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立身十戒


   日期:2019/1/17 5:54: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第一、谨言行以寡过。就是说讲话和行为要特别地谨慎才能少做错事。祸从口出。

  第二、节饮食以尊心。吃东西少的人是尊重自己的心,不会脑子不好。因为脑子和心是连在一起的。

  第三、省嗜好以养心。就是说你的嗜好越少,你的心就越平静。嗜好是越少越好,比如喝酒、抽烟、赌博、好色等。心中越是没有嗜好就越是没有欲望,心就会越平静。心不能平静,怎么修心呢?

  第四、耐烦劳以尽心。一个人如果能够忍耐、任劳任怨的话,这个人的心是很踏实的。是我做的,我实实在在做了,开心吧?菩萨都是教我们怎么做人。人有阳寿,非要拼命抽烟;叫你不要参加汽车比赛,非要去飙车;叫你开车当心一点,非要酒后驾车,才会产生恶果。菩萨教我们多劳动。劳动就是运动,劳动产生美。尽心尽力了你才会舒服,你就不会后悔,你就不会难过。

  第五、慎喜怒以平气。就是说开心的时候要特别谨慎,发怒的时候也要特别当心,气直接关系到你的喜怒哀乐。生气了、发脾气了、开心了、喜气洋洋,都是你的气在动啊。一个人如果没有气了不就死了吗?人活着不就是一口气吗?所以要掌握好自己的这一口气。很多人以为自己中六合彩了,原来是把6看成了9,白开心了。所以喜和怒都要谨慎。今天发脾气之前好好想想:我这脾气该不该发?发了是不是值得?会不会伤我身体?会不会伤我心上的人?我不要发脾气了。今天我喜的时候我开心了,开心过头了照样出事,因为随喜而来的就会有灾祸。它就是阴阳,阴阳是相接的。一个人一辈子不会永远顺利,也不会永远倒霉。人就是在理解喜怒的时候容易把喜事忘记,因为他开心的时候他就不太感觉到正在开心。你们去试一试,看喜剧片你笑的时候,你自己没感觉的,就只知道开心。但是当一个人生气的时候、难过的时候,他就知道我在难过、我真的过不去。明白了吗?实际上菩萨跟我们就在人间。想想看,这些都是菩萨教我们怎样做人啊,人成即佛成。你做人像菩萨了,你不就是菩萨吗?平气,就是心平气和。

  第六、戒夸张以集事。一个人吹牛就叫夸张。明明一点点事情,他把它说成好大,也称为夸大。人活在世界上不要夸张。不要居高临下,要以集事。以集事就是说任何事情都是大家一起来把它做好。任何事情都是靠着大家的力量,你会错吗?如果你一个人做,你就有可能犯错。集思广益啊。

  第七、崇退让以合众。就是说人在社会上要学会退让。一个不懂得退让的人是不合群的,是不能和大家在一起的。“崇”就是崇尚、尊重、推广的意思。退一步海阔天空,让一步前途无量。很多人越让,前途越好;越冲,前途越艰难。

  第八、慎诺言以全信。就是说承诺要谨慎才能让人家全方位地相信你。要想得到信任度,尽量不要去夸大,尽量不要说谎话。一句谎言需要十句谎言来弥补。

  第九、减耗费以惜福。尽量减少你生活中的浪费和家里的耗费,要珍惜福气。人道为什么可以修上天,也可以下地狱?实际上人道是个很奇怪的道,这个道就是借假修真的地方。如果你在人道狂修,你也许永远不会到下面去了。如果你借用这个地方狂做坏事,你也许永远做不了人。人道像个中转站一样。

  第十、存悲心以养德。人的道德是怎么样来的?因为你慈悲人家、你悲愍人家,你感觉这个人苦、那个人苦,你的德性就出来了。我们看见谁都要觉得他可怜。你觉得人人都可怜,你就养成慈悲心了,你就不恨人家了,积福德啊。什么叫养德?你的德性是养出来的。什么叫养?不是养孩子的养,是培养出来的。所以为人慈悲是为人之天地之本。学佛修心可以保持你的这个“本”,借假修真才是真正的爱惜这个“本”。培养佛境界,坚持度众生才能让这个“本”得到清源,回归天界,共证无上正等正觉。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立身十戒       存悲心以养德)(五明学佛网:立身十戒       存悲心以养德)  

对不起,暂时还没有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