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佛教问答

 圣严法师:如何在工作中相互体谅


   日期:2019/9/16 11:37: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如何在工作中相互体谅?

  :大家一定听过‘敬人者,人恒敬之’、‘礼尚往来’这两句话,只要我们主动地尊敬、赞歎、肯定他人,那对方也会尊敬、赞歎、肯定我们。

  反过来说,如果你是一个非常傲慢,而且动作粗暴的人,别人也会以傲慢、粗暴的态度回应你,那我们所处的社会、家庭等环境就会因你而被污染了。就好象是带著病菌的人,将病菌传染给周围的人,结果一传十、十传百,一下子就变成流行的传染病;但相反的,如果这个环境里,很多人都感染流行病,而你不但已经打了预防针,而且还劝别人去治疗,告诉他人怎样把病治好,这样,对于所处环境的问题与人就产生了净化的功能。

  这些道理大家都懂,可是我们常常会原谅自己,却不能够原谅他人;要求他人,却不要求自己;常常把他人的缺点看得很清楚,却故意忽略自己的缺点。因为人几乎都是有惰性,而且是自私的,都希望他人给我们利益,却不愿意付出奉献。

  很多人虽然想要付出、奉献,也有慈悲、宽容等提升人品的观念,但总缺乏实践力。遇到状况使不上力时,就自我安慰说:‘毕竟我还是凡夫,慢慢来就好了……。’总是给自己找台阶下,总是掩饰自己、袒护自己,却不停地要求他人,这样只会造成彼此之间的裂痕,无法透过包容体谅,相互提升。

  相互体谅,也可以从身仪、口仪、心仪,这三方面来做起。所谓身仪,就是日常生活的规矩,包括吃饭、走路时的威仪。口仪呢?就是要说赞歎、勉励人的话,如果一开口就说粗话、俗话,那就是没有口仪。

  好的身仪或口仪都须以‘心仪’为根本,所谓心仪,就是让心随时随地有规范,心中经常保持平静、喜悦,即使遇到非常恶劣的情况,还能够甘之如饴。心仪,实际上就是链心、观心,使自己的心不受外在环境所影响、所左右,不去想对错。我常常说:‘有理由的固然是理由,没有理由呢?没有理由也是理由!’

  所以如果有人对你的态度不好,不要因此对这个人产生厌恶的心,因为他有这样的状况一定是有原因的,可以找个时间和他谈心,主动给予关怀。你可以说:‘这几天看你的心情好像很不愉快,我想一定有原因,能不能告诉我究竟发生什么问题?你要说出来,才能找到解决的办法。’这样一来,问题就容易弄清楚了,也许他根本没有问题,也许是听到什么人说了一些让人不舒服的话,也许只是你做了什么事,让他觉得很严重。

  如果真的是自己做错了事,就向对方道歉:‘对不起!我不知道这样做是错的,我不是故意的,以后我会改进。’这样就没有事了。如果不是你的问题,而是他遇到其它不舒服的事,你可以安慰他,而且自己的心中不要产生烦恼。如果你心里还有‘这家伙可能下次还会对付我’的想法,那你就是自寻烦恼了。

  要常常提醒自己,别人发生了问题,一定是有原因的,不要因为他表面的反应而产生烦恼。所以,待人要有宽阔、柔和的心胸,无论在何时何地,都让自己以及相处的人感到欢喜,广结善缘,而没有遗憾。如果抱持这种心态,无论身在何处,你一定是愉快的。

  工作便利贴

  所谓心仪,就是让心随时随地有规范,心中经常保持平静、喜悦,即使遇到非常恶劣的情况,还能够甘之如饴。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