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菩萨成佛的修行​法门有千万种,归根结底是这六条


   日期:2019/11/8 10:58: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佛教有八万四千法门,也就是八万四千条通往涅槃彼岸的路径和永断生死烦恼的方法。佛陀之所以开演如此众多的法门,就是为了契合广大众生的不同根器与因缘,为了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从而普度众生。由此可见,佛教是教育,而且是教学艺术十分高超的教育。

  八万四千法门看似千差万别,实则殊途同归,皆通往涅槃城。这就好比人们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而选择出发所乘坐的交通工具,有乘汽车的,有乘火车的,有乘飞机的,有乘轮船的,只要方向正确、坚持不懈,虽有快慢差别,但都终究能够到达目的地。

  佛法本来一味,后分大小二乘。大乘指菩萨乘,其实质是佛乘,因为欲成佛道,必先做菩萨。菩萨乘是佛乘的初级阶段,行菩萨道是成佛的必由之路。小乘指声闻乘和缘觉乘,此二乘已然超凡入圣,不再生死流转,只是尚未达到究竟解脱之境界。依《妙法莲华经》的说法,大乘与小乘皆是方便说法,其实唯有一佛乘而已。

  修行法门有千万种,但都统摄于几种根本的修持方法之中。声闻乘依佛陀所说之“四圣谛”起修;缘觉乘自悟“十二因缘”之法;菩萨乘发“四弘誓愿”、修“六度万行”。

  非凡在此专门介绍菩萨乘的根本修持方法。

  菩萨,是梵语音译“菩提萨埵”的略称,意为“觉有情”,即追求自我觉悟并志愿度化众生之人。欲做菩萨,当先发菩提心,立下“四弘誓愿”,即“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菩萨注重悲智双运、福慧双修,讲求自觉觉他、自度度人。

  “六度”的“度”,梵语音译为“波罗密”,意为“到彼岸”,即从生死烦恼此岸渡到涅槃寂静彼岸,因此有时也写作“渡”。“六度”也称“六波罗密”,分别为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是菩萨修行成佛之道的六条根本修持方法。因为这“六度”统摄菩萨弘法利生的一切行持,故称作“六度万行”。

  下面,非凡就略加阐释一下“六度”的含义。

  布施,即将自己之物施与他人而不求回报。布施主要分为三种,即财布施、法布施和无畏布施,其中以法布施尤其是佛法布施最为重要。布施的目的在于断除悭贪心、长养慈悲心。

  持戒,即持守清规戒律。持戒有持“三皈五戒”“八关斋戒”“比丘戒”“菩萨戒”等。持戒是为了守住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从而断恶修善、清净其心。

  忍辱,即忍受毁辱。忍辱有三种境界,分别为“音响忍”“柔顺忍”“无生法忍”,其中“无生法忍”为证得一切法不生不灭之境界。忍辱的目的在于熄灭贪、嗔、痴三毒,破除“我执”烦恼。

  精进,即精于修行、不懈进取。菩萨发愿自度度人、成就佛道,这不仅需要有坚定的决心和意志,更需要有稳固的恒心和毅力。唯有勇猛精进、不懈修行,方能成就弘法利生的伟大事业。

  禅定,即住心于一处而不散乱的静虑境界。止观双运名禅,心不散乱为定,有“四禅八定”“三昧正定”等。禅定可收摄心神,能生起智慧。

  般若,即无上圆满智慧。世智辩聪为不究竟的有漏智慧,般若乃清净无漏的圆满智慧。学佛为的就是明心见性、破迷开悟,修行的目的就在于永断烦恼、圆证菩提。

  欲证圆满大菩提,“六度万行”是舟楫。自渡渡人到彼岸,同成无上等正觉。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