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弥陀疏钞新白话版35


   日期:2019/12/5 12:30: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222我往佛处

  【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

  前面说的临,是将要命终。现今说终时,正是暖气退尽神识离去。所谓心不颠倒,就是因为一心不乱,所以不颠倒。因为不颠倒,所以不往生别处。所谓即得,就是说速度快啊。

  所谓颠倒,就是由于平日随顺妄想,不修正念,心多散乱。如前面所谓将要舍弃暖触,一生的作为,同时现前,心神惶怖,行为慌乱。应入地狱的,把刀山剑树,看作园林。应堕畜生的,把马腹驴胎,认为是殿堂。就是作善的,应当生到人天道的,未免憎爱父母,以及小圣初发心的,还不能正知出入哪里,都是所谓颠倒啊。乘着这颠倒,在三界七趣(六道加仙道)中,随业力轮回生死。这里既然一心不乱,那么内心坚固正念,外在感应佛的迎接,舍了这个报身,直接往生极乐国。如佛说的:“随其心净,则佛土净。”又说“一切国土,唯想所持”,净土想成就,必定能往生,当然无疑啊。所谓别处有三个,一是娑婆世界,二是其余佛国土,三是极乐国边地,这里都不是。所谓速,就是不经过中阴身,不隔时日,《观经》所谓“如弹指间,往生极乐国”啊。又智者大师说:“临终在定的心,就是净土。动念,就是往生净土时。”所谓在定,就是这里的心不颠倒。所谓动念,就是愿生极乐国。

  大本《无量寿经》说:“那身体不是世人的身体,也不是天上人间的身体啊。都是积众善的德,自然虚无的体,莲华中化生,也没有乳汁养育。”

  所谓积善,就是善根福德成就的身,不是用欲爱为因,四大为体,所以不经过胎生,而是托质莲华池啊。所谓也没有乳汁养育,就是说明是自然增长,不是如北俱庐洲,还要指端冒出乳汁来养育啊。

  那往生的,由于前面说的一心不乱,有三辈九品的因。再细分,也应当是无量。

  所谓三辈九品,大本《无量寿经》讲三辈,《观经》讲九品啊。因为一心分事和理,事理也各分胜劣。往生后,根据本人修的因而分品位啊。所谓三辈,如大本《无量寿经》说上辈是,发菩提心,专念阿弥陀佛,修种种功德,愿生极乐国。临命终时,佛与圣众,出现在那人面前。便在七宝池内,莲华化生,住不退转,智慧勇猛,神通自在。他住的七宝宫殿,在虚空中,离佛较近,这是上辈往生的。相配的是,双双达到事理一心啊。所谓中辈是,不能大修功德,但也发菩提心,专念回向。命终往生极乐世界,功德智慧,比上辈差一些,这是中辈往生的。相配的是,事一心有余,理一心不足啊。所谓下辈生是,不能作种种功德,但也发菩提心,一向专念,甚至十念。往生的那宫殿,只在地上,又比中辈差一些,这是下辈往生的。相配的是,只得到事一心,没有得到理一心啊。所谓九品,《观经》所说的上三品,有往生极乐世界就得到百千陀罗尼门的。有经一小劫,得到无生法忍的。有经三小劫,得百法明门,住欢喜地的。相配的是,双双得到事理一心,但有深浅,所以成三品,类比上辈啊。中三品,有往生极乐国,就得到阿罗汉的。有往生极乐国半劫,得到阿罗汉的。有往生极乐国一劫,得到阿罗汉的。相配的是,事一心有盈余、理一心有亏欠,也有深浅,所以成三品,类比中辈啊。下三品,有往生极乐国,经十小劫,能入初地的。有经过六劫,莲华才开,发无上道心的。有十二大劫,发菩提心的。相配的是,有事一心没有理一心,也有深浅,所以成三品,类比下辈啊。所谓细分,如前面的阶品中,分了又分,那么百千万亿无尽的辈品,都是因为事理得到的深浅不同,而有次第啊。

  如《观经》认为上品上生是得无生忍,天台宗判属初地,而《华严经》说明无生忍,自有浅深。那么上上品中,相信有多种品级,何况其它品级?

  所谓浅深,就是八地净忍分中,《观经疏》说,无生忍,略有二种。一是对法,二是对行。对法,那么没有起作的理,都是无生。慧心安住这里,所以名为忍。对行,那么报行纯熟,智符合理,无相无功,宽阔如虚空,清湛如大海。心识妄惑寂然不起,才是无生。前面的说法还是通每一地,后面只是八地专有。其它如前序中的辨析,所以知道无生忍位,自有浅深。那么上上品中,从一地直到八地,已包含多品,其它可知了。所以细分起来,也应当是无量。

  又三辈九品,《无量寿经》与《观无量寿佛经》二经相配,各种说法稍有不同,如《辅正解》可以融通。

  《观经疏》说,这部经的九品,是为了识别品位的高下,就是大本《无量寿经》的三辈啊。孤山智圆法师认为大本《无量寿经》的三辈,只对应《观经》的上中六品,因为三辈纯粹是善行,不涉及恶人啊。灵芝元照律师判三辈只对应上品。所以各种说法稍有不同。草庵禅师的《辅正解》说,天台认为九品与三辈相同,是对位次相同,不是对行因说的。那么孤山智圆法师,灵芝元照律师,都不违背天台。所以如此,是因为天台只对位次,那么辈品正好相同。二位大师只对行因,那么只对应中上。各有根据,取义不同,所以不违背啊。实际而论,那烦恼不异菩提,开始为恶哪里妨碍最终为善?恶人既然已经成善,难道不能与贤圣同列。三辈九品,正相配合,又何必怀疑呢?

  又《华严经》说明念佛人,数与心等,就是三辈九品随因不同的意义。

  所谓数与心等,《华严经》的离垢幢菩萨偈说:“以佛为境界,专念而不舍,此人得见佛,其数与心等。”《释论》说,数与心等,是说随念随现。随念有二个,一是随念多少,佛也多少,如念佛一声,有一化佛从口中出来等。二是随念浅深,佛的应现也有浅深,如临终见佛有胜有劣等。多少浅深,就是辈品的分别啊。所谓“此人得见佛”,就是阿弥陀佛出现在他面前啊。所谓专念,就是一心不乱啊。

  又志眼法师说二种净业,也是三辈九品的意义。

  志眼法师说:“往生净土这一法门,有二种净业。一叫正观,默默观照本心啊。二叫助行,备修万善啊。二件事都达到了,就了达四净土了。如果只达到事善,近的往生凡圣同居土,远的作三土因罢了。”所以知道净土,正是理入菩萨所的登境界,而兼容悠悠众生罢了。又说:“圆融根机体悟佛道,是最上的净业。如果加愿作为引导,就进入优品。愚朴的人,只要称佛发愿也能往生。”观察净土一门,圣人没有抛弃不管的啊。按他说的正观,通上中品。他说的助行,通中下品。又法师这个论点极善,读者不要忽略。

  有人说九品中,八品从莲花生,因为第一上上品是金刚台迎接。现今参合经论看,仍然认为九品都属于莲花生。

  所谓八品从莲化生,根据《观经》上品上生的经文说:“自见其身,乘金刚台。”唯独没有莲华二字,所以说八品,是从莲花生。但是经论说明,历历可数都说往生西方的,都是从莲花生。大本《无量寿经》的法藏愿说:“无央数的世界,诸天的人民,以及微细昆虫,生到我剎土的,都在七宝池内,莲华中化生。”说“都”,那么就是全部九品了。又说:“他方的大菩萨,要见阿弥陀佛,直接在极乐国的七宝池内,莲华化生。”说大菩萨,那么必定不是中下品了。又说:“那上辈的,命要临终时,佛与圣众,都来迎接。就在七宝池内,莲华化生。”说上辈,就是正对上品了,并没有最上品不从莲花生的意思。又《法华经》说:“听到这部经典,如依经典说的去修行,命终就往生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大菩萨围绕住处,生到莲华中,得菩萨神通,无生法忍。”那么得无生忍,不是上上品吗?又《普贤行愿品》中,普贤菩萨以十大愿王导归极乐,而说“彼佛众会咸清净,我时于胜莲华生”,那么普贤往生,不是上上品吗?又《宝积经》说明十心回向,后得莲华化生,那么十心菩萨,不是上上品吗?这样参考,确有明证。问:“果然如此,那上上品文中,为什么说金刚台,不说莲华?”答:“文字相互有无,不必拘泥,怎么知道呢?上品中生,也说乘紫金台,又要说七品从莲花生吗?何况中品以下,也只说这人命终,譬如壮士屈伸手臂的顷刻间,就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文中并没有莲华二字,又要说六品从莲花生吗?那么既然不认为莲花为优胜,那么中下劣品,为什么不从莲花生?又中品以上,却说莲华台,那是金刚台紫金台之类的呢,还是莲华之类的呢?错杂不伦,进退无据,可知文字互缺而意义必然周全啊。”我认为各有莲华,华各有台,台各不相同,而金刚是台中最优胜的罢了。如怀玉法师感应银台先来,金台后来,可以验证啊。并且台有二个含义,一是基台的台,那么台在华下,如世间刻画的像,下面作宝台,台上安华,华上安佛,就是啊。二是房台的台,那么台在华内,如《法华玄义》中,认为莲表达十如,直到如是报的文字等等,譬如莲实围绕房台。又说:“实依于台。”实就是莲子,莲子藏在台中,就是世间所谓的莲房啊。又《华严经》十地莲华文说:“琉璃为茎,栴檀为台,玛瑙为须,阎浮檀金为叶。”并称茎台须叶。而《涅槃经》也说:“譬如茎叶须台,合为莲华。”这所谓台,都是房台啊。就是《法华经》中甄叔迦宝(赤色宝石)作为台的意思啊。这样看来,可知《观经》的华座观中,先说作莲华想,然后说释迦毗楞伽宝(宝珠)作为台,就是华内的台啊。又说:“每一金色,处处变化,或作金刚台,或作珍珠网等。”就是华下的台啊。所以上品中生,先说紫金台,然后说脚下也有七宝莲华,那么紫金台在华下很分明了。华必有台,台必有华,说金刚台,不说华,与说华不说台,是文字前后互显罢了。只是上上品一生到莲花中,就立刻华开,立刻见佛,立刻证道,其余华开就渐渐晚一些,见佛渐渐迟一些,证道渐渐远一些。这样的分别,可知上上品独胜,不是没有莲花啊。如果以为没有莲花为胜,有莲花为劣,是鄙薄莲花啊,怎么到达莲邦?而华座观,说明佛坐莲华,那么佛也劣了,这个理怎么说得通?问:“极乐九品,八品从莲花生,四明尊者为什么有这样的话呢?”答:“四明只说八品从莲花生,没有说不从莲花生是什么品。认为中下品也没有莲华,如果上上品不从莲花生,应当会说。但却只是开个头,不说个究竟,为什么?或者这八个字是传写的错误,怎么知道不是极乐九品,必从莲花生?”等有高明的人再辨析吧。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弥陀疏钞新白话版       妄想)(五明学佛网:弥陀疏钞新白话版       妄想)  

 净界法师:你这个打妄想的心,就是你成佛的心 

 妄想的来由与对治 

 明证法师:明证的妄想 

 万行法师:圣人有妄想吗 

 正净法师:如何对治妄念妄想 

 乘一法师:楞严八十分义 五阴妄想分第七十九 

 涤华禅师:什么是妄想 

 善祥法师:公案禅机 参、识性起修 二、公案 — 除妄想心 

 善祥法师:公案禅机 参、识性起修 二、公案 — 除妄想心 

 善祥法师:公案禅机 参、识性起修 二、公案 — 除妄想心 

 善祥法师:公案禅机 参、识性起修 二、公案 — 除妄想心 

 善祥法师:公案禅机 参、识性起修 二、公案 — 除妄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