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传喜法师:佛再慈悲,也不能替代你放下解​脱


   日期:2019/2/28 7:30: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极乐世界是超越彼此的,真正的西方不是东西对立的西方,而是指一切万法的归宿,就像太阳从东方升起、从西方落下,西方象征着的是生命的回归。

  从理性上来讲:一切法无不从此法界流,无不还归此法界。轮回的状态是迷失的状态;念阿弥陀佛是觉悟的状态。轮回的状态是有限有量、有生有灭的;觉悟的状态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的。觉悟是心灵的一种高度,当它提升到一定层次的时候,你会发现心灵确实是不生不灭的。

  我们低层次的第六意识有着猛烈的生灭现象,就像汹涌的波涛起伏不断,而第七意识不是汹涌的波涛相,而是像宽阔的长江水那样迁流不断。凡夫对自己心的状态根本不认识,更谈不上去驾御它。有位尊者有个很形象的比喻:心好比一匹野马,正念好比栓马的绳,正知喻为马的主人。如果你没有正知正念的话,这匹野马一定会狂奔乱跑,最终把你重重地摔下马来。

  众生追求外在的物质、追求所谓自身的价值,都是因为迷失了真心,被贪嗔痴这匹野马驮着乱蹦乱跑,想下都下不来。怎样才能解脱这些烦恼痛苦呢?只有通过修行,真正掌握心的本质,才能够驾御这个心,自在地遨游在万法迷乱的法相上,而不被境界所迷惑。佛陀放弃皇位出家修行,返观内照超越色身的束缚,证到了心灵的正遍知、无上正等正觉,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佛陀在证悟时感叹:“奇哉!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但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我们每个人都有佛性,我们的佛性也有“正觉”,只是没有“无上”也没有“正等”,那障住我们的到底是什么?是身见,也就是我见,拼命地执着有一个“我”,这个“我执”就是我们生死的根本。所以声闻乘首先要破身见,也叫见惑,身见破了就是了了分段生死,之后还要破思惑,这就是声闻、缘觉法。

  我们光从理论上明白这些是不够的,还要发大心,在六度万行的事相上去磨炼,这就是菩萨乘,布施、持戒、忍辱,把这些障碍一个个破掉,然后达到正等,最后达到无上。我们每个人现前都有这个本觉,所以都有成佛的资本,但是被我执被自己的业力所困。佛看到我们众生太可怜了,就把自己亲证的如何转凡成圣的方法告诉我们,希望我们也能够成佛。

  但是佛再慈悲也不能替代我们解脱,因为,迷是你的心迷,觉也要你的心觉,所以佛用了大量的时间来讲因果,讲迷的现象,讲苦的本质,就是让我们能早点觉悟,生命的本质是用来修行的。最后,佛陀看因缘成熟了才讲了出世的本怀:一切众生皆可成佛,因为一切众生都有这个本觉,成佛是现成的。

  心灵是没有障碍的,佛的心和众生的心是一体的、是相通的,所以忆佛念佛时,佛的功德就会印现到众生的心里。祖师比喻得好:“清珠投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这就讲到密了,净土宗是大密宗,是佛的悲愿、佛的本怀,净土法门是可以即身成就的法,所以又称为圆顿法。

  但是这需要众生彻底的信心。即身成就靠什么身?靠法身。靠什么渠道?靠凡夫分别意识里的信心。通过凡夫坚定的信心,佛陀果地的功德才能印现到我们的心里,把我们内在本性的法身引发出来,所以只要我们对佛有皈依、有信愿,我们的业障佛可以暂时代我们扛着,所以叫带业。然后依我们的信心和佛陀的悲愿,我们念佛可以生到佛的大愿的生命中去,我们的那朵莲花就是一切诸佛菩萨的悲愿。

  阿弥陀佛叫无量光无量寿,“光中化佛无数亿,化菩萨众亦无边”,从这个角度来说,所有的显现都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是阿弥陀佛,释迦牟尼佛是阿弥陀佛,药师佛也是阿弥陀佛,莲花生大士也是阿弥陀佛,观音菩萨也是阿弥陀佛。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