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唯有痴情佛难度


   日期:2019/3/5 15:3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文/寂灭

   佛教认为,凡夫俗子都有三毒:贪、嗔、痴。

  “贪”指的是对美好的东西有贪求、贪恋。贪名贪利贪色、贪声贪味贪香。每一个人因为自己的因缘、根性不同,所贪的对象也就不同。

  “嗔”指的是嗔恨心,凡是不顺自己心、不如自己意的,就会生起嗔恨心。

  “痴”指的是不明是非、不分善恶,没有智慧。人之所以贪,之所以嗔,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痴。

  曾经,有人失恋,前来诉苦。能看出来,他极其痛苦。

  从他的描述中,忽然想到一个词:痴情。

  爱情是美好的。但是痴情就没有那么美好了。因为痴情是对人的感情达到了痴心的程度了。

  因为痴,在相处的过程中便会因执著而贪恋,或因无常而嗔恨。贪恋美好的,嗔恨不好的。

  尤其是在失恋以后,如果依然执着,这就会变成一种捆缚,不仅捆缚了自己,也给身边人添麻烦,反而得不到自在和解脱。

  怎么办?

  一片痴心,其实是执着的心。这片执着的心,念念相续,念念无间,永无疲厌,总会强烈而持久的忆念对方,令自己烦恼不已,痛苦不堪。

  其实,如果虔诚学佛,这片执着的思念之心是可以转化为精进的念佛之心的。具体来说,就是“以念汝之心念弥陀”。

  须知烦恼强烈的时候,智慧更猛烈。倘念汝之心更强、更专注,则念佛之心更切、更精进。只要发大心,这一念是可以转的。

  这里说的发大心,一是出离心,二是菩提心。因为有念汝之痛而强烈的要想出离,这是出离心;因为自己体会到痛而强烈的想要帮人也拔除这种痛苦,这是菩提心。

  有了强烈的出离心和菩提心,再生起强烈的慈悲心,念就可以转了。念汝是为己,念佛是为众生。在转的过程中,自己的心境、心量都会发生微妙的增上变化。

  有痴心,是因为“一念倾心”,这是在一念中全身心的投入。今年除夕夜庐山东林寺大安法师的开示新闻报道中,有一幅图,写着大大的两个字:故乡。旁有一副对联:十劫援手迎海众,一念倾心入宝莲。

  “一念倾心入宝莲”,见载于唐代善导大师的《观无量寿佛经疏》,是说下辈下行下根人,临终时苦相如云集,“忽遇往生善知识,急劝专称彼佛名。化佛菩萨寻声到,一念倾心入宝莲,三华障重开多劫,于时始发菩提因。”这一念心,其实就是在真正的信愿行中都摄六根、净念相继。

  之所以说一念倾心定至极乐,是因为阿弥陀佛一直在忆念我们。

  大安法师说,我们遗忘自己的故乡太久了,其实阿弥陀佛一直在忆念我们、欢迎我们,如母忆子。我们这些穷子、浪子、独子要忆母。母子天性相关,定能感应道交,有一念的感应,就能受用。所以,我们要抓住当前这一念,念兹在兹,舍自性秽土,求自性净土,回归故乡,领略本地风月。这其实也是说,只要一念倾心,定入宝莲。

  是的,“二人相忆,二忆念深,如是乃至,从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乖异”,“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

  能在智慧的观照下“一念倾心”,其实就是真切的修行、真正的修行。

  有位法师曾经在一篇文章指出:真正有智慧的人知道,就是要在自己迷执最深重的地方去修行。

  他说,婚姻关系、男女之情是人生最大的关口。

  处理得好可以得到幸福,可以化解业障,可以优化生命,净化业力,实现生命觉醒,成为菩提伴侣,法亲眷属。那么世间、出世间都圆满。

  处理得不好,今生今世犹如进入活地狱、活监狱。在你迷执最深重的地方能够照亮它,能够穿透它,能够不被它所束缚,能够解脱自在,这是真正的修行。

  这里所说的“迷执最深重的地方”,其实就是“一念倾心”的地方,何不“以念汝之心念弥陀”,将其转为学佛、念佛的精进力呢?这样就可以转迷为悟,转烦恼为菩提。

  修得到家了,便能以智慧化痛苦,最终回到人人本具的灵性世界的家,回到生命觉醒本自具足的家,从而“一念倾心入宝莲”。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发大心       执着)(五明学佛网:发大心       执着)  

 如孝法师:离境界 去执着 

 刘先和居士:说执着 

 仁焕法师:发大心再念佛 

 慧光法师:执着 

 慧光法师:「空」的观念也是一种执着 

 慧光法师:成就者无所依止、无所执着 

 慧光法师:「执着」,是对生命的实相,有颠倒的认知。 

 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十)~J 第268经(河流经 

 净因法师:佛教反对任何形式的「执着」吗? 

 达真堪布:认真不是执着,放下不是放弃 

 净土法门法师:分别执着减轻、淡薄到等于零就成功了,你就真 

 执着是解脱的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