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宣化上人:每一个人知道自己的错误,这就是最大的法


   日期:2019/12/17 10:4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佛遗教经浅释》

  ◎一九七九年宣化上人讲述于

  美国加州洛杉矶金轮圣寺

  开经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A3.流通分 (分四)

  B1.劝修流通 B2.证决流通

  B3.断疑流通 B4.嘱咐流通

  B3.断疑流通 (分三)

  C1.显示余疑 C2.为断彼之疑

  C3.为重说有为无常相劝说

  今C1

  “于此众中。所作未办者。见佛灭度,当有悲感。若有初入法者。闻佛所说。即皆得度。譬如夜见电光。即得见道。若所作已办,已度苦海者。但作是念。世尊灭度。一何疾哉。”

  流通分这一科里边,又分出第二科,就是“断疑流通分”,断众生的疑,而令众生生信,断疑生信流通分。那么在这一个“断疑生信流通分”里边又有三科:(1)显示余疑 (2)为断彼之疑(为断一切众生的疑)(3)为重说有为无常相劝修。

  “于此众中”:阿[少免]楼驮说,这个法会大众里边。“所作未办者”:所作已办,不受后有,这是修道人最后的成就。所谓制之一处,无事不办,把你这个心制到一起,所有一切的事情就都办完了。你就是因为不能把心制之在一起、在一处,所以你什么事情也没有办好。那么所作未办者,就是修道没有修成,还差一点,还没证果的这些人。“见佛灭度”:自己的本份事没有做好,见到佛入涅槃。“当有悲感”:这一类人一定会痛哭流涕,悲哀不止的。

  “若有初入法者”:若刚刚明白一点佛法,就是证得初果、二果、三果的这一类人。“闻佛所说”:听见佛所说的法,“即皆得度”:他们都会即刻得度了。“譬如夜见电光”:就好像晚间见着电光一样的。“即得见道”:在这个时候即刻就悟道了,得到三果的阿罗汉。“若所作已办”:这是证到四果的阿罗汉,这叫所作已办,不受后有;也就是所应该做的事情已经做完,不必再来做人,了生死了。初果、二果、三果,生死还没有完全了生死,等证得四果阿罗汉,见、思二惑都断了,也没有见惑,也没有思惑。没有见惑,就是对着一切的境界,都不会被境界所转了;没有思惑,就是心里没有妄念,什么妄想都没有了。虽然说是没有妄想,但是只是粗的妄想没有,细的妄想还是有一点。

  什么叫见惑呢?见惑就是对境起贪爱。境界来了,就生出一种贪心,或者爱心,迷恋这个境界,对这境界不明白。见着一个什么东西就贪,譬如见着这录音机,心里就想这录音机真好,它录下音就会说话,这真是一种妙,是一种物质的神通,我若是有个录音机,你说多好!但是录音机要用钱买,可是想买录音机而没有钱,于是就打了妄想,我去偷、去打劫。打劫为什么呢?就为了买个录音机。那么这就是迷了,对境起贪爱,起出一种贪心和爱心。对物质是这样子,对其他一切也都是这样子,都是见着境界来了,就生出一种贪心和爱心,生出一种情感来,这样对境起贪爱,就叫见惑。

  什么叫思惑呢?思惑,就是思想的迷惑,思想的不明白。思想不明白,就迷理起分别,对理论不明白,于是在理论上生出种种的分别来,这是这样吗?不一定。这是那样吗?或者又不对。在心里头想来想去,总是有个分别心,这就叫思惑,迷理起分别。

  初果断了见惑,见惑有多少品呢?有八十八品那么多。思惑呢?有的说九品,又有的在教理上说有九九八十一品的思惑。见惑有八十八品,思惑有八十一品,另外还有尘沙惑,尘沙惑就像虚空中的尘和沙那么多,这太多了,细得没有法子计算。在我们的一念之中就有九百个生灭,有九百个生死,所以尘沙惑是计算不出来的,有恒河沙数那么多,有微尘那么多。

  这尘沙惑,也就是我们心里的妄想、念头。不是想这个,就是想那个,想得不知多少,在那个微细微细的地方,你还觉察不到时,那妄想就生出来了。等证得四果阿罗汉,见惑、思惑、尘沙惑都断了,但他只是断了粗的,那个微细微细的还没有完全断。所以这叫“所作已办”,也就是没有什么事情可做,他应该做的事情都做完了,所以生死了了,了生死了。

  “已渡苦海者”:已经超越生死的苦海,到了涅槃的彼岸。“但作是念”:但是这个四果的阿罗汉,他们还有一种念头,就作这一种的想法,“世尊灭度”:世尊为什么这么快就入涅槃?这太快了,这么快就入涅槃。若凡夫呢,就痛哭流涕;二乘人呢,也就是证初果、二果、三果的,他们还有点舍不得佛入涅槃。而四果阿罗汉,就只说佛为什么这么快入涅槃,他们就不是那样悲哀,也不是那样的着急,他们真正是有点定力了。所以只说“一何疾哉”:怎么佛这么快就入涅槃了呢?就这么说一说。这一段经文是阿[少免]楼驮对着大众说的。

  真认自己错,莫论他人非,

  他非即我非,同体名大悲。

  每一个人知道自己的错误,这就是最大的法,你若是不知道自己的错误,总是由有生以来到老死,迷迷糊糊的,也不懂得真理,也不懂因果,不承认自己在往昔做得不好。不要怨天,不要尤人,不管谁都要认命。以前我对你们说过:

  认命要知足,烦恼一概除,

  声色也不好,名利更不图,

  瞪我没看见,骂我把理服,

  打我忙跪倒,光笑不会哭。

  你光笑就可以啦!

  人间也未有,世上找不出,

  西方真衲子,怀揣摩尼珠。

  你看,这多好!

  恭录自《佛遗教经》浅释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宣化上人       因果)(五明学佛网:宣化上人       因果)  

 妙莲法师:灵岩甘灵第一集 参、明信因果 

 净界法师:念佛的无上因果 

 净慧法师:第三届禅七开示 因果法则 

 刚晓法师:《摄大乘论》要义 彼入因果分第五 

 杨惠南教授:论俱时因果在成唯识论中的困难 

 胡晓光教授:因果论的必然性之断想 

 胡晓光教授:略论唯识学的缘起与因果问题 

 蔡惠明居士:慧远大师的三世因果学说 

 梦参法师:所信因果与差别因果 

 梦参法师:平等因果与成行因果 

 梦参法师:平心静气思因果 

 黄庆澜居士:初机净业指南 因果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