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嘎玛仁波切:许多古代高僧,都曾告诉弟子们要学会的一个法门


   日期:2019/12/13 21:3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所有的付出都是为了让自己欲望满足,甚至很多人不惜牺牲最宝贵的生命。现在就要想:为什么我愿意为自己这样付出,也希望别人对我付出,却不愿意用同样的方式对别人付出?

  当我们还是小孩子、年轻人时,希望长辈能呵护疼惜我们;可当自己长大成人,就觉得步入老年的长辈们讲话啰嗦,做的事情也不合我们的意,愈来愈讨厌。想一想,当我们年老时,当然希望有人能帮助我们、服侍我们、孝敬我们,现在有人需要我们照顾时,我们怎么能吝于付出!就像我们生病,渴望有人来探视、安慰我们,期盼医生赶快医好自己的病,好让自己从病痛中得到解脱;可是当别人生病时,我们就躲得远远的,不愿意去接近,大多数人会对病房有恐惧感。

  要知道,人的生命有着相似的循环过程,现在这些我们所不喜欢的或想逃避的情境,如病人、老人、啰唆的人,再过一段时间,我们也会走上他们的道路。这些都必须深入思考,才能细细体会。

  同样的道理,当我们拥有快乐、财富、权势时会非常满足惬意,所以,在别人拥有时我们也应该感到同样的快乐。特别是菩提心所要面对的,不只是一两个人,而是希望所有的众生都可以得到如此的福报与功德,同时有尽心力为他们付出的心态。

  古时候许多高僧都曾经告诉弟子们要学会一个法门,就是训练自己将所希望的或想拥有的给予别的生命,而自己不希望也不愿意接受的事物就不要给予别人。

  我们对自己很珍惜,所以要用同等的心情与方式去对待别人。

  你付出如此伟大的爱给别人,到最后从中享受最多爱的还是自己。

  因此,要学会平等去看待每一个生命。

  (平等心,是要我们学会面对自己的痛苦时想到一切的众生也会有这样的感受和痛楚。当我们获得快乐时要感知一切的众生都有这种追求快乐的渴求和希望。一切的美好对于我们是这么的珍贵,那么别的生命体何尝不是这样的感受呢?慈悲,要学会己所欲,施于人。)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嘎玛仁波切       慈悲喜舍)(五明学佛网:嘎玛仁波切       慈悲喜舍)  

 陈士东居士:依同修之嘱谈慈悲喜舍 

 吕凯文博士:慈悲喜舍观无常 

 宽运法师:慈悲喜舍菩萨行 

 卢志丹居士:慈悲喜舍,妙用无穷 

 空海(惟传)法师:阿含解脱道次第 解说讲稿 第二章 善人 

 空海(惟传)法师:阿含解脱道次第 原书教材 第二章 善人 

 空海(惟传)法师:《阿含解脱道次第》第二章 善人、慈悲喜 

 药师山·紫虚居士:慈悲喜舍的意义与修习方法 

 圣严法师:维摩经六讲 第五讲《维摩经》与慈悲喜舍 

 觉真法师:慈悲喜舍——贵于珍宝的品格 

 净慧法师:佛教的和谐精神—慈悲喜舍 

 证严法师:慈悲喜舍清净爱 教师宏愿育英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