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太桥旦曾堪布:要赶走内心里的鬼​


   日期:2019/1/14 9:10: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佛法和世间法并非对立,只看我们如何运用。有些人认为,学佛以后很多世间法都不能做,电视也不能看,手机也不能用,认为佛法和世间法是两码事,这个观点是错误的。世间万物都离不开虚空,佛法就像虚空一样,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上,我们需要把听闻的法教与生活的点点滴滴结合起来,佛法才能慢慢融入内心。

  在面对世间八法时,凡夫的心很容易波动,对利、乐、称、誉会欣喜,对衰、苦、讥、毁则排斥,而这恰恰是修行的最大障碍,导致很多人修行半途而废。而真正的修行者,则很淡然,把一切都看得很轻,平等地对待,平和地接受。就像龙树菩萨所说:“利无利苦乐,称无称毁讥。了俗世八法,齐心离斯境。”

  如果我们想从镜子中看见一张干净漂亮的脸,首先就要清洁自己的脸庞,再略施粉黛。同样,修行也是如此,我们不仅要修持清净观,还需具备慈悲心,这样才能让我们所见到的万事万物变得清洁无垢。

  做任何事,如果我们的方向错了,那么我们越努力,离正确的目标就越遥远。同样,如果我们的心没有转向佛法,所念的咒、所修的法、所有的功课都属于世间法;只有我们的心转向了佛法,做世间事也同样是在修习佛法,一切所作所为都是佛法。

  学佛修行的主要目的就是与烦恼作战,所以修行人要像一个军人。军人的目标是战胜敌人,修行人的目标是战胜烦恼。军人的敌人在外面,修行人的敌人在内心。学法越多、修行越久,对烦恼的战斗力应该越强。

  烦恼是仇人的孩子,我们越纵容它养育它,它将来给我们带来的伤害越大。如果我们还没有能力处理掉它,至少也要让它没有攻击力。

  当我们保持中道时,内心的正能量远远超乎想象;

  当我们堕落极端时,内心的负能量也远大于想象。

  内心蕴含正能量还是酝酿负能量,取决于你是否具备见地与修证。

  佛法绝不是衡量他人过失的工具,而是调伏自心的殊胜灵药,更是自觉觉他的圆满方法。

  倘若我们认为自己是完美的,要想到他人也是一样的完美;

  倘若我们觉得他人有缺点,要想到自己也一样有缺点。

  在轮回里,我们同样是被无明蒙蔽、被我执束缚、被烦恼折磨、被痛苦煎熬。我们没有任何理由认为自己比他人更完美。一切众生皆平等,在生死规则、因果规律、苦乐感受、佛性真理面前,人人都平等。

  如果想要获得解脱,唯一的方法就是破除无明。在破除无明之前,首先,要对自我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其次,要破除对自我的过分珍爱和主观认同,同时要减少、消除对他人的排斥和嗔恨。

  佛经中提到人生有八苦,即: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求不得苦、患失之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人活在这个世间,这些苦痛都是无法避免的。一旦获得解脱,一切苦将被彻底熄灭。这就是我们学佛并追求精神解脱的根本原因。

  我们内心的自私之心、坏脾气等烦恼就好比房间里的鬼。如果我们想舒舒服服地睡个安稳觉,平平安安地过个好日子,唯一的方法就是要先把内心里的鬼——自私之心、坏脾气等统统赶走,这样才能建立起菩提心,才能获得自由,才能恢复清净自在的生活。

  嘴上祈愿的是要利益一切众生,心中向往的是无上菩提,但在实际生活中却连对身边最亲近的家人都不够体贴,对亲朋好友做不到关怀,也几乎没有帮助他人和为他人付出的概念。这些做人的基本条件都没有培养的话,我们怎么能积累福德资粮和智慧资粮呢?没有积累福德资粮和智慧资粮,又怎么能证得圆满佛果呢?

  我们的心就像一亩田,如果没有种下戒、定、慧的庄稼,那就会长出贪、嗔、痴的杂草。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太桥旦曾堪布       内心里的鬼​)(五明学佛网:太桥旦曾堪布       内心里的鬼​)  

 太桥旦曾堪布:都说善恶终有报,那到底是怎么个报法? 

 太桥旦曾堪布:是谁束缚了你 

 太桥旦曾堪布:造业越久 越难净除? 

 太桥旦曾堪布:想成为一个真正的佛教徒,标准是什么? 

 太桥旦曾堪布:女众弟子如何以正确的心态依止上师 

 太桥旦曾堪布:究竟什么才是修行? 

 太桥旦曾堪布:内心充实,才会有真正的幸福感​ 

 太桥旦曾堪布:“自利”和“利他”,根​本不矛 

 太桥旦曾堪布:活了这么多年,你找到你的心​了 

 太桥旦曾堪布:世间所有相遇都​是因果 

 太桥旦曾堪布:修行不必攀比功课数量 重要的是能够调服内心 

 太桥旦曾堪布:都说善恶有报,你知道到底怎么个报法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