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佛教问答

 久晃法师:妄心和真心是一个心吗?如果是,那还用破妄归真吗?


   日期:2019/4/11 18:53: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问:妄心和真心是一个心吗?如果是一个心,那么还用破妄归真?

  答:首先告诉大家,妄心和真心是一个心。就是这个心,当它迷失了,它在造作的时候,就是妄。“妄”是心外求。契入分别造作,并随着自己的造作迷失了的状态,就是妄心。而无造作、无生、无为的心就是真心,也叫做本心、本性、本来面目、觉性、佛性等等。这就是真心。也就是说,在无造作状态下,它就是本来; 在无造作的情况下,它就是真心。

  那么什么是造作?造作,就是由我们这个心产生分别。这种分别也就是,看外面各种各样的东西,并形成攀缘,也就是十二因缘中的“受”--眼受、耳受、身受等等各种各样的感受。眼见了就是眼睛的受; 耳朵听了就是耳朵的受;通过这样的行为,我们就会对外在行为的这种感受产生攀缘的心、产生爱取的心,并且确定这一切都是实有的,进而就迷失了原来的本性。

  迷失之后,对于外在的事物就产生更强烈的驰求的心理,执着越来越强。这种“执”就是: 认为这一切都是实有的,以此前提,就迷失了、轮回了。

  我们现在回想一下,通过自己的造作而导致的这些具足因果规律的现象,本来都是来源于我们自心的造作。佛陀说“万法唯心造”。那么,这种造作出来的东西是真的吗?这种造作出来的东西是本来的吗?这种造作出来的东西是我们的本体吗?连造作本身都不是它的本体,都不是我们的本体!我们心的本来面目,那个真心,那个真正的我们,是离一切造作的,它就是本来。这个本来没有形象、没有分别。所以它是离相的、离想的, 也是离色受想行识的。《心经》讲:“无色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它统统都没有。

  没有了的这些是什么?都是我们造作出来的东西。我们这个世界的轮回众生,都是自己造作出来的这些东西,这些业因业果、以及各种各样的行为、包括色受想行识等等,一切的一切都是造作出来的。而对我们那个本体早已经忘失了。所以,凡夫人也称为“忘本”。忘本就是不见真心,只是随着妄想、分别、执着而攀缘造作。

  通过这样的解释,我们大家就会对妄想心和真心,以及它们的关系,有一个明确的认识。首先,我们就会知道,我们的错误在于用心的错误:用心来造作、用心来分别、用心来外求,也包括我们所说的内求,这些求都是不对。“求”本身就是有为法。

  本来面目是什么?本来面目是无求的,本来面目是不造作的,本来面目是清净的,本来面目是空寂的,是真空。这种真空就是: 我空、法空、连空都空。仅仅是解决了我空法空、内空外空、山河大地空等等这一系列的空,只是在破“有”;从而真正的实现见本性、见道、见真,一定要解决“空空”的问题。实现了空空,我们才能实现能所双亡,我们才能实现无智亦无得、离所得心。这个时候它才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没有增和减的分别,没有生和灭的分别,没有垢和净的分别,没有来与去的分别,没有好与坏的分别,没有善与恶的分别,就是“无分别智”。这是本来,也是实相,也叫真如,也叫无为法。

  破除了我们的迷失,就回归了我们的真性。当回归真性,见到我们的真心时,其实我们就进入了菩萨的“见道位”。然后,就会实现“悟后起修”。悟后起修的“修”,就是“修道位”。所谓的修道位,也就是对自己这种离言的实相,心行处灭、心不造作这种本体的保持,就是“保任”。

  今天略述了一下关于妄心、真心的差异以及它们之间关系。所谓 “离妄归真”,就是我们明确了知:一切妄想、由心所造作出来的一切,都是假的、不可得。对于这些假的事情,这些妄心,是不可得的。所以我们必须要离掉、必须破掉。破掉之后,自然就剩了我们那个本体,就剩了我们那个真实,那就是真心。所谓“离妄归真”就是:“妄”统统是假、是假有、是造作出来的,而真实的是那个离相的、无形的、清净的本体。那就是道!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