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以德报怨,以直报怨?佛家怎么破解这道千古争论


   日期:2019/11/26 10:14: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有人曾向印光大师请教,“问,若如所云,即丧身失命,亦只生欢喜,不生瞋恨。设有恶人,欲来害己,将不与计较,任彼杀戮乎。” 如果像您所说那样,“即使丧失生命,也只生欢喜,不生瞋恨”,假使有恶人想来伤害自己,也将不和他计较,任凭他杀戮吗?

  就这个问题,印光大师在《示净土法门及对治瞋恚等义》中开示,“答,凡修行人,有凡夫人,有已证法身之菩萨人。又有以维持世道为主者,有以唯了自心为主者。若唯了自心,及已证法身之菩萨,则如所云。以物我同观,生死一如故也。若凡夫人,又欲维持世道。则居心固当如菩萨深慈大悲,无所不容。处事犹须依世间常理,或行捍御而摄伏之,或以仁慈而感化之。事非一概,其心断断不可有毒恚而结怨恨耳。前文所示,乃令人设此假想,以消灭瞋恚习气。此观若熟,瞋习自灭。纵遇实能害身之境,亦能心地坦然,作大布施。仗此功德,即生净土。较彼互相杀戮,长劫偿报者,岂不天地悬隔耶。”

  《金刚经》中有一段经文:“须菩提!如我昔为歌利王割截身体,我于尔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何以故?我于往昔节节支解时,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生嗔恨。须菩提!又念过去于五百世作忍辱仙人,于尔所世,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佛于往昔做忍辱仙人,修忍辱行,歌利王当时是一名暴君,用刀割忍辱仙人之肉,忍辱仙人不但没有生瞋恨心,反而生起悲悯之心,说 “我后成佛,先以慧刀,断汝三毒”,发愿我成道之后最先度的就是你。佛陀成道后,那个歌利王已转生为憍陈如,便先到鹿野苑去,履行自己往昔所发的愿力、誓言,先度五比丘,憍陈如他是最先悟道的。

  而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这句“处事犹须依世间常理,或行捍御而摄伏之,或以仁慈而感化之。事非一概,其心断断不可有毒恚而结怨恨耳。”是在教导我们,超越“以德报怨”和“以直报怨”的思维模式,无论采取捍御摄伏还是仁慈感化哪种方法,在居心上:菩萨低眉,金刚怒目,折摄之心无非慈悲。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功德       瞋恨心)(五明学佛网:功德       瞋恨心)  

 任杰居士:略讲观修三宝功德及其意义 第五、爱国爱教与人间 

 任杰居士:略讲观修三宝功德及其意义 第四、住持三宝的重大 

 任杰居士:略讲观修三宝功德及其意义 第三、皈依三宝的建立 

 任杰居士:略讲观修三宝功德及其意义 第二、别观佛法僧三宝 

 任杰居士:略讲观修三宝功德及其意义 第一、观三宝出现世间 

 大寂尼师:由礼忏法门启开-发随喜功德心比布施更难的修持问 

 傅味琴居士:观师持戒、多闻、解空功德 

 傅味琴居士:要以殊胜的功德来纪念释迦佛成道 

 傅味琴居士:赞师大乘道功德(2006年能海上师圣诞开示) 

 傅味琴居士:《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三“劝请功德”的讲解( 

 傅味琴居士:《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三“劝请功德”的讲解( 

 傅味琴居士:《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三“劝请功德”的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