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嘎玛仁波切:只要你好好闻思修佛法,很多的“突然走掉”,是可以避免的


   日期:2019/12/19 11:38: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佛陀告诉我们,烦恼即菩提。所以,当大家有情绪烦恼,就要学会把这些转换成菩提智慧,将业力净化掉以后,让违缘变成我们的助缘。

  反观自己的内心,透过佛菩萨的慈悲加持,让我们更能了解自己的内心深处需要什么。

  所谓的福报,是能发自内心懂得去积德行善,并认为这是一定要去做的事情。如果一个家族,祖上积德,子孙会昌盛很久。俗话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祖训也好,家风也好,能将积德行善作为重要的一项,那这个家族一定会昌盛。

  我们平时说的“祖上积德”,这些德行从哪儿来?其实,是从信仰中来的,只有知道因果业力真实不虚,才能发自内心坚持去积德行善。

  如果不信因果,只是偶尔为了满足自己的傲慢心、虚荣心去做一点小慈善,觉得“我”多有福报啊,“我”有这么多,那些人可怜,过得苦,所以“我”可怜可怜他们,给他们一点儿……这种是在傲慢当中,去积攒人天福报,来得快,消失得也很快。

  无论是祖上积德,还是我们现在自己积德,为什么说一定要有个信仰呢?因为生命的实质,是很苦而且很短暂的。

  前段时间,我们有个弟子,突然给我来了个信息,说最要好的朋友快不行了,祈请能加持加持。

  她发过来一张照片,我一看,认识。我在三年前,同时认识这两个人,一个很有佛缘,马上就皈依了;另一个在旁边冷冷地看着,不皈依也不说话。

  三年时间,看起来短短的时间,这个如花似玉的女孩就被发现得了癌症。而病魔夺走她的生命,只用了一个月的时间。

  生命真的是非常无常的,大家不要以为自己还年轻,或者是现在还轮不到自己,业力要成熟,说来就来。

  刚刚还与大家有说有笑的人,可能很快就会与大家人天永隔。人人都不希望生命会这样,但最起码,在你还有能力的时候,给自己多累积些福报吧,不要让恶业有机会那么快现前,夺走你的暇满人身。虽然人总有一死,但是只要你好好闻思修佛法,很多的“突然走掉”,是可以避免的。

  我们平常讲的“皈依”,有一层意思是说,你要真正把佛菩萨放入自己的心里面,将你的心窗打开,让佛菩萨的慈悲加持力融入你的心里。只要你把灵魂托付给佛菩萨,无论遇到怎样的困难、痛苦、挫折,你心中有佛,佛就会保佑你。

  平常那些感受不到佛菩萨加持保佑的人,不是因为佛菩萨不慈悲他们,而是因为他们的心中其实没有佛,所谓的信佛拜佛,不过是私欲追求中的迷信罢了。

  我们有个弟子,在收费站工作,每次只要看到我的车路过,就把他的帽子拿下来求加持。大地震的时候,他们刚好在重灾区里,山上的巨石砸下来,把三层楼的房子几乎击穿了,周围几十个人全死了,就他们夫妻俩活了下来。

  他说,当时看到有棵小树,夫妻俩就抱着这个树,在摇晃的时候就拼命念莲师心咒,最后活下来了。有一段时间,沿着山谷老街的一带,家家门口都贴着莲花生大师的照片。因为当时,那里流传着念莲师心咒,有莲师像的人家就没事。百姓就觉得让莲师当个“门神”很好啊,所以才会家家户户整排整排地贴上莲花生大师的像。

  心中真正有佛,就会得到佛菩萨的保佑,这是千真万确的!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嘎玛仁波切       佛菩萨的慈悲加持)(五明学佛网:嘎玛仁波切       佛菩萨的慈悲加持)  

 嘎玛仁波切:淡化自我的宠爱,化私利为慈悲,才不会恐惧无常 

 嘎玛仁波切:有多少疾病,是为了满足口腹之欲而“祸从口入” 

 嘎玛仁波切:管好心念和嘴巴,任何时候都不要传播道听途说的 

 嘎玛仁波切:网上卖的犯太岁的挂牌,真的能化解太岁吗? 

 嘎玛仁波切:心存善念,最后受益的反而是自己啊! 

 嘎玛仁波切:修财神法的“密意” 

 嘎玛仁波切:累积福报最刻不容缓的观念 尊重生命 

 嘎玛仁波切:过度呵护只会消耗孩子的免疫力,提升身心的承受 

 嘎玛仁波切:心有定力,不因外境所转,就是快乐的主宰者 

 嘎玛仁波切:如何让生命之苦变得更香甜一些? 

 嘎玛仁波切:谨慎!疑心病,真会让人造作下地狱的罪业 

 嘎玛仁波切:发愿和回向的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