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今天人与人的关系,报恩的少,抱怨的多!


   日期:2019/1/30 5:24: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解】其人对父母之教诲,则“违戾反逆”。

  现在在这个社会,这桩事情特别多、特别明显。所以社会为什么会这么乱?人心不善到极处。什么原因?固然是今天人与人的关系,报恩的少,抱怨的多,还债的少,讨债的多,原因就在此地,不能不谨慎。人命无常,年轻走掉,二十几岁、三十几岁走的很多,七八十岁的少有,我们都看在眼里,有没有警觉?佛经上所说的现实环境——“诸法实相”,每一天时间都在给我们警告。这一秒钟过去了,再不会回来;这一天过去了不会回来,一分一秒也不会回来。到哪里去了?回归自性了,我们自己不知道、不觉悟,唯有真正通宗通教、真正修行人他知道、他能够掌握,能够与时俱进,成就道业。这也是业,这个业与道相应、与自性相应。

  【解】“违”指违背。“戾”者狠暴。故违戾具狠毒背叛之义。

  这就是“不孝”。现在人把不孝、不敬视为正常。真正做到“孝顺父母,尊敬师长”的,人家看到你觉得奇怪,叫“反常”了,这问题严重!

  这个底下说:

  【解】父母有子犹如冤家,故云“不如无子”也。如是恶子,辜负慈恩,故云“负恩”。违背礼仪,故云“违义”。“无有报偿”表对于父母之恩德,全无报答。

  这些事情,释迦牟尼佛怎么知道的?完全讲我们现代社会,三千年前他怎么知道的,佛的六通,六种神通,天眼、天耳没有障碍,把我们今天现实环境统统都说清楚说明白了,苦,太苦了!有极乐世界,很容易去,应该记住,到极乐世界去,这就对了。

  【科】癸二、情义俱无

  【经】放恣。游散。耽酒。嗜美。鲁扈。抵突。不识人情。无义无利。不可谏晓。六亲眷属。资用有无。不能忧念。不惟父母之恩。不存师友之义。

  这几句话,可以说把现代社会都说尽了。真苦!

  我们看念老的注解:

  【解】“放恣”者,放荡自纵。“游散”者,游乐散漫。“耽酒”者,好酒贪杯。“嗜美”者,爱食美味。又“耽”者取乐过度也。“嗜”者贪而无厌也。以上指肆情酒食,贪饮无度,正明酒恶。

  现代社会年轻人、中年人,经上所说的事有几个人不犯?!几乎是找不到了。即使是在佛门也很难得真正找到。学佛了比较收敛一些,难得有不犯的。我们读这些经文,最重要的是反省自己,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有没有违犯。有,赶快改,来得及;没有,很好,要坚持,决定不违背佛陀的教诲。经典里面所记的佛陀教诲、这《注解》里面东西都是菩萨、祖师大德,都不是凡人,圣贤教诲。

  特别是说到酒,没有理由破戒。前面讲了酒的开缘很多,不能借酒的“开缘”去破戒。“开缘”是一种不得已,特别是利他,真正起作用是可以的;如果不起作用,一笑了之,还是算破戒,不能不知道。

  【解】“鲁扈”,义寂《述义》曰:“鲁者鲁钝,谓无所识知也。扈者跋扈,谓纵恣自大也。”

  目中无人,狂妄无知。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净土法门       报恩)(五明学佛网:净土法门       报恩)  

 傅味琴居士:供养为报恩 忏悔为成就 

 如本法师:净土法门 

 陈兵教授:净土法门实似论 

 净界法师:净土法门的特色 

 净界法师:念佛不等于修净土法门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五讲 净土法门的实修与检非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四讲 净土法门修持的正助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三讲 净土法门的特异方便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二讲 净土法门的特质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一讲 净土法门是大乘佛法的真实之教 

 净界法师:修学净土法门应该注意的事情 

 竺摩法师:净土法门的信和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