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广行法师:平常心是道!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


   日期:2019/2/7 13:08: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我们已经皈依三宝,皈依佛了,就不要去皈依那些天魔外道,他不能解决我们的生死问题,所以不皈托他。而我们皈依三宝,他能够让我们产生无量的功德,因为佛法僧三宝能够启发,引导人们离苦得乐,走向涅槃解脱的道路,所以我们要皈依三宝。皈依三宝,这里面有示像有理体,简单地说,示像叫做住持三宝,或者叫做化相三宝。化像三宝,是佛陀刚刚出现在印度以释迦牟尼佛为佛宝,佛陀所讲的四谛法是法宝。

  当时,鹿野苑的五个人,跟佛陀一起修行,然后这五个人皈依佛以后出家了,现僧像叫做僧宝,这就是最初三宝的成立。住持三宝,佛陀已经入涅。我们只知道有释迦牟尼佛这个名称,有佛像的存在,我们产生礼敬,有经书法宝的存在,让我们依经书。还有随佛陀出家的僧人,这都是我们皈净的一个对象,这就叫做摄像三宝,这都是我们能看得见摸得着的。理体三宝,或者叫一体三宝,分这两种。一体三宝啊,就是三宝当中,每一种都具足三宝的功德。佛宝,佛陀他能够讲法,佛本身于理无争无为,法能够产生佛,那么法本身有鬼持,法理无争无为。僧宝,僧能修行成为觉者,僧能依法而行持,僧和合无为,这样一个当中,又有其他两种,这叫一个具足三宝。还有一种叫做理体三宝,每一个众生都有三宝的功德,我们都能够修成佛,我们依法去修行,那么我们蕴含了很多道理所在。以理能够遵行,以理无为无争,这样我们都能够具足三宝的功德。我们皈依示像三宝,是要反观于理体的三宝。要正得这样一个究竟的道理,这是我们要皈依三宝的目的,所以我们皈依佛,以佛为师,皈依法,以法为师,皈依僧,以僧为师。一切的出家人,都是我们的皈依对象,都是我们的师父,作为居士,我们都应该恭敬。佛法是从恭敬当中求得,有一分恭敬得一分利益,消一分业障。产生一分傲慢,就与烦恼相应。根本烦恼里边,有贪嗔痴慢疑,还有恶见邪见,这是根本烦恼,能够使我们轮回生死。烦恼即迷惑,人类因迷惑而造诸恶业,受种种的痛苦。

  这个痛苦的来源啊,都是由着六种根本烦恼而起的。第一是贪,对顺的境界起贪爱,非得到不可,否则心不甘情不愿。贪即贪爱,贪恋,贪浊,对于五欲过分的追求,或不易的窃取。或对于自我的财务与所学的理法悭吝不舍,不肯施惠于人。只为私欲损害他人,贪之为害,罪孽深重,经云死堕恶鬼,受饥渴报。第二是嗔,嗔即嗔恚,对涅的境界生嗔恨,没称心如意就发脾气,不理智,意气用事。对违逆不顺之境,不能忍受,生气愤怒或横起爆恶,损害他人。或饥渴寒热到来,无涵养心而生嗔恨。很重的嗔心,要跟人家结怨仇,居士与居士之间结怨仇,居士与出家人结怨仇,跟家人朋友结怨仇,然后,又拼命的念佛供养,这样修行有什么效果呢?想要了脱生死,想要离开这个五浊恶世,杂染的世界,就必须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要远离嗔心放下执念。

  《华严经》云,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嗔秽之某害,死堕地狱,受身像丑陋报。第三愚痴,愚痴就是对因果事项不明,是非不明,善恶不分,颠倒妄取,取之邪见,叫愚痴,不是那种痴呆啊!因愚痴而智慧闭塞,而妄生贪求,求之不得,则称嗔恚,故愚痴为三毒,贪嗔痴的总根,能造伤天害理之事,死堕畜生中受人宰割。第四是慢,慢即骄傲自大,看不起人。对于他人不如自己的或超过自己的,乃至与我程度相等的,都表现轻慢态度,造成不能与人和睦共处的苦恼。第五是疑,疑即怀疑不信对佛教的教理善恶业力,以及世间一切实事实理都不能诚信无疑。堵塞扇门,滋生邪见,造出是非恶业,贪嗔痴慢疑五烦恼,是心着垢染,系服不脱,未知思祸即思想上的迷糊错误。其性质迟钝,难以制服尤其无名惑,不易断灭,故称为五钝时。第六不正见,由思维不正产生错误的知见。有五不正见,即萨迦耶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萨迦耶见,即身见或我见,因只此身以为有我,其实此身是五蕴,色受想行识,这五蕴。

  四大,地水火风,这四大和合而成。本来是无常败坏之物,而无知却执着之唯一,为常为变为主宰的时我存在,这就是萨迦耶见。边见,又名边执见,边是鄙陋或偏差的意思。即谓所得的知见鄙陋,有所偏鄙。执长执断个咯一边,执长的知见以常为恒长不变,人死仍旧为人,牛死仍旧为牛,贫穷永远是贫穷,富贵永远是富贵。执断的知见,以人死一灭永灭,无有生死轮回生辰之事,则做恶何为,无善恶因果可论。邪见,邪见即不正的知见,不信正法,卜无因果,毁谤圣贤,坏诸善事。见取见,见就是指前边说的我见,边见,邪见,取是取着不舍,乃对前说三不正见执以为实。又这见亦名非果即果,即是自己还没有亲正圣果,而妄执已得到圣果的错觉。戒禁取见,戒是戒止杀盗YIN妄之累,禁是禁绝饮酒赌博吸鸦片烟等嗜好。持戒和守戒本来是好的,为什么反说不正见。

  这因为过换在一个取字,取是执着,妄自执着,其所持不正的戒禁为最殊胜。如印度有一种外道,他们持牛戒或者持狗戒,便食草食粪,或做头岩头水付火,卧荆等种种苦行,本非出世正因,却执着修此类苦行之因,能获得最上的涅槃妙果,故又名非因计因。以上这五种不正见啊,是知见上的迷惑,称为见惑。是因为邪知邪见,邪思维等而升起不正见。如闻正法,于见道中既能顿断恶见,因为意断恶见之故称为五力使。

  佛经里说,舍利弗本为外道弟子,因与马胜比丘听到佛教因缘法门,即弃邪归正。亲闻佛陀说法之后,七日变通佛法,正三果罗汉,再经十五日的修持,断十惑证阿罗汉果。十惑即贪嗔痴慢疑及五不正见,也称十使。未能使令众生,迷惘沉沦苦海,由此十使,而起见思二惑,故为烦恼的根本,有情生死流转的苦因。如果嗔心太重,带着太重的嗔心慢心痴心疑心,不正见在修行,来生有可能就失去人身了,所以诸位啊,你不知修哪一道去了,这不是我说的啊,这是佛陀说的,佛陀的慧眼观察到,众生的业因业果如是,一切如是因如是果。

  我们要相信佛法是这样啊,但是你不相信佛法呢,因果也就是这样,谁也逃脱不了!我们不要总觉得自己,我很好,我很修行,我很供养,如何这般,我也很念佛,你念的这个佛号呀真的是太差劲了,不觉得吗?因为你的这个贪嗔痴我慢不正见,有没有解决呢?如果没有解决,依然生死啊,还得再来。你修行到底修什么呢?念佛念了,可是这些根本的问题没有解决啊!整天到处师父啊法师啊,快来给我们讲讲经吧,那么你最基本的问题都没有解决,就好乐听,听完了回去了,还是那个老样子。哈哈,你数数看吧,你今年多大岁数了?后面还有多少时间呢?所以赶快放下吧,既然我们相信佛法,必定要这样做的。我们皈依三宝,修行佛法,要有这样一个理念,你所做的是不是贡高我慢,对三宝有没有产生恭敬心。我们皈依三宝,要礼敬三宝,不能产生与贪嗔痴慢疑不正见相应,那就做生死业了。

  怎么才能既知道烦恼又能破除烦恼,唯有老实念佛啊,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念佛则心静,心静则智慧现,便可知道烦恼的所在。一念佛则得十方一切诸佛菩萨护法龙天的智慧加持,法力护持便可以破除烦恼。金刚经云,无我人众生受者四项,又云离一切诸相有命诸佛。若知无我,烦恼便不生,即断烦恼,则能离诸相,能离诸相,则佛道自成。

  我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当中,总有许多烦恼的事儿,而且很容易把我们不好的情绪发泄给周围的人。我们通常只在乎自己受到了委屈,却忽视对方的感受,因此不自觉的伤害到了别人。所以当有不快乐之举或生气之举,如果能多想一想,其实不是为了生气而工作的,不是为了生气而交朋友的,不是为了生气而修行的,不是为了生气而做夫妻的,那么我们就会为自己的烦恼心情开辟出另一番安详。一切因缘而起,因念而生,执着于某一件事或者某一物就会患得患失,烦恼也就接踵而至。如能看开一切啊,心无挂碍就会无所畏惧,人生往往是怕什么来什么,当你看淡得失,无谓成败的时候,反倒顺风顺水,遇难成祥。人生最宝贵的就是要有一颗平常心,平常心是道,远离混浊,平静如水,不为世间五欲所惑,不被人生百味所迷啊。

  我们了解了三宝的义理之后啊,就要皈依三宝,皈依的做法呢,在经典里面非常的简单,也可以说极为简单。佛陀在世的时候啊,皈依的人善根深厚,根基很厚很深,当然就用不着太多的仪式了,我们现在呢,如果用太简单的仪式,人们感觉不怎么样啊。

  佛陀在世的时候啊,仪式很简单,最初皈三宝的一个叫叶舍比丘的父亲,皈依三宝,他只是在佛陀前这么说,他说,我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愿世尊听为优婆塞,这样一说他就算受三皈依了。如果现在的人们来皈依啊,就这么句话一念,他们就会认为太快了,所以我们要举行种种的仪式。这个皈依的仪式非常重要,我们要通过仪式达到我们心愿的一个效果,通过这个仪式的做法,我们内心产生一种恭敬,达成皈依种下这个皈依的体了。

  皈依三宝的词句啊,虽然很简单,但必须要清楚明白,在道宣律师的《羯磨疏》里面,诸界受法当中这样讲,若师教研就是师父在那里教你说。佛弟子答言而或不出声或与不拒,皆不成皈依啊!你叫他皈依,他说可以,然后教他念,他念不清楚,这样都不成皈依的,或者语言语音不同,听不懂,这也不成皈依。我们皈依的时候啊,应该要先让知道皈依的义理,正受三皈依的时候,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这三说必须要听清楚念清楚,才能成为皈依。后面皈依佛境皈依法境皈依僧境,那是叫结法圆满皈成。前面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必须要念清楚,或者听清楚,才称为皈依,虽然简单,但是这要求的是非常的严谨的。以上所讲就是皈依三宝的大概义理。

  文章根据中国佛学院广行法师《在家居士律仪》开示整理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广行法师       皈依三宝)(五明学佛网:广行法师       皈依三宝)  

 圣轮法师:浅释「皈依三宝」的殊胜谛 

 惟觉法师:皈依三宝的介说 

 怖畏轮回恶趣苦 皈依三宝求庇护 

 梦参法师:朋友皈依三宝后,常有自杀念头,怎样处理? 

 本性法师:福州开元寺信众皈依三宝仪规 

 如孝法师:细话学佛·如何如法的皈依三宝 

 仁焕法师:皈依三宝和皈命西方有何不同 

 仁焕法师:皈依三宝和皈命西方有何不同 

 达照法师:禅修要义 第一章 皈依三宝 

 悟妙法师:皈依三宝是幸福之源 

 慧净法师:略谈三皈依(皈依三宝) 

 其它法师:皈依三宝表图略解(净天法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