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宣化上人:修到了这个境界,睡觉的时候也会很清醒


   日期:2019/12/26 11:27: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阿难!彼善男子,修三摩地,想阴尽者,是人平常梦想消灭,寤寐恒一,觉明虚静,犹如晴空,无复粗重前尘影事。

  观诸世间大地山河,如镜鉴明,来无所黏,过无踪迹,虚受照应,了罔陈习,唯一精真。

  阿难!彼善男子:阿难,彼善男子,哪一个善男子呢?就是修反闻闻自性,修楞严大定的这个人。

  这个人是谁呢?谁修就是谁,没有一定的名字,没有专利权;你修就是你,我修就是我,他修就是他。任何人都有份,任何人都没有份;你若修就有份,你若不修就没有份。所以这是很平等的、很公平的。

  这个善男子修三摩地:修就是修行,用功去修行坐禅,不是一天到晚尽吃饭不修行,要修行,坐禅、听经。

  坐禅,就是打坐;听经,就是要学佛法,这就是修行。“三摩地”,这是修行什么?就是修行定力。怎么修定力呢?你就要打坐,要坐禅。

  由戒生定,先就要持戒,所以你们现在都要受戒了。由戒才能生定,先要有了戒,你守住戒,没有邪YIN的行为,男人也规规矩矩地守规矩,女人也规规矩矩地守规矩。

  就像关帝公似的生不二色,一生就一个太太,不接近第二个女人;所以你看他脸红红的这个样子,那就是他有浩然正气。现在你们受戒了,我要先告诉你们,只可以自己夫妇间有这种性行为,如果在外边去胡闹,是不可以的;不可以东去胡闹,西去胡闹的。

  我讲这胡闹,你们懂不懂啊?你慢慢就明白了。不要不守规矩,要守规矩,做事要光明正大,这才有定力。你要先受了戒,然后再修定,修定就有定力,有定力才能有慧力!

  现在为什么有魔了?就因为有点定力,可是慧力不够,所以就发生一种魔障。你若定力功夫深,就把这个魔打退了。

  想阴尽者:现在这个修三摩地的善男子,这色、受、想、行、识五阴中的想阴没有了,破了。他用心交互,把这个想阴给战胜了。想阴既然破了,是人平常梦想消灭:这个人就得着一种境界。

  什么境界呢?不是不吃饭的境界,也不是不睡觉的境界。怎么呢?睡觉可是睡觉,吃饭可是吃饭,可是没有梦了,这个人梦想消灭,不做梦了。

  所以孔子不是说:“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他说:“啊,我老得很了!我现在衰老了,很久我也没有梦见周公了。”周公,就是周朝保护成王的那个周公。

  为什么孔子没有梦?他也是那时候大约想阴破一点了,所以就没有梦了。不过他不知道这是想阴破了,就说:“噢,我怎么没有梦了呢?我怎么不做梦了呢?啊,是老啰!”这个大约孔子也有修身的功夫,他想阴大约也没有了,但是他自己不明白,所以他说他老了,没有梦了。

  想阴破了,这梦就消灭了。寤寐恒一:“寤”,就是醒着;“寐”,就是睡着了。古文上你读过那个“郑伯克段于鄢”,不是讲“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庄公寤生”?

  那个庄公就是他妈妈本来在睡觉,她睡醒了,这个小孩子就逆着生出了。所以叫寤生。(“寤”通“啎”,逆也。)

  醒着的时候,和睡觉一个样;睡觉的时候,又像醒着的时候一个样,这叫“寤寐恒一”。为什么?他不颠倒了,没有梦想了。

  这就是因为你想阴破了,才能远离颠倒梦想,才能得到这种涅槃的境界。你想阴如果不破,你这个颠倒不会没有的,所以这个地方应该要注意。

  我们研究佛法,《楞严经》这五阴是非常重要的。还有那个六结,六结你怎么样解呢?你若知道,可以解的;你若不知道,你总也解不开,那个结就把你绑住了,把你捆住了。捆住你,你就不自由的;你若解开,就得到自由了。

  觉明虚静:觉明虚静这个时候,寤寐恒一,他睡着了也醒着,醒着和睡着了是一样。这个是什么境界呢?根本他就睡得很少,很轻很轻的,就这么一闭眼睛,噢,他的神就养足了!

  不是像这些个人,一天到晚由早晨睡到晚间,晚间又睡到早上,总睡不够!为什么睡不够?他那个想阴没有破,所以他昏沉就重。

  想阴破了,那个人清清醒醒、明明白白的,寤寐恒一,醒着和睡着一样的;睡着和醒,又是一样的,没有分别。

  所以他睡着了,你说话他会听见的;这种的境界是很微妙的。你不要以为他睡着了就骂他,他也知道的;你说他不好,他知道的,不过他不向你说穿了。

  啊,你看这种境界多妙啊!所以为什么天上的人也不吃东西也不睡觉,因为有的天人是常常清醒的。

  犹如晴空:这种“觉明虚静”的情形像什么呢?就像万里无云万里天一样,那个晴空,太阳光明照耀万里,无复粗重前尘影事:把粗重的这种情形都没有了,前边这个尘影、一切的事都没有了。

  观诸世间大地山河,如镜鉴明:他看这一切世间的山河大地,就好像镜子照物,照的时候他那个心有了;物过去了,就没有了,不留痕迹,就像一面光明镜子。

  来无所黏:什么境界来了,也不会着住到这个境界上。“无所黏”,就是不执着。过无踪迹:去了就没有了。这所谓“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这三心不可得,所以来无所黏,去无踪迹。

  虚受照应,了罔陈习:“陈”是陈旧,“习”是习气,“罔”是没有了,“了”是空了。

  这种“虚受照应”的情形,把以前的那些个习气都没有了,那些旧习气、臭习气、恶习气、坏习气都没有了。

  你看,有的人一说话就很臭,那是臭习气;有的人一说话很坏的,那是坏习气;有的人,贡高我慢;总而言之,这个习气太多了。所以这些个习气都没有了,这叫“了罔陈习”。

  唯一精真:唯一的是什么呢?就是精真的这种念。这个念是什么呢?就是第八识,这个“唯一精真”就是第八识。

  这个时候,把前六识、七识都没有了,到了这个地方,就到第八识,这一转就是佛的大圆镜智。所以现在到这个地方,他还没有转哪,这是唯一精真。

  【编按】以下节自上人八○年代补述

  “寤寐恒一”,他寤和寐都是一样的,并没有什么分别,就是他这种因没有了,没有这种梦想了。因为他睡觉的时候也很清醒,醒着和睡觉都是差不多的,他很清醒了,所以就没有梦想了。

  方才果地说是正定要守戒,这也是很正确的一种理论。你若想有正定,一定要先持戒,持戒就是干什么来着?就是打地基呢!先要把那个基础打好,打坚固了它。

  打坚固了它,你再把柱子立到那个地方,那柱子就是一个定力,那基础就是个戒力。一定要严持戒律,很精严的,这是很要紧、很要紧的;你基础若是打不好,柱子立到那个地方,也立不住的,就变成邪定,不是正定了。

  至于慧,什么叫慧呢?因为那有个柱子立住了,然后又有墙壁,就可以把这个房子造成了。房子有什么用呢?这里边可以拜佛,可以讲经说法,可以教人改过自新,这就是慧的用。

  戒就是个体,定就是个相,慧就是用,这叫体、相、用。所以我们大家一定要很清楚这种的道理。你没有戒力,就没有定力;没有定力,就不发生慧力。

  好像你基础打不好,就立柱子,那个柱子就不会坚固,那个墙就房倒屋塌的,一点用也没有。所以戒定慧这是缺一不可的,这叫三无漏学——戒、定、慧,我们要特别注意这一点。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宣化上人       戒、定、慧)(五明学佛网:宣化上人       戒、定、慧)  

 宣化上人讲漏尽通 

 宣化上人:听闻读诵《地藏经》能得28种好处 

 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三十)~B 第832经叙述戒 

 宣化上人:出家的沙门为什么能断YIN欲呢?外道为什么不能 

 宣化上人:做好这五点,一生无论什么事情,一切护法善神都来 

 宣化上人:只要听见这三个字,就可以破除三惑、消除三障 

 宣化上人:做这十种善事,你不求往生,也会往生的 

 宣化上人:做善事而希望得到好的果报,这是罪业 

 宣化上人:只要能听见此佛名号,就逢凶化吉,遇难呈祥 

 宣化上人:这种欺诈的行为,会有什么果报? 

 宣化上人:这一类人,今生就会有很多奇奇怪怪的病痛 

 宣化上人:何如参禅(2)