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黄念祖:老在那计算功夫,不安心啊


   日期:2019/4/26 8:28: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头一个是‌“矜躁卜度”,第二个是‌“希冀玄妙”。第三个这个毛病更多——‌“计功”。

  老那儿计算着我这个功夫,我的功夫怎么样了。老那儿计算着那个功夫,要计算我那个工程,我这些工程到了什么程度了?老在计算,我这个到底怎么样了?不安心啊。‌

  “一声佛号一声心”,当体即是。‌“念佛时即是见佛时,见佛时即是成佛时。”因此你念佛时即是成佛时。这多么直截了当,你还有什么在那盘算的?

  他就要颠倒,就对于这个信不及,我就非得去把这个金刚钻,我去和人换根冰棍吃。他就不知道我这是颗钻石,是个宝;宝在手里头,他看见人家冰棍好。

  但是由于你这个信不及呢——这个金刚钻,你没有换,你还是个金刚钻,但是你这个佛号它可就不是——你这么念的时候,你不是这种安安心心地念,就变成第二念了。而第二念就是识。第一念就是智,第二念就是识。

  ‌“计功求速”,总想快。这个想快的心是个什么心?就是个不安份的心。它不是个悲心。悲心那要是想快它就不一样,它就表现在一切处它是悲心。

  他只是我修持上想快,修持上想快那就是突出我自己嘛,我先成功了,我早成功了,想快;也是不耐烦,不安于这一种长期的、艰苦的修习,就想很快很快就行。

  你‌“不是一番寒彻骨,争得梅花扑鼻香。”总是只想梅花扑鼻香,不愿寒彻骨。总是想快,快了还要快。所以净土法门已经快得不可思议了,密法都快得不可思议了,这都快,还觉得还不够快,求快。

  这前头这些毛病大家也都是很普遍,对于它是个毛病,我们还都很好懂,一提,咱们都认为这是毛病。总没有人说这是优点的,我看我们在座的人还没有。你说这个‌“希冀玄妙”是优点,没讲,可能认为这不是什么毛病,现在我们都知道这都不是什么……,都是属于第二念了。

  底下这个‌“背境向心”,一般不大容易认识。那觉得这个对嘛,我不去追那个境去,我背着那个境,我向我自个心,这不是很好吗?

  所以这个话,就是夏老师说啊。“自警”,要求高啊,所以见的也尖锐。一般人都会认为这个恐怕就是好事。

  我就追逐境去了,迷了心了,你当然这个更坏。我这已经‌“背境向心”呢,这还是在第二念里头。你要知道。

  你‌背境向心,你不是要舍掉那个境,取这个心,向这个心吗?我要舍掉那个境,取我这个心,这不就是有取有舍吗?有取有舍就是分别。

  刚才说这个境,它就是心哪,你何必去背呢?这一切里头都是现量,都是妙明真心,都是麻嘛!你所谓的蛇,实际上它就是麻,你还有什么可背的呢?

  向心,就是由于你有一个向心的这个念头起,你这个心也就成了境了。你所谓的这个心,就是一个不动的、安静的、死的,也成了境了。明明那个境就是心,你去舍,你要去取你这个心;由于你这一执著、一分别,你这个心就成了境了,还是个境啊。你不多了一件事了吗?

  再有,刚才就说那个念佛,佛号和咒语,这一句当体即是。一切佛、一切佛土、一切功德、一切经论、一切戒律,都在这一句里头。不缺少什么,你念就是。这里头不缺少一个要去‌背境向心,还需要你添上个背境向心干什么?

  所以夏老师说,若有这一些个,或者是‌矜躁卜度,或者‌希冀玄妙,或者‌计功求速,或者‌背境向心,也就是说,不是老实的。

  老实念,我就这一句,平常平常,就是平常。道就在平常中啊,惜君未晓此。

  那么这个要还吃不消,但是说,这种总之是毛病,我不要把这个作为是正确的就好。我们第一步,不要去坚持那个错误,你就老老实实念。你只要有这一些,你就是流入到第二念。这样的念,你的念佛是第二念。

  第一念是智,第二念就是识。所以学佛不外乎就是四个字,唯识宗,就是‌“转识成智”。咱们人就是八识,八识变成四个智慧,就是成佛了。你这个修持不就是为了转识成智吗?可是你第二念你还是识,你念了半天你还是识。

  第一念,前头这个念就是智,大家要注意。你就是放下这一些,你别管,你放下这一些,你就是清清楚楚这么念,就平平常常这么念,就老老实实这么念,就是智慧!就是四个智慧,就是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你第二念就是意识,就是识,你就没转,你还是识。就差别很大了。

  而且怎么样呢?随着识就是染,你还是染法啊。所以你这个佛号,你念得不清净,你随着识就染(你念咒什么都一样),染哪!也都花了很多时间。大家要知道,不能不闻法,不能不问哪。你那个是还没有离开染,你要依着智,就是净了,就是清净了。

  所以汉译的《无量寿经》叫作《无量清净平等觉》,这个名号非常好。阿弥陀佛的名号可以翻成无量寿、无量光,还有一个无量清净平等觉,是清净、是平等。

  平等,他就少了好多事啊。问题就是在不平等上。你家里这个问题也就有点不平等了,这个人,他怎么有点……。念佛也是这个境界,我这么着就好,那么着就不好,你总之在这里头要有取有舍,要不平等。

  所以平等觉,平等觉啊。这个说的是念佛。(《讲解莲公开示笔记》,黄念祖讲述,未经校对,仅供参考)

  原文

  念佛的人就为十方佛所护持,为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所摄受。同时你真是念佛,阿弥陀佛在极乐世界派二十五个菩萨保护你。所以真是真实心在念佛的时候,你就是不受魔扰。(《净修捷要报恩谈·第二十五拜》,黄念祖讲述,未经校对,仅供参考)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安心       黄念祖)(五明学佛网:安心       黄念祖)  

 果煜法师:法云灌顶 安心立命于资讯时代 

 果煜法师:法云灌顶 无头野鬼,安心自在 

 郑振煌居士:净土安心法门——弥陀大愿摄众往生 

 黄念祖居士:根本修持心要 

 惟觉法师:助念安心 超脱生死 

 黄夏年教授:唯以般若为导,净土为归——黄念祖居士的净土思 

 杨曾文教授:道信及其《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门》 

 宋智明居士:禅观入门 三、禅的修持方法与体究 安心法要浅 

 杨维中教授:四祖道信大师《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门》校释导言 

 明奘法师:佛法的安心方法在哪里?禅修,从呼吸入手。 

 明奘法师:管心与安心 

 如孝法师: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