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大安法师:净土宗教程第七编(三)01


   日期:2019/5/24 11:29: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第七编 往生品位

  第二十二章边地疑城

  第一节边地疑城的因行相状

  当前位置:无量光明 > 净土宗 > 净土经论 > 净土宗教程第七编(三)

  净土宗教程第七编(三)

  净土经论 | 发表时间:2014-07-23 [投稿]

  第二十二章边地疑城

  三辈九品往生之外,还有一类往生者,称为边地往生、疑城往生,或称胎生。此类净业行人以疑惑心修诸功德,念佛生到西方净土界边七宝城中,于中五百岁常不见佛,不闻经法,类似此土八难中的边地之难,所以,比喻为边地。此边地七宝城乃疑人所居,故又称疑城。净业行人于疑心中念佛,生极乐世界,华不开放,处华胎中,未能见闻佛法,暗障犹存,如胎生人,人法未成,所以,又称胎生。这三种称谓只是象征性的譬喻,非实八难之边地(五百年后还得见佛闻法故),非实胎生(西方净土均是莲华化生故)。

  兹拟从边地疑城的因行相状、般若导引净业修持两方面,略施讨论。

  第一节边地疑城的因行相状

  《无量寿经》对往生边城疑城的因行相状有详明的介绍,兹谨依经语,图示表出,用便观览。

  总结边地疑城往生者之行因果报,可归纳如下几个特征。

  边地疑城往生者的心态,信心不具足,半信半疑,犹豫不决。细分有二类,一是信自不信他,二是信他不信自,兹分述如下。

  1.信自不信他。

  有一类行人执着自性弥陀,唯心净土,不信十万亿刹土外,有西方极乐世界,不信阿弥陀佛究竟圆满的智慧,若了佛智,则知非净非秽,净秽历然,无彼无此,愿生彼国,以不了故,半信半疑,依违不决。具言之有四项怀疑。①

  (1)怀疑佛的不思议智。

  佛智渊深,九法界众生不可测度,净宗十念必生,横超三界,生彼土即圆证三不退,至心称名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等,皆由阿弥陀佛不思议智(或云成所作智)所建立。有人怀疑,凡夫众生旷劫以来,具造诸有漏业,云何不断三界结惑,只以少时念阿弥陀佛,便得出离三界?此事想来必不可靠。不思议智有大威力,如来自性方便,能作不思议事,非思量所能及,一切万法无非自力他力,自摄他摄,千变万化,无量无边,安得以凡夫有碍之情识,怀疑阿弥陀佛无碍之妙法。以凡夫心识或通途教理揣度净宗圆顿妙法者,大多难以透过此关。

  (2)怀疑佛的不可称智。

  佛智众多,非言能尽,此智亦名妙观察智,此智观察不可称境。离言绝虑,绝待圆融,智不可称,故念佛功德亦不可称。念佛往生为不可称智所成;于此有疑,名不了不可称智。

  (3)怀疑佛的大乘广智。

  佛智究竟通达一切法,知之穷尽,名为广智。此智亦名平等性智,不同小乘,以同体智力,普载无边有情,皆令同至无上菩提,故名大乘广智。有些行人不了佛的大乘广智,怀疑佛不能实度一切众生,复疑一切念佛众生岂能皆得往生净土,故于阿弥陀佛作有量想。阿弥陀佛大悲大智,于诸有缘众生,无不运载而入涅盘,开演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之妙义,令诸有情以念佛入无念,因往生证无生,故能令念佛众生皆生净土。念佛往生,为大乘广智所感,于此有疑,名不了大乘广智。

  (4)怀疑佛的无等无伦最上胜智。

  无等无伦最上胜智正是如来大圆镜智。自性本体,无不圆照。此智正是法身,非彼所共,故名无等;此智唯佛顿证,不同菩萨渐得前三智,故名无伦;此智超过不思议智故为最;逾越不可称智,故为上;宽于大乘广智,故为胜。故名无等无伦最上胜智。此智有大智用,无量方便,随诸众生所应得解,皆能开示法义。念佛往生法门,乃为无等无伦最上胜智所发,于此有疑,名不了无等无伦最上胜智。

  净业行人对佛智有如上四疑,便不能对净宗生起正信,虽生彼国,乃感胎生,而在边地。此因净宗之得益乃在于乘阿弥陀佛愿力,带惑往生,如怀疑佛智佛力,则在乘愿往生花开见佛上,效果便降低,故吾辈行人于此得深加警觉。元晓法师云:“如其有人,虽未明解如前所说四智之境,而能自谦心眼未开,仰惟如来一向伏信,如是等人,随其行品,往生彼国,不在边地。生着边者,别是一类,非九品摄,是故不应妄生疑惑也。”①净业行人若能信了如来诸智是为上根利智,若未能信得及,但虚心自谦,仰信佛智,亦得往生,不堕疑城。

  对佛智的仰信,乃能全身心靠倒阿弥陀佛,坚信自己的一切罪业,就阿弥陀佛大愿之海来说,是微不足道的,是不会障碍阿弥陀接引之愿力的。反之,如果自伤恶业深重,疑虑重重,认为自己不够往生的资格,如是心态,障碍往生;侥幸得生,亦滞边地。

  2。信他不信自。

  这类净业行人深信阿弥陀佛的大悲愿力,极为仰慕西方净土,然而,对自性善根难以生信。常怀自卑感,对是心是佛,念佛成佛之理,不敢承担。或曰:本人障深慧浅,文化又不高,别的法门修不了,凑合着念念佛吧。这类净业行人,智慧短浅,信愿不坚,虽也精进念佛,以愿生故,仍得往生,但滞边地疑城。袁宏道居士云:“以不信自善根故,依他起信,即是疑城。信自善果者,即顿了自心,不从他得。是以入悟方能脱疑,是故未悟而修,终隔疑胎,胎以裹蔽为义;未悟之义,诸障未彻,合得是报。”②证知:有决定智方能决定信,有决定信方能决定生,慎勿以疑惑心而失大利。

  3.阿弥陀佛慈悲愿力,摄受疑悔行人往生边地。间杂疑心的净业行人,虽也持斋修善,然每常心口各异,狐疑佛经,对西方净土暂信暂不信,如是之人,当自然入恶道中,其人寿命病欲终时,阿弥陀佛生哀愍心,自化佛身,令其人见之(或令其人于卧梦中,见西方净土),其人口不能复言,心中欢喜踊跃,后悔生前修善念佛不力,以临终自悔力故,不滞娑婆,得生极乐世界边地。①边地疑城并非阿弥陀佛的按排,而是疑悔行人唯心所造,业力牵引,自见西方净土界边自然七宝城,心中便大欢喜,道止其城中。阿弥陀佛惟愿一切众生高登莲品、疾速成佛,然净业行人疑心业障所阻,生在边地疑城,不入三辈九品。

  4.疑为罪本,忏除乃出。

  感生极乐世界边地者,亦于七宝池莲花化生,无有秽恶,各种受用称心如意,然于五百岁(以此土计)不能见闻三宝,不闻经法,不知菩萨法式,由所知障故,心不开解;由烦恼障故,意不欢乐。阿弥陀佛慈悲哀愍胎生众生,令其于莲胎中见佛光明。由佛光消障开慧之力,行人深刻体认到囿于莲胎不得自由的原由,疑惑是羁束之罪本,故而生起殷重之忏悔心,深自呵责自己或怀疑佛智或怀疑自性善根的迷心。由忏悔断疑之力,胎生行人得出疑城,见佛闻法,久久熏习,始得心开意解,具诸神通,遍供诸佛,随其功行、断惑程度,亦通三辈九品。

  出离疑城的时间,一般须经五百岁。然时间无定性,亦不可拘定,或长或短,能悔即出,不悔必满五百岁,五百岁末方识罪忏悔,乃边地往生者之多数;不待五百年忏悔得出,乃其中之上根者。如明代袁宏道居士,曾作《西方合论》,栖心净土,念佛愿生,后在僧寺无疾而终,生到极乐边地。袁宏道以神力摄受其弟袁中道梦游西方净土,袁宏道对他说:“我净愿虽深,情染未尽,初生此间边地,今居净土矣。终以乘急戒缓,仅地居,不得与大士升虚空宝阁,幸夙生智慧猛利,又曾作论(指《西方合论》——注)赞叹如来不可思议度生之力,感得飞行自在,游诸刹土,听佛说法,此实为胜,使吾生时严持戒律,尚不止此。”①袁中道居士的智慧愿力,在此土行人中,应属优等,尚且只生到边地(净土圣贤录中多有精进念佛生边地的记载),可见,三辈九品的往生成就,不可等闲视之,没有相当的决断勇猛心,虽边地往生亦不能得矣。

  综上所述:边地疑城往生者由修善念佛力故,得以往生;由疑悔心杂夹故,滞留边地疑城,不得见佛闻法。虽于五百岁莲闭心暗,然毕竟超离三界轮回,虽不尽善尽美,倒也值得庆慰。念佛法门是阿弥陀佛无上圆满究竟智慧所建立,能予众生以横超生死、圆成佛道的究竟大利。吾人应明信阿弥陀佛无上智慧,全身心皈依阿弥陀佛。疑信虽在一念之间,然所得祸福却悬隔天渊。经云:“当知疑惑于诸菩萨为大损害,为失大利,是故应当明信诸佛无上智慧。”②净业行人亟须断疑生信,乘阿弥陀佛大愿船,直入西方净土涅盘城。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大安法师       净土宗教程)(五明学佛网:大安法师       净土宗教程)  

 大安法师:一函遍复讲记 第四部分 结语 

 大安法师:一函遍复讲记 第三部分 修行中需要注意的十二条 

 大安法师:一函遍复讲记 第二部分 略述信愿行 

 大安法师:一函遍复讲记 第一部分 背景资料的介绍 

 大安法师:净业行人要有真诚心 

 大安法师:以“都摄六根、净念相继”的方法念佛 

 大安法师:简单才美 

 大安法师:凡有愿者 终必能满 

 大安法师:大安法师对国学推广志愿者的开示 

 大安法师:通途与净宗菩提心的异同 

 大安法师:庚寅年冬月大安法师与居士谈话 

 大安法师:十八高贤之刘遗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