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宣化上人:佛当初修行,发愿帮助众生,就经过天人来试验


   日期:2019/10/9 9:3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大乘起信论浅释》

  ◎马鸣菩萨造

  美国万佛圣城宣化上人讲述于1971年

  开经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佛究竟什么叫佛呢?佛是自觉、觉他、觉行圆满。那么自觉,那个二乘人是自觉了,但是没能觉他。自己觉悟了,和凡夫不同了。这二乘人断了八十八品的见惑,证初果阿罗汉。二果断八十一品的思惑,证二果阿罗汉。什么叫见惑呢?见惑就是见着,你就迷惑了;见着这个境界,你就不明白了,你就执着上这个境界了,所以叫对境起贪爱。对着这个境界,你就生出一种贪心来,生出一种爱心来。

  见着其他人坐好汽车,你也就迷,生出一种迷惑心来。啊!他有这么好汽车,我也要买一个这个最名贵的,今年出这个最值钱的汽车,吃这个汽油吃得最多的。以前讲,吃得最多汽油,这是最好的汽车。那么现在这个汽油少了,就吃得最少的汽油,这是最好的了。那么这生出一种贪心,贪这一个好的汽车!看见人家一个好的衣服,也生出一种贪心来了。喔!我也想做这么漂亮的、华美的衣服。这是对境起贪爱了。见着人家一个好房子,也生出一种贪心来。啊!我也要造这么一个好房子来住!总而言之,你遇着什么境界,就被什么境界所迷。这都叫见惑。

  思惑呢?是迷理起分别:对这个理论,你不懂了,你生出种种的这个别心来。分别这个是怎么回事呢?这个如何,那个又如何,怎么样呢?啊!生种种的分别心,这叫思惑。你证得二果,就断了思惑。三果、四果,那就断无明惑了。那么这叫自觉,他和凡夫不同了,凡夫是不觉。凡夫,我们以为我们做的事情对了,其实是不对的;但是不对了,你不知道是不对,还认为自己对。喔!你看这个世界,所有的人就是我是最好的,没有再比我好的了。这是凡夫的见解:祇知道有己,不知道有人。凡夫,就这么颠颠倒倒的,拿着自己这个臭皮囊,就当了一个宝贝来看。

  那么但是他(二乘)不能觉他,自己明白了,不能叫人家明白。菩萨呢,既能自觉又能觉他,所以和这二乘又不同了。菩萨,行菩萨道的人,自己明白了,也愿意叫其他的人明白:这是菩萨。但是,他没能觉行圆满,做得没有圆满,觉也没有圆满。佛呢,是自觉圆,觉他也圆了;所谓觉行圆满,这叫佛。佛不是这么容易成的,是在无量劫以来所修的。怎么样修的呢?就是帮助其他人。他生生世世都帮助其他人,不是这一生帮助其他人,所以你要是想明白佛怎么样成的佛,就要研究佛法,是最初的条件。

  在佛修福的时候,就是微尘那么少的福,他都要去修去,他不会放弃它,说这么小的福,我不修了。这是修福。修福就是帮助一切众生。那么修慧,修慧就是帮助自己。帮助自己也可以说是帮助他人。因为你自己要没有智慧,你就不会帮助其他人;你要有大智慧了,其他人有什么困难的问题,你都可以帮助他解决了。解决他自己所不能解决的问题,这要修慧。

  修慧呢,就要研究一切的经典。这个经典就是开人智慧的,所以,你要深入经藏,才能智慧如海;你要不深入经藏,虽然有这个如海的智慧,但是你自己不会利用他。不会用这个如海的智慧,也就等于在你衣服里边藏着一颗宝珠一样。你自己不知道有这个无价的宝珠在自己的身上,所以还是一个穷人;你要是知道你自己衣服里边有一颗无价的宝珠,你要会用这个无价宝珠,那么自然就不会贫穷了,这是修福修慧。

  那么释迦牟尼佛在因地中,还又割肉喂鹰。怎么样割肉喂鹰呢?因为这有一个鹰,它追逐一个雀鸟,大约就是个鸽子。这个鸽子,它不会和这个鹰打架;打不过这个鹰,所以它看着鹰,它就飞着跑。但是它飞得慢,这鸽子;这个鹰呢,飞得快。它飞得没有地方躲避了,于是乎,就飞到释迦牟尼佛在那儿修道打坐那儿。它就跑到释迦牟尼佛这个怀里来了,藏在释迦牟尼佛怀里。释迦牟尼佛就把它放在衣服里边,在那儿保护着它;保护着它,可是这个鹰啊,不是一个平常的鹰。这个鹰是一个会说话的鹰,就说了,说:“老修行!你保护这个鸽子,把我饿死了,这也是不公道啊!因为我吃这鸽子,我就不会死;那么你保护这鸽子,叫它活了,我是会饿死啊!那你这太不公道了。你修道修得这么不公平。那你修一个什么道呢!”

  释迦牟尼佛说:“那么你所要吃的是肉。是不是啊?我给你肉吃可不可以啊?”鹰说:“当然可以啰!你要给我鸽子肉,那我是求之不得的。”释迦牟尼佛说(这不是今生的释迦牟尼佛,是在无量劫以前那个释迦牟尼佛,在因地,那个佛行菩萨道的时候),说:“我给你这个鸽子,你要吃它的肉;我把我自己的肉给你吃啰!”于是乎啊,这个老修行就拿着刀把自己这个厚肉的地方,肉多的地方就割下来一块肉,给这个鹰吃。这个鹰一边吃这个肉,一边就说话了,说:“这个肉,吃是可以吃,但是老一点,没有鸽子肉那么滑,没有鸽子肉那么嫩;很老的,吃着没有什么的。不太香,这个肉,但是勉强可以吃啦!”

  吃完了,说:“这个肉这么老,我吃这么一块也没有吃饱,还要吃。”于是乎这个老修行又给它割了一块肉,它又吃。一边吃还是说这个肉不好吃,像木头片子似的,像柴那么硬,也嚼不烂。总而言之就调皮捣蛋哪。又说这个肉又不够肥啊!又不香!那么这个老修行,把身上的肉都给这个鹰割下来,喂鹰了。这个鹰吃得,还说没有吃饱;那没有吃饱,释迦牟尼佛说:“那你没有吃饱,把我所有的这个肉都给你吃了。你随便你自己吃好了。”

  那么在这个时候呢,这个鹰和这鸽子都飞到空中去了。原来是什么呢?是天上的人,来试验这个老修行有没有真心呢,是不是真正帮助众生。那么这个佛,当初修行,发愿帮助众生,就经过这样天人来试验。我们人,要是想要帮助人呢,也会受到种种的考验,所以啊,在考验的时候,要是不认识,那就要再修过。所以,我对你们各位说这么四句话,说:

  一切是考验,看你怎么办?

  觌面若不识,须再重头炼。

  现在有什么问题没有?就是,当面你要不认识,觌面若不识,须再重头炼。你要再来一个开始,你再要从beginning(开始)再做。OK!

  恭录自《大乘起信论》浅释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宣化上人       修行)(五明学佛网:宣化上人       修行)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在家修行怎么用功 

 傅味琴居士:修行要明理 

 傅味琴居士:不改变习气,修行修不起来,证果证道就渺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