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俗话说不要享痴福,为什么福会跟痴合在一起?


   日期:2019/10/17 16:2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na  mo  a  mi  tuo fo
南  無  阿  彌  陀  佛


  为什么「福」会跟「痴」合在一起?

  因为人一享福之后,就会觉得应该的,理所当然,就会不知道知恩报恩,饮水思源。

  那不知恩报恩的人,这个人不是很愚痴吗?连做人的根本都不懂。

  所以我们看到这个时代,物质生活非常丰沛,但是人愈来愈不明理,愈来愈愚痴。

  因为福是顺境,能享顺境的人,除非他有非常正确的人生态度,就是感恩的人生态度、勤俭的人生态度,不然他一享福,铁定堕落。

  所以没有智慧的人享不了福,所以我才跑到那个佣人房去睡觉,因为我没有那个定力。

  顺境淘汰人,看我们这一代以及下一代都在享福,现在人的素质一落千丈。顺境淘汰人,逆境磨练人,遇到一些考验困难,反而增强他的意志跟勇气。

-02-

都说“吃亏是福”,可“福”又在哪里?


  我们在苦中觉悟,也在乐中感悟,在见识中成长,在事物中得到启发。人生中最重要的就是透过现象看本质,这种能力叫智慧。

  事物就像洋葱一样有很多层,假设把洋葱定位十层,那么普通人看到的事物的表面则是第一层;通过传统科学可以看到事物的第三层和第四层;量子力学可以看到事物的第五层和第六层,很多哲学和智慧的大师则可以看到事物的第七层和第八层。

  当洋葱剥到最后一层就什么都没有了,这就是佛法的根本——空性。

  空性不是指什么都没有,空是有无限种可能,可以自动生出有。

  空不是没有,就像电视机,电视机就是空性的,就是什么都没有,不过正是因为电视机什么都没有,所以它才什么都有。

  因为电视机电源一关,画面上什么都没有;电源一开,电视机就可以有千百亿变化,什么画面都可以出现。因为它没有一个固定的相,这就是空。如果电视机不是空性的,电视机只有一个画面,变成了灯箱,就不叫电视机了。

  空是事物的本质,是一切现象的本质,在空中可以生出大智慧,佛法可以运用智慧看清一切事物,有了智慧就知道事物的问题在哪里,所以直接去解决问题就可以了。

  比如孩子的问题,有人说父母和孩子无法沟通,我从佛经中受到启发。

  佛经里讲释迦牟尼佛要去度兔子的时候,首先把自己变成兔王。所以父母如果要帮助自己的孩子,第一个条件就是要和孩子成为同一个物种,所以首先大人要回到孩子的状态。

  释迦牟尼佛度兔子首先要成为兔王,所以第二个条件就是父母要在孩子心中树立高大的形象。

  孩子不听父母的话只是一个现象,我们透过现象看本质就知道,这不是孩子的问题,是父母的问题,是因为父母在孩子心中的地位不足,所以父母必须拼命成长,改变自己,树立在孩子心中的形象。

  我们今天总说缺钱,找不到工作,但我们要透过现象看到钱在哪里,工作在哪里。


  生命就是一张福报卡,当我们没有去积累福报,福报卡里就没有积蓄,所以我们才会缺乏钱财。

  很多人在工作的时候能偷懒就偷懒,心想既然工资已定,就不需要这么卖力。

  这就是没有看到本质的表现,其实只要你在工作上努力奉献了,所有的价值都会存在自己的福报卡中。

  人活在表面世界最吃亏,你永远不知道奉献会给你创造什么因缘,不知道奉献会给你带来什么福报。

  不停的给,不要有贪恋,心中的贪念就是贫穷的种子。

  总有些人怕吃亏,所以到处捡便宜,只要有捡便宜的心,就可以直接断定这个人没有前途。


  所以教育孩子时,一定不要培养他捡便宜的习惯,要教他在一点一滴中付出的习惯,因为宇宙的规律就是等价、等值的交换。

  人只要能奉献,内在就会生出一种伟大的力量,当你觉得自己很伟大的时候,还要别人赞美干什么呢?

  如果一个人总是去计较,总是觉得怎么样才能让自己舒服,那自然会越活越渺小,只有奉献的人生才会越来越美好。

  永远不要亏欠来到我们身边的任何人,只要有这个思维,坚决不亏欠。

  不管是什么原因都不亏欠别人,因为一旦亏欠就亏欠了我们的前途,所以宁愿吃亏也不亏欠。

  无论我们为谁干活都不要偷懒,要像跟自己干活一样认真对待。佛法教导我们不要好高骛远,要脚踏实地去做好每一件事。


  世界太奥妙了,真的就在一念之间,世界就改变了。

  有爱的人和无爱的人世界就不一样;

  自私的人和无私的人差别太大;

  成就众生的人和利益自己的人,世界是完全不一样的。

  或许他们曾经相伴而行,但最终,一定会产生差距。

  为什么会产生差距?

  最大的障碍就是自私。当一个人只要停在“我”的念头上,我的待遇,我的位置,我的什么,就这样一念的停滞,人生也就停止了,等回过神来,别人早就到另一个境界了。

  所以我们要用心,要奉献,要把世界当成自己的,地球当成自己的,公司当成自己的,用心活在人间,保证会活得很好。

  千万不要有对立的想法、如何能够偷懒、如何能够捡便宜,这些念头都是在自欺欺人,最终害人害己。


  点击蓝色字查看更多:

  这样的人是世上最有福报的!宇宙间最大的福报

  菩萨为我们揭秘:人生有四种未来,你是哪一种?

  当你有了天眼,你一定会为自己吃的肉哭得死去活来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不要享痴福       吃亏是福)(五明学佛网:不要享痴福       吃亏是福)  

 《纪文达公笔记摘要》:吃亏是福 

 千万不要享痴福,「福」跟「痴」合在一起会? 

 俗话说不要享痴福,为什么福会跟痴合​在一起? 

 总是说吃亏是福,福到底在哪呢? 

 都说“吃亏是福”,可“福”又​在哪里? 

 都说“吃亏是福”,可“福”又在哪里? 

 俗话说不要享痴福,为什么福会跟痴合在一起? 

 蔡礼旭:俗话说不要享痴福,为什么「福」会跟「痴」合在一起 

 总说吃亏是福,我的“福”在哪里呢? 

 寂静法师:总说“吃亏是福”,这“福”是怎么来的? 

 星云大师:吃亏是福 

 寂静法师:总说吃亏是福,可福究竟在哪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