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宣化上人:从无始劫以来所欠的债务,能一时还清的妙法


   日期:2019/12/2 9:57: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无始宿债,一时酬毕

  ◎ 宣化上人

  【若我灭后,其有比丘,发心决定修三摩提;能于如来形像之前,身燃一灯,烧一指节,及于身上爇一香炷。我说是人无始宿债,一时酬毕,长揖世间,永脱诸漏;虽未即明无上觉路,是人于法已决定心。若不为此,舍身微因,纵成无为,必还生人,酬其宿债,如我马麦,正等无异。】

  若我灭后,其有比丘,发心决定修三摩提:假设等到我入涅槃之后,那时候有出家的比丘,他发心想要一定修这个定力。能于如来形像之前,身燃一灯:他能在佛的前边,用刀把身上的肉挖开,在这个地方添上油来点灯,这叫“身燃一灯”。烧一指节:或者把这个指头,烧去一节、两节。及于身上爇一香炷:或者在身上,例如我们在手臂上燃香,这就叫在身上爇一香炷。那么燃一枝香或者两枝、三枝,这样子。

  我说是人无始宿债,一时酬毕:释迦牟尼佛说,我说这个人在无始劫以来,宿世所欠的债务,在这一个时候,就都会还了了。长揖世间,永脱诸漏:就永远不会再来这个世间来受苦了!“长揖世间”,就是这一生报尽了,再不会生到这个娑婆世界,受这种的苦恼了。他一切的漏,也都永远脱离了!虽未即明:虽然没有即刻就明白无上觉路:没有再比这高上的这个觉路。是人于法已决定心:这个人于佛法上已有这个决定的心,不会退堕了。

  若不为此:假设你不这样做的话。不怎么样呢?舍身微因:你舍你身上来燃香、点灯,或者烧指。若没有种这小小的善因的话,纵成无为,必还生人,酬其宿债:你纵然成道了,你纵然开悟了,甚至于成佛,你一定再回来做人,还要还宿世的这种债务。如我马麦,正等无异:就好像我吃了九十天喂马的那个麦子,是一样的。

  佛怎么九十天吃喂马的麦子呢?因为在过去生的时候,释迦牟尼佛做一个在梵志山上的梵志,带着五百个童子在那儿修道。这时候也有佛出世,这位佛出去化缘,因为家里有一个有病的比丘;有病的比丘不能出去化缘,这位佛就叫这一些比丘在斋主那儿乞多一份斋饭,回来给这有病的比丘吃。

  那么比丘拿着斋饭,经过梵志山,这个梵志闻见饭的香气,他就生了一种妒忌心,说是:“哎,这一些个秃头的和尚,怎么可以吃这么好的东西呢?”就说这一些个没有头发的和尚,只可以吃喂马的麦子,不应该吃这么好的东西。他这五百个弟子,也随声附和,就说:“对的,他们应吃那个喂马的麦子!”

  那么释迦牟尼佛成佛了,带着五百个徒弟到这一个国家去结夏安居,这个国王早先很欢迎,把他接到国家来了之后,怎么样啊?哈,这国王又不供养这一些个和尚了!在这时候,一个喂马的马师看见释迦牟尼佛和五百个弟子都没有饭吃,于是就天天用喂马的麦子,来供养释迦牟尼佛和他五百个弟子。

  释迦牟尼佛就是当初在梵志山,带着五百个童子在那儿修道的梵志;今生成佛了,这五百个童子就变成五百个罗汉。虽然都证果了,但是他在因地的时候毁谤人家,说这个比丘应该给他吃喂马的麦子;因此今生他虽然成佛了,还要受九十天吃喂马麦子的宿债,所以说“如我马麦,正等无异”。如果他不燃灯或者燃指,或者燃香在身上的话,也就像我要受九十天吃喂马的麦子那个果报一样的。

  【编注】恭录自《大佛頂首楞嚴經淺釋》(宣化上人講述)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宣化上人       无始宿债,一时酬毕)(五明学佛网:宣化上人       无始宿债,一时酬毕)  

 宣化上人讲漏尽通 

 宣化上人:听闻读诵《地藏经》能得28种好处 

 宣化上人:出家的沙门为什么能断YIN欲呢?外道为什么不能 

 宣化上人:做好这五点,一生无论什么事情,一切护法善神都来 

 宣化上人:只要听见这三个字,就可以破除三惑、消除三障 

 宣化上人:做这十种善事,你不求往生,也会往生的 

 宣化上人:做善事而希望得到好的果报,这是罪业 

 宣化上人:只要能听见此佛名号,就逢凶化吉,遇难呈祥 

 宣化上人:这种欺诈的行为,会有什么果报? 

 宣化上人:这一类人,今生就会有很多奇奇怪怪的病痛 

 宣化上人:何如参禅(2) 

 宣化上人:如何参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