量寿佛。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称佛名故,于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

  什么意思?善友告言,很重要一点,善友告诉他,“汝若不能念彼佛者,应称无量寿佛”。如果你不能念彼佛者,不能念佛呢,那么应称无量寿佛。一个是称名,口称名号的持名念佛,一个是观想。所以真正的佛教经典当中的念佛,就是念佛之“念”,是“今”、“心”,当下的念头。当下的念头是什么东西?观想。真正的念佛,是以观想为传统的正规方式,那么这个口称名号是一种辅助形式。

  所以佛教经典上有四种念佛:有口称名号,观像念佛,观想念佛和实相念佛,有这四种念佛方法。真正的念佛是观想,从这里就体现出来。你念佛吧念佛吧!他很痛苦,观想观想不了了,有人就告诉他,你看你这个样子,观想不行,那你这样,你口称名号吧,口称名号,用嘴。所以说有很多念佛堂,念佛堂加一个“口”字,“唸佛堂”,为啥?他知道口称名号。

  真正的传统意义的念佛,是观想,观和想,是大乘佛教非常普遍的一种修持方法。观,止观、奢摩他、毗婆舍那、禅修、观修,统统离不开这个东西。所以,这个念就是观。观什么?观佛的像,观佛的名,观西方极乐世界依报庄严,可以观莲花,可以观落日如悬鼓,主要是和佛的证得的功德和智慧相应。就是你的心就是他的心,你的心就是他的像,他的像就是你的心,印心,今、心,这是真实的传统意义的念佛之念。所以我们现在理解的口称名号,那是念佛的一种,那是不得已的一种方便说法,不是传统意义的念佛方法。

  但是我们要是了解了这个理论以后,一定把我们平常口称名号的念佛方法和我们的观想结合起来,这样的话,就和佛教经典上说的那个方法相应了,这是它的本质。由于这个善友告诉他说,你现在非常痛苦,不能观想或者观想不清楚或者观想不起来,那怎么办?你应称无量寿佛,称名,念佛号。痛苦疼得“哎哟”,别“哎哟”,“佛哎”,他总要呼吸,用呼吸发声来念这句佛号,这样的话也算是念佛。

  但是后面有一句“如是至心,令声不绝”,要至心、要虔诚,“令声不绝,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称佛名故,于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每一声佛号,都能除八十亿劫生死重罪,这样的话,临命终他就消业了。

  这种人临命终的时候,“见金莲华,犹如日轮,住其人前”。这个金莲花就像个太阳一样安住犹如日轮,在这个人的跟前,一会儿,这个人就随着这个莲花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了。“于莲华中”,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以后,他在莲花里边“满十二大劫,莲华方开”,就是说的下品下生的人到那边,十二大劫花才开,十二大劫相当于我们这边161亿万年,这个我们上午已经说了。满十二大劫以后,就是161亿万年以后花开了,花开以后,观音和势至“以大悲音声,为其广说诸法实相”,关键一条“除灭罪法”,因为他这个罪过很重吗,观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给他讲灭罪法。“闻已欢喜,应时即发菩提之心”。十二大劫之后,观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给他讲灭罪法。他听了这个法以后,刚刚发心。

  ——摘自仁清法师《念佛你登几品莲》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仁清法师       善知识)(五明学佛网:仁清法师       善知识)  

 傅味琴居士:学习释迦佛,祈请善知识为胜为导,不退菩提心( 

 普献法师:宝积经讲记 四真实善知识 

 普献法师:宝积经讲记 四善知识 

 普献法师:宝积经讲记 四非善知识 

 果煜法师:法云灌顶 谁是善知识 

 怎样亲近善知识 四、依师乃为学法,恒常修信念恩 

 怎样亲近善知识 三、了知知识德相,如理寻访明师 

 怎样亲近善知识 二、认识依师胜利,亲近善友知识 

 怎样亲近善知识 一、认清世间过患,远离恶友恶法 

 宋智明居士:禅观入门 二、禅的正见研习与参学 如何参学善 

 万行法师:降伏其心 一 关于善知识 

 仁清法师:金刚经的简单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